陳昀小姐在長沙街邊開了一個小店,專賣居家生活用品。她說,經營一個只有幾十平方米的小店鋪,沒幾個“花點子”,就是晚上不睡覺也難以搗騰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她的“花點子”就是“零折”銷售法。
陳昀之前有過開店的經驗,她先是把小店從街邊搬進超市,價格便宜的時尚小用品很快吸引了超市的顧客,在搬進超市的第二個月,小店的利潤就過了萬元。
特別點子銷售特別商品
然而聰明的陳昀并不滿足現狀,為了推銷一種“特制塑瓶”的新商品,她動起了腦筋。這種塑料瓶子很特別:一是在這個特制的塑料罐里裝滿任何油之后,在水里清洗罐外的污漬,油一滴不漏。二是這種特殊塑料杯裝滿水劇烈搖晃,水不會流出來。三是這種塑料制品密封性能好,食物和調味品久置不會變味,并在微波爐140度的高溫下烤而不變形。于是,她給這個特別的商品配上了特別的銷售方法——“零折”銷售。
陳昀在她的小店一角設立了個“零折特賣區”,“特賣區”貨架上的商品從放上第一天開始折價銷售,即頭天為九折,第二天為八折,第三天為七折……以此類推每天下折一茬,到第十天便變為“零折”商品,也就是說顧客在第十天上拿走這里的東西不用掏錢。
產品本身很特別,“零折”銷售法更特別,這兩個特別很快成了小店的賣點。
特別點子引來特別火爆
“打折”是商家慣用的銷售手段之一,有時二折三折也不足為奇。但陳昀這種的“零折”游戲的確很“特刷”,因而值得顧客期待。“零折”當然就是到時不掏一分錢也可拿走店里貨架上的商品。不會是真的吧!21世紀了還有這等美事?這種特別的方法霎時間吸引了很多人。
陳昀說,她推出“零折”的初衷是出于廣告效應,這種做法傳出后肯定會吸引有好奇心的顧客前來湊熱鬧,這樣其廣告目的就達到了,廣告費也省下來了。但她沒想到顧客對“零折”特價區商品甚感興趣。有的人看上“特賣區”某件商品后,幾乎每天要來一趟,生怕心儀的商品讓他人給買走了。正是因為這種心理,一般到第五天,“特賣區”的東西就陸續不見了。就是這樣,這件拿走了,又擺上一件,“特賣區”的商品總是塞得滿滿的。
說白了,這種“零折”玩法就是張揚“個性賣點”,但經營者一定要遵守游戲規則,敢于承擔風險。在特賣區架上尤其適合擺上一些中高檔新款商品、情趣禮品及日常生活用品,實行“零折”的銷售方式對商家而言有時有一定的風險——如果顧客真的等到“零折”那天才取走商品,那不是血本無歸!但它的市場潛力巨大無比——貨架上的商品還未降到“零折”就會讓人拿走了,便是見證。在弄懂“零折”概念后,也許有人會說這種“把戲”有點名不正、言不順,因為幾乎沒有顧客買到過“零折”商品。但經營者這種做法是符合營銷規則的。使出這招兒,經營者只是利用消費者“唯恐好了別人”的心理。作為顧客,我們完全可以等到打折的最后一天而取走“零折”商品的。
所以說,“零折”銷售的游戲規則實際上是強調了個性經營的魅力。陳昀說,她的店推出“零折特區”后,光顧超市的顧客與日俱增,從而帶動了整個店的銷售業績。真可謂: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由于陳昀的店成了超市中一道獨特的風景,一些生產居家用品的公司便主動找她合作。之后,她又代理了諸如“清涼”藥物枕、空調被等家居用品。面對自己的小成功,陳昀深有感觸地說,做生意只有多去了解信息,才會有新的思路。
產品的“特”,銷售的“特”,讓兩個“特”字相互影響、相互連接,于是兩“特”相映成趣,從而把一個小店的生意演繹得越來越紅火。現在,小店的月利潤已突破了一萬五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