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體驗Chrome之后,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就是互聯網的未來。
七天時間能不能徹底改變一個人對互聯網未來的看法?
答案是:有可能。但其條件是:當,且僅當你看到全球市值老大和老二的IT公司紛紛祭出殺手锏的戲劇上演后。
就在Google的新瀏覽器Chrome推出一周前的8月27日,人們還在津津樂道于微軟終向不斷“蠶食”自己的Google發出反擊——微軟在其新推出的IE8beta2版本中,不但增加了“隱私瀏覽”模式,不保留瀏覽記錄、臨時網絡文件和Cookie,而且還在瀏覽器上放置了大網站(比如維基百科和亞馬遜)圖標以及微軟自己的Live地圖。
前一項功能的改變給以投放分類廣告為生的Google一記重拳。
但是,與一周前的喧鬧比起來,“Google推出瀏覽器”的爆炸性要遠比“IE8封殺Google廣告”大的多。而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網絡應用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IE8beta2版本的發布,使微軟的IE8的當月市場份額從0.23%上升到現在的0.41%。而谷歌Chrome在9月3日發布當天,其市場份額就攀升至驚人的1.16%。盡管隨后,這個數字一直低于1%,但其平均市場份額還是始終維持在0.79%的水平。對于一個初涉該領域的公司來說,這樣的成績已屬不易。
實際上,無論你對IE8與Chrome發布時間上的巧合做出怎樣的商業謀略想象,但當仔細體驗Chrome之后,大多數人都會倒向Google一邊,認為這就是互聯網(甚至是操作系統)的未來。
盡管還停留在粗糙的bata階段,但基于V8引擎的Chrome,處理JavaScript速度是Firefox或Safari(蘋果公司的瀏覽器)瀏覽器的10倍,而比IE則要快得更多。連雅虎聯合創始人大衛#8226;費羅等一些人也對Chrome運行性能贊不絕口。

除速度之外,Chrome還有幾項驚艷的創新:大大提升了運行Web化軟件應用的性能,革命性地改造了瀏覽器的界面;大大提高了瀏覽器的穩定性。
Chrome的這些優點會對網民上網習慣產生重大影響,并很可能會因此而改變未來IT行業的生態環境——顛覆微軟。
首先,現在的大部分電腦應用軟件,都是基于WindowsAPI開發的,這是一個由微軟建立的產業生態系統,也是微軟多年來得以牢牢控制桌面的根本原因。而Chrome必將吸引更多Web應用開發者放棄WindowsAPI標準,轉而開發基于Chrome的網絡應用,使普通用戶逐步解除對微軟操作系統的依賴,最終實現顛覆微軟的長期目標。在360安全衛士掌門人周鴻祎看來,這種前景下,Google是否有必要再開發出一個操作系統已經是一個偽命題了。
“等到80%的應用都WEB化了,都Chrome了,誰還需要微軟操作系統呢?五年以后,也許大家就會突然覺得Chrome就是一個標準”,周鴻祎在其博客上說。
而通過這一被公認為標準的平臺,Google可以搭載任意的產品。由此,在互聯網上,Google可以隨心所欲地實現自己的任何愿望。
谷歌全球產品管理副總裁桑達#8226;皮查的說法正符合這種分析:谷歌將通過瀏覽器“支持那些剛剛開始著手的功能”,其不斷拓展的產品線將不需要微軟的瀏覽器運行。
截至目前,Google所有向微軟發出的正面挑戰均差強人意。從Apps辦公軟件到戶根深蒂固桌面使用習慣。而Chrome正在被全世界的Google迷和開源狂熱者寄予厚望。也許,幾年之后,當你打開電腦,看到的不再是Windows的藍天白云,而是一個囊括所有服務的Chrome——就如同單機時代的微軟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