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則地震的故事在網上流傳很廣,甚至央視的賑災晚會上主持人還流著淚講述這個故事:
故事說,一個母親用自己的身體撐出一個空間,保住了自己三四個月大的兒子的生命,并且留下一個感人至深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這個故事感動了無數人,但是不得不說,漏洞太多了,根本經不起推敲。
第一,如有些人指出的一樣,這個故事缺少時間、地點、人名,缺少后續報道,沒有孩子的特寫照片,沒有短信的畫面,沒有努力為孩子找親人,而缺少這些是極其不符合新聞規律的。
既然有如此感人的故事,那記者肯定進行深入采訪,關于孩子后來情況的報道會不絕于耳。如此好的新聞題材,居然只有短短幾句話,你當新聞媒體是吃白飯的?
第二,如果真有這個故事,如果這個母親真的留下短信,那么她多半會在短信里寫上孩子的信息、孩子其他親人的信息,以便人們為孩子找到親人,怎么可能在生死關頭去煽情?因為孩子太小,短信是留給救援的人看的。
“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用詞也不像四川人的語言,極像某些閉門造車的記者,或者某些躲在電腦后面自我陶醉的小白領編的,用來感動自己和別人。
第三,很多人不愿質疑這則新聞的真實性。這是因為他們生怕那則新聞是假的,讓他們少了一份感動,所以拼命去阻擋質疑。
在這次大地震中,有太多太多感人的事跡,完全不需要去編造新聞。
如前所述,這則故事有很多不符合生活常理、不符合新聞規律的地方。如果記者堅持認為是真實的,懇請進行全面報道。
另:在一系列新聞中,唯獨這個故事沒有人名、具體的地點、時間和后續報道。
記者居然不為手機的短信拍照,這是不合格的記者。
最早看到的媒體報道,是山西青年報16號的報道:“昨日,在百度等多個論壇社區里,一條母親留給孩子最后的短信的帖子,讓所有看過的人都濕了眼眶。”
很明顯,山西青年報沒有說是哪個媒體、哪個記者報道的,而說的是在論壇社區里出現了這個故事。
如果真的是最早出現在媒體,很奇怪,別的媒體為什么不說“某某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