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區總工會開展創建省工會工作模范區活動以來,思想上與時俱進,工作上持之以恒,對照標準找差距,夯實基礎求創新,在工會維權維利、扶貧幫困、技術創新、組織建設等重點工作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模式……
這是一個金色的季節,也是收獲的季節。丹徒區總工會終于捧回盼望已久的省“工會工作模范區”銅牌,向丹徒全區父老鄉親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為確保創模成功,區總在創造良好環境上下功夫,爭取了區委、區政府的重視及區級機關的支持,不僅成立了由區委副書記和常務副區長任正副組長、區級機關19個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丹徒區“爭創省工會工作模范區”工作領導小組,區領導在會議上多次對創模工作提出要求,形成了全區上下互動并進,黨政工齊抓共創,各部門密切配合,社會各界關心支持的良好局面。
在具體的創模實踐中,區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超常規的工作方式,上爭取,下動員,左右協調,務求實效,從整體上推動了全區的創模活動,形成了創模工作的強大合力。
在區委區政府強有力的領導和支持下,區總創模工作的整體外部環境,在近年來掀開了嶄新篇章:2006年區委每年年初與9個鎮(園區、開發區)黨工委簽訂工資協商目標責任書,全區工資協商工作得到了強勢推進;2006年開始,區政府建立了聯系工會工作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工會工作中的一些重大事項,幫助協商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2007年重點研究了工資協調和扶貧幫困等工作;區委主要領導幾次到區總視察、調研和指導;區委區政府成立了工資協商、黨工共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勞模評選等工作領導小組,對區重點工作起到了極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2007年11月,區委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工會工作的意見》,為工會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2007年區總四次參加了黨委、政府有關部門及人大、政協的監督檢查活動;區人大專門聽取了職工權益保障工作情況匯報,進行了《工會法》貫徹實施情況執法檢查;區政協領導兩次到區總和基層工會視察工作,向區政府提交了提案、議案;區委落實了區總工會主席職級,全區9個鎮(園區、開發區)按照同級黨委副職配備了工會主席,并選優配備了專職工會副主席。在一系列強效措施的激勵下,全區工會干部工作熱情空前高漲,外部環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優化,創新、突破、提升的條件和載體更加豐富和堅實。
區總在創模工作中注意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彰顯創模工作實效。
一是廣泛宣傳,精心組織——形成創模共識。在《丹徒信息》、電臺、電視臺開設專欄和編制《創模簡報》,對創模工作進行全程報道。與此同時,區委兩次赴兄弟縣(市、區)學習創模經驗,并舉辦了全區工會干部培訓班;區委領導班子26次帶隊深入鎮(局)、基層,加強對創模工作的服務和指導,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基礎臺賬。
二是圍繞大局,服務職工——提升工作起點。2007年以來,區總堅持以立功競賽、“兩爭一樹”等活動為抓手,努力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全區規模以上企業開展“兩爭一樹”活動面達到80%以上,文明職工評選活動面達85%以上。全區92%以上生產經營正常的企業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勞動競賽,同時,培養樹立了10家非公企業勞動競賽典型單位。
三是維護穩定,關愛職工——增強基層活力。勞動爭議調解制度逐步完善。建立了區勞保、區發改委、區總工會三方勞動關系協調機制;7個鎮、2個園區全部健全區域性勞動爭議委員會,95%以上建會企業建立了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區總認真接待職工來信來訪,與勞動部門配合開展了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大檢查;按照“三級同建”的要求,區總本級制定了“五五”普法規劃,所有鎮(局)工會和90%以上的企業工會制定了“五五”普法實施意見;廣泛開展了《勞動合同法》學習、宣傳、培訓活動;與區司法、建設等部門開展了“送法進工地”、“送法進農村”等活動,開設了普法流動課堂。扶貧幫困工作成效顯著。區總成立了困難職工援助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在7個鎮、2個園區建立了“困難職工援助中心(站),提供政策咨詢、信訪接待、創業貸款、爭議調解等“一站式”服務,為困難職工做了大量實事、好事;健全特困職工檔案,核發特困證;與區委組織部、區級機關工委配合開展“五提升”結對幫扶活動,60%以上的困難職工實現脫貧;進一步推動落實困難、破產、關閉的國有、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的醫療保險,會同區勞動、財政等部門抓好有關文件的落實,至2007年底,全區困難職工和破產、關閉的國有、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參保率達100%。勞動保護措施進一步加強。廣泛開展創建“企業勞動保護工作合格、示范工會”活動,規模以上企業勞動保護工作合格工會達82.3%;在區屬企事業單位100%實行“危險源點控制法”的基礎上,各類非公企業推廣面達80%以上;在全區組織125家企業、近萬名職工參加了全國“安康杯”競賽活動;區總每年還參與事故調查、“三同時”檢查驗收項目、各類安全生產檢查;與此同時,組織企業開展各類“職業安全衛生達標競賽”、“安全生產月”等活動。
四是健全組織、維護權益——提高工作能力。工會組織建設取得新突破。僅2007年就新增企業工會136家,會員6000多人,建立村級聯合工會40家,覆蓋企業800多家。2007年,區總被省總評為“企業工會建設年”先進集體。建設職工之家取得新成果。認真貫徹《企業工會工作條例》,以區委名義下發《關于加強基層工會建設的意見》,全面開展職工之家建設和會員評家活動。全區25人以上建會企業全部達到“六有”標準,開展全員評家活動率達到90%以上。同時,結合建家活動的開展,積極推進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全區25人以上企業創建率達95%以上。民主管理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區56家百人以上生產經營企業全部開展了工資協商,建制面達100%,150家25人以上已建會企業簽訂了單項工作集體協議、集體合同,建立了職代會制度,實行了廠務公開,建制面達92.3%。女職工25人以上已建工會女職工委員會的企業,女職工委員參與平等協商率達100%,女職工特殊權益專項協議簽訂率95%以上。7個鄉鎮、2個園區以及所屬40個村均簽訂了區域性集體合同,覆蓋企業826家。高橋鎮總工會在全區率先開展了皮毛行業工資協調,覆蓋23家企業,工改協議簽訂率達100%。經費收繳取得新增長。經費收繳連續2年超省總“創提”考核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