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索洛芬鈉(Loxoprofen Sodium)系由日本三共株式會社研發,1986年7月在日本上市 ,商品名“樂松”,是第一個丙酸類前體型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口服后在體內代謝成trans-OH 型藥物,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其鎮痛效果比酮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強10~20倍,起效迅速且具強效、均衡的鎮痛、抗炎、解熱作用;使用更安全,前體藥物消化道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可長期服用,副作用小;應用范圍廣,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腰痛、肩周炎、頸肩腕綜合征以及手術、拔牙后的疼痛,急性上呼吸道炎癥等病癥。
本文就洛索洛芬鈉的藥理、藥代動力學、臨床應用、不良反應等方面的研究進展作一介紹。
1 藥理作用[1]
NSAIDs大多數是通過抑制體內前列腺素(PG)的合成[2],即通過與環氧化酶結合,掩蓋酶的活性中心,從而阻斷該酶催化花生四烯酸轉化為PG的代謝,發揮鎮痛、消炎和解熱作用。洛索洛芬鈉作為新型的NSAIDs,與其他藥物不同的是該藥是一個前體藥物,本身沒有活性,經肝臟迅速轉化成trans-OH體以后才有活性,因此可減少對胃腸道的損害。
1.1 鎮痛作用
在Randall-Selitto法(炎癥足加壓法:大鼠口服)試驗中,洛索洛芬鈉的ED50值為0.13 mg/kg,比萘普生、吲哚美辛、酮洛芬的鎮痛作用強10~20倍。
在大鼠熱炎癥性疼痛法(大鼠口服)試驗中,洛索洛芬鈉的ID50值為0.76 mg/kg,鎮痛作用與萘普生相同,比吲哚美辛、酮洛芬的鎮痛作用強3~5倍。
在大鼠慢性佐劑關節炎疼痛法(大鼠口服)試驗中,洛索洛芬鈉的ED50值為0.53 mg/kg,比萘普生、吲哚美辛、酮洛芬的鎮痛作用強4~6倍。
本品的鎮痛作用部位為末梢,屬外周性的。
1.2 消炎作用
洛索洛芬鈉對角叉菜膠浮腫(大鼠)、佐劑關節炎(大鼠)等的急性及慢性炎癥,顯示出與酮洛芬及萘普生幾乎同等的抗炎作用。
1.3 解熱作用
洛索洛芬鈉對酵母引起的發熱(大鼠),顯示與酮洛芬及萘普生幾乎等同、吲哚美辛的約3倍的解熱作用。
2 藥代動力學
洛索洛芬鈉具有吸收、轉化快的藥代動力學特點,因此進一步減少弱酸性原形藥與胃腸黏膜的直接接觸。據有關文獻報道,口服本品后迅速吸收,血中除有洛索洛芬(原型)之外,還有trans-OH體(活性代謝物)。16例健康成人口服60 mg洛索洛芬鈉時,藥物迅速吸收,血液中除有洛索洛芬鈉原型藥物外,還存在活性代謝物洛索洛芬鈉的trans-OH體。血藥濃度達峰時間,洛索洛芬鈉約為30 min,trans-OH體約為50 min,半衰期均為約1.25 h。洛索洛芬Cmax為5.04 μg/mL,Tmax是0.45 h,T1/2為1.22 h。trans-OH體的Cmax為0.85 μg/mL),Tmax為0.79 h,T1/2為1.31 h。
5例成人受試者口服60 mg洛索洛芬鈉,1 h后洛索洛芬鈉及trans-OH體的血漿蛋白結合率分別為97.0%和92.8%;本品迅速通過尿液排泄,大部分以洛索洛芬鈉或trans-OH體的葡萄糖醛酸結合物的形式排泄。服用8 h后,約50%排出體外;5例健康成人口服洛索洛芬鈉,每次60 mg,一天3次,連續服用5 d,與1次口服時相比均無明顯差異,未見蓄積性。
李可欣等[3]選取20例健康受試者按體重指數進行分層隨機服用洛索洛芬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血漿中洛索洛芬鈉的濃度。結果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都符合要求,相對生物利用度為(101.2±17.4)%。
繆海均等[4]選取18例健康志愿者單劑量口服60 mg洛索洛芬鈉片,采用高效液相層析法測定血漿中洛索洛芬鈉藥物濃度。獲得主要的藥代動力學參數t1/2、Cmax 、Tmax、AUC0~8 h分別為(121.4±23.4) min、(3.69±0.77) μg/mL、(30.8±7.1) min、(397.4±68.4)μg#8226;min/mL)。結果證明本品口服吸收快,消除半衰期短。
張蓓蓓等[5]建立犬血漿中洛索洛芬鈉濃度的LC-UV定量分析方法,測定其在犬體內的血藥濃度經時過程,評價緩釋試驗片和普通參比片的生物等效性,結果與普通片相比,緩釋片的t1/2、Tmax延長,Cmax降低,相對生物利用度為(95.2±19.0)%。緩釋片與普通片的吸收程度生物等效,且具有明顯的緩釋特征。
3 臨床應用
本品臨床適用于:1)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腰痛癥、肩周炎、頸肩臂綜合征的消炎和鎮痛:2)手術后、外傷后及拔牙后的鎮痛和消炎;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伴有急性支氣管炎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解熱和鎮痛。
徐朱顏等[6]采用開放性試驗,受試者口服樂松,對比治療前后患者晨僵、關節腫脹、關節壓痛、握力、關節功能、血沉等指標變化,結果是治療前后均有顯著改善(P<0.01),進步率達85.7%,僅2例有輕度胃腸道反應。
李勝光等[7]選擇114例膝骨關節炎患者,口服洛索洛芬鈉,觀察休息時痛、活動痛指數、關節壓痛、關節腫脹和關節活動度這5項指標,完成療程、資料齊全的患者共 106例,結果顯示,患者5項療效指標均有明顯改善(P<0.01)。
黃烽等[8]選擇52例活動性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口服洛索洛芬鈉,經過4 wk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42%,其中對各主要療效指標均有明顯改善(P<0.05)。耐受性較好,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8%。
施冶青等[9]選擇骨關節炎患者40例,采用對照法與試驗組(口服洛索洛芬鈉片)比較在治療前后組內膝關節活動痛、15 m行走時間、日常活動能力及綜合評估等指標,均顯示有顯著性差異;而組間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
童培建等[10]選取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150例,分為洛索洛芬鈉組和布洛芬組,分別口服洛索洛芬鈉片和布洛芬緩釋膠囊,比較兩組在治療前后組內膝關節活動痛、15 m行走時間、日常活動能力及綜合評估等方面的指標,均顯示無顯著性差異。
俞永林等[11]選擇124例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接受洛索洛芬鈉口服治療和膝關節功能訓練,結果顯示,口服洛索洛芬鈉結合運動訓練治療膝骨關節炎能有效改善關節功能,與單純口服洛索洛芬鈉比較,關節功能改善更明顯。
4 不良反應
NSAIDs的不良反應主要有消化道損傷、腎臟損害、凝血障礙和誘發哮喘等。在長期使用NSAIDs的患者中,胃潰瘍發生率為12%~30%,十二指腸潰瘍發生率為2%~19%[12]。胃潰瘍的不良反應已經成為臨床用藥的最大障礙,而減少胃潰瘍不良反應已成為藥學工作者的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本品與其它NSAIDs一樣,主要不良反應也表現在胃腸道。在共計13 486例病例中,統計洛索洛芬鈉的不良反應(本項包含不能計算頻度的不良反應報告)。結果有副作用的有409例(占3.03%)。主要有消化系統癥狀(胃及腹部不適感、胃痛、惡心及嘔吐、食欲不振等2.25%)、浮腫及水腫(0.59%)、皮疹及蕁麻疹等(0.21%)、嗜睡(0.10%)等報告。消化系統的損傷之所以低于其它NSAIDs,是因為洛索洛芬鈉是前體型NSAIDs,口服后在體內代謝成trans-OH 型藥物而發揮療效,對胃腸的刺激性減小。
黃桂生[13]在2001年報道1例洛索洛芬誘發癲癇發作的病例,劉宏[14]在2004報道1例顏面水腫的病例,楊平等[15]在2005年報道1例洛索洛芬引起腎衰的病例。
5 結語
綜上所述,洛索洛芬鈉作為20世紀80年代后期上市的改良型的NSAIDs,在療效上保持了傳統NSAIDs的解熱、鎮痛、抗炎作用,而且起效快、作用強。在安全性方面,因其丙酸類前體藥物的結構特點,顯著地減少了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生。從療效和安全性兩方面看,洛索洛芬鈉是一個用來緩解多種疾病疼痛,且有較大市場潛力的藥物。
參考文獻
1 繆智雄,張炎.樂松應用于門診手術后鎮痛的效果分析[J].廣州醫藥,2002,33(6):28.
2 Vane JR,Booting RM.Mechanism of actiong of nonsterio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J].Am.J.Med,1998,104(3A):2.
3 李可欣,史愛欣,王志宏,等.洛索洛芬鈉片劑的人體相對生物利用度研究[J].中國新藥雜志,2003,12(6):464-466.
4 繆海均,鄧渝林,樊成輝,等.洛索洛芬鈉在健康中國人體內的藥代動力學研究[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4,25(5):568-569.
5 張蓓蓓,張尊建,田媛,等.洛索洛芬鈉緩釋片在比格犬體內的藥代動力學[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6,37(4):333-336.
6 徐朱顏,潘國良.樂松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42例療效評價[J].上海醫藥,1999,20(7):26-27.
7 李勝光,崔鴻雁,郭軍華,等.洛索洛芬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評價[J].中國新藥雜志,2000,9(12:856-858).
8 黃烽,張江林.洛索洛芬鈉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療效與安全性評價[J].中國新藥雜志,2002,11(11):878-881.
9 施冶青,韓星海.洛索洛芬鈉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J].藥學服務與研究,2004,4(1):46-48.
10 童培建,章建華,陳俊杰,等.洛索洛芬鈉治療膝骨關節炎臨床療效觀察.2005年浙江省骨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浙江:浙江省醫學會骨科學分會.2005:47-48.
11 俞永林,楊豐建,任志偉,等.洛索洛芬鈉結合運動訓練治療膝骨關節炎關節功能改善分析[J].復旦大學學報:醫學版.2007,34(5):753-756.
12 Singh G,Rosen D.NSAID-induced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J].The Aramis Perspective,1997,25(Suppl 51):8.
13 黃桂生.洛索洛芬誘發癲癇發作1例[J].咸寧醫學院學報,2001,15(2):109.
14 劉宏.樂松口服引起顏面水腫1例[J].解放軍保健醫學雜志,2004,6(3):145.
15 楊平,凌云.洛索洛芬引起腎衰1例[J].中華醫學雜志,2005,85(31):2229.
(收稿日期:200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