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三學生,學習的壓力和父母的期待使我長期在單調的學習生活中找不到快樂。偶爾在書店搜集復習資料時我發現了《視野》,立即就被里面精彩的內容所吸引。從那以后,我便一直與《視野》相伴。學習之余品讀《視野》,讓書中那“家園”小品溫暖我思家的心,使我在學校也能感到家的甜蜜與溫馨。學累了的時候打開《視野》,那一篇篇有關大學生活的文章又使我在對大學的憧憬中脫去疲乏,加快奮斗的腳步。而《視野》中那些人物特寫和寓意深刻的篇章也成了我考試作文的素材,使我在休息之時也有意外的收獲。《視野》就像一卷優美的畫卷,使我的學習生活更加充實和快樂。
——山東淄博市博山實驗中學 邊 也
這個世界讓人空虛的東西很多,我們卻想在你拿起或放下《視野》的時候,能夠心有所得。
——編者語
喜歡讀《視野》,是因為在這里常常可以找到很貼心的文章,比如2007年第24期的編輯手記《關于他人的痛苦》。這讓我不由地聯想到前幾天陪老公去醫院就診的事。
老公最近脫發比較嚴重,那天我陪他去一家很有名望的醫院就診。等了很長時間才輪到我們,誰知那位專家只問了兩句就斷定這是遺傳。其實家中并無脫發先例,況且自從4個月前搬進新房子后,老公的脫發現象才嚴重起來,家人都懷疑與房子裝潢有關系。我們將這些向專家一一道明,誰知她甩出一句:“你們覺得有關系。去檢測一下不就知道了嗎?”出了診室,我和老公都后悔起來。自始至終,她連老公的頭發都不曾看一下。
幾天之后,我在《視野》上看到了這篇文章,當時心里的觸動又被它調動起來,手記中的每一句話都說到了我的心坎之上。我想,這種真實與貼心正是我一直都深愛《視野》的原因。
——上海浦東 云 娟
本版文章不付稿酬,我們將給每位來信被刊登者贈本當期雜志。
我們提醒不要漠視他人的痛苦,但此時很慚愧,只能在千里之外祝福你們健康、幸福!
——編者語
與《視野》相識,已近四載,我也從懵懂無知的少年成長為躊躇滿志的青年。是《視野》一直陪伴我度過了枯燥的中學年代。在我孤獨迷茫的時候,總會翻翻這本雜志,而她每次都不會讓我失望。作為《視野》的一名忠實讀者,我見證了她的每一步歷程,從短信平臺的開通到欄目的整齊化,從漫畫比重的增加到“《視野》·陽光行動”的加贈8頁,《視野》的每一點變化都讓我欣喜萬分。
在閱讀《視野》的過程中,我總覺得貴刊的思想性很足,但在娛樂方面卻有所欠缺,能否在這方面多注意一些。另外,現在許多報刊都開設了“手機版”,貴刊能否也開通手機雜志,像“點滴”欄目中的一些短小文章就可以采用訂閱的方式,方便讀者閱讀。
——四川攀枝花 喬 葉
相互見證的歲月值得銘記,我們會將更多的輕松愉悅捧給讀者。
——編者語
兩年前,我從大學畢業,不得已離開了可愛的大學校園和親愛的同學們,只身來到深圳工作。繁忙的工作常常使我疲憊不堪,同時也讓我陷入對大學時光殷切思念的無底深淵。逛街購物也無法成為我排解憂煩的最佳方法。好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了解到了《視野》對大學內容的關注,于是買了一本細細品味起來。一頁一頁地翻,一篇一篇地看,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并不孤單。情真意切的文字,雋永深刻的文章,使我在《視野》中找到了當初在大學校園生活的那種久違的感覺。
——深圳 焦未真
我們很想讓身處或遠離大學的朋友們,在《視野》里看見自己曾經的青春。
——編者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