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試圖從美國大學教授終身制的起源說起,闡述其與美國大學教授協會、學術自由之間的關系,然后著重分析教授終身制本身存在的與現代社會不協調的弊端,并將對教授終身制的現況和未來進行簡單介紹。以期能對公眾正確解讀作為美國大學基石之一的教授終身制有所幫助。
[關鍵詞]美國大學 教授終身制 學術自由
教授終身制是美國高等教育體系當中具有重要影響的一種教師管理制度,其設立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保障高校從事教學科研的教師的職業安全,以及高等教育領域當中必不可少的學術自由權利。教授終身制在美國正式確立到目前為止已經正常運行了半個多世紀。半個世紀里,教授終身制在保障大學教師學術自由權利方面發揮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人逐漸發現教授終身制存在著諸多方面的弊端,而且,在法律逐漸健全的今天,教授終身制在保障學術自由方面已經顯得有點多余。于是,美國許多大學和學院開始集中“聲討”教授終身制,教授終身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
一、教授終身制的產生與AAUP
19世紀中后期,美國大學教師的合法權利不斷受到侵犯,政治因素、社會因素等從很大程度上干擾了教師們正常的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進行。這些行為從根本上終止了學術自由權利觀念在美國大學的生根發芽。原本已經從德國中世紀大學就開始傳承的學術自由權利觀念正在被削弱,甚至有被取消的可能。然而,一系列大學教師被解聘的事件充斥在美國高等教育這個還仍然很脆弱的領域里。國內有學者稱:“直到20世紀初,美國學院與大學仍未能將‘學術自由’觀念以制度的形式確定下來,具體表現為‘學院時期’以及‘大學時代’,美國大學與學院教師的學術自由權利一直未能獲得較為可靠的保證?!?/p>
1894年,威斯康星大學經濟學教授理查德#8226;伊利因為在課堂上討論社會主義和工人運動而受到指責。學校評議會對伊利的行為進行審查。審查結論報告不僅否定了對伊利的指責,而且把這個事件上升到捍衛學術自由的高度。報告中有一段校長查爾斯#8226;亞當斯的論斷:“無論其它地方有什么阻礙研究的限制,我們確信,我們偉大的威斯康星州立大學應該永遠鼓勵持續不斷地、無所畏懼地仔細考察和認真篩選,只有這樣才能發現真理?!钡?,真正促成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的成立以及教授終身制最終確立的事件當屬1900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學教授愛德華#8226;羅斯被解聘,這一事件引起了學術界強烈的不滿。1913年,約翰#8226;霍普金斯大學的18位在哲學家亞瑟#8226;羅夫僑伊的積極倡導下集中起來,商討準備成立一個維護教授權利的組織。終于,1915年元旦,美國大學教授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簡稱AAUP成立,著名哲學家和教育家杜威被推舉為大學教授協會的第一任主席。在一年之后的工作總結會上,杜威說到:“一年前,我們聚在一起,既抱希望,又懷有恐懼。今天,我們的成就有目共睹,我們的任務切實可行??謶窒Я?,希望則更加堅定。” 1940年,美國大學教授協會與代表美國大學行政組織的“美國學院協會”(簡稱AAC)聯合發表了《關于學術自由和教授任期的原則聲明》,正式明確教師或研究人員的試用期不得超過7年,7年試用期之后,教師或研究人員享有“永久”或“連續”的任職,終止他們的任職必須有適當的理由或者學校處于經濟困境。“終身教職”制度至此正式誕生。
二、教授終身制與學術自由
教授終身制成為一項制度確立之后,在保障已經獲得終身制的教授的學術自由方面的確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些獲得教授終身制的教授也保證了其他大學教師學術自由的充分實現。教授終身制也確保了大學教師在教學、科研及大學課堂教學之外活動的自由,使大學教師具有較高程度的經濟及生活安全感,以吸引有才華的青年投身于大學教師的行列。
1.教授終身制的出現首先保障了大學教師在教學、科研以及其他一些活動的自由,這樣就可以使大學教授能夠不受社會其他利益團體或者社會、政治因素的影響和干預,靜心地從事教學和研究等學術方面的活動,為避免外部因素影響學術研究提供了制度方面的保障,尤其是大學教師在面對一些比較敏感或者充滿爭議的問題時就可以客觀地進行分析或者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就保證了學術探索道路的暢通無阻。
2.終身教職的制度還保障了大學教師的職業安全,解除了大學教師為生活或者經濟因素而擔心的后顧之憂,此項制度可以作為對大學教師職業選擇的一種制度性認可與補償,因為大學教師在步入學術職業的行列之前,往往要接受長時期的學術訓練和知識吸收,而且在獲得終身教職之前又往往要付出長時間艱辛的教學與科研活動,還有為了在研究中使自己始終處于學術前沿而進行的知識的不斷更新所付出的努力。與其他一些職業相比,大學教師這一職業在進入之前以及之后所要付出的辛勞是相當巨大的。因此,教授終身制的出現也從某種程度上對大學教師的職業選擇做出了彌補,使得大學教師能夠在心理上產生慰藉。
3.教授終身制的設立還可以在一定程度和范圍之內對青年教師或者尚未獲得終身制教職的教師產生激勵。在大學里,終身制教授享有許多非終身教授所不能擁有的權利與榮譽,因此,對于那些剛剛踏入大學進行教學和科研的教師來講,能夠獲得終身制也許是他們的一個共同追求,如此,教授終身制在事實上就對大學教師起到了激勵的作用。
三、教授終身制存在的弊端及其發展
20世紀中后期,市場因素更加廣泛地介入到高等教育領域,高等教育領域已經不再僅僅是像以前那樣簡單,而是從社會的邊緣走向了社會的中心,與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社會開始出現了對教授終身制的質疑,大多數認為教授終身制的弊端要遠遠大于其優勢,最大的質疑莫過于是針對教授終身制的效率問題。在這段期間,美國高等教育協會(AAHE)發表了三個全國性的報告,指出要重新考慮終身教授的政策,有約20個州開始通過立法修改或取消終身教授制。尤其是90年代,高等教育問責席卷而來,對不需要問責的大學教授終身制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根據卡內基基金會1989年所做的教學進展調查,所有被調查的教師中的29%,女教師中的32%,39歲以下的年輕教師中的39%同意“廢除教師終身制”,認為這樣可以提高美國高等教育的質量。那么,為什么教授終身制在成立之初能夠很好地服務于高等教育,但是在實行了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就被人如此質疑,甚至即將面臨著被取消的危機呢?對于教授終身制的質疑究竟集中在哪里呢?
1.獲得教授終身制的教師都變得不思進取
有人認為,教授終身制就是偷懶者的天堂,只要獲得了終身制的教授大都變得不思進取,因為不受學校其它考核制度等的約束,這些終身教授可以不費力氣地領取與自己職位相同的薪水,即使是在一年里毫無作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曾作過一項調查,從1991年至1993年,美國高校中410的教授沒有發表過任何學術作品??梢姟τ诮淌诮K身制的此項質疑并非空穴來風。但是,即使是這樣一個數字,終身制教授不發表任何文章或學術作品的人數所占比例并不是很高。
2.教授終身制造就了“學術權威”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教授終身制造就了其所在大學的所謂“學術權威”,這些終身制教授以很高的姿態自居,自認為自己在學術方面的造詣非凡,對青年教師處處施以壓力,非常不利于青年教師學術和健康心理狀態的養成。這種狀況的出現也不利于本校之內學術團隊的形成,還有可能造成大學教師之間人際關系的緊張。
3.教授終身制使學術體制逐漸僵化
隨著終身教授數量的逐年增多,越來越多的教授常年固定在某一職位,所以有些人認為是教授終身制引起了學術體制的僵化,尤其是學術職位制度的僵化。這種情況不利于大學體制的更新,不利于大學專業和學科之間的適時調整。國外學者在談到諸如此類方面的問題時,他認為教授終身制的一個弊端就是:究竟大學有沒有權力在學校要取消某個學部或學院的時候解雇終身教授?或者當某個項目結束的時候學校是否有必要解聘與該項目有關的終身教授?
4.教授終身制耗費了大學的大量財力
教授的薪水一直是大學財政支出的一個很大部分,尤其是對于終身制教授。雖然美國大學教授協會1940年的規定中有關于解聘終身教授的條例,比如大學面臨嚴重財政問題的時候可以解雇終身教授。但是由于解雇終身教授的程序相當繁瑣,而且解雇成功的先例很少,所以大學即使是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問題,仍然要向終身教授支付薪水和福利。
5.教授終身制已經不能有效保障學術自由
教授終身制在設立之初就是要保護大學教師的學術自由,當然,該制度在保護學術自由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時至今日,公民的言論自由權利已經收到了法律的保護,所以有人認為既然已經有法律保護言論自由權利,那么教授終身制就顯得已經多余,沒有必要繼續保存下去。持這種觀點的人不在少數。
面對以上種種針對教授終身制的質疑的聲音,教授終身制的未來究竟會怎么樣呢?就目前的狀況來看,關于教授終身制的改革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如何解決教授終身制帶來的種種問題,仍然是高等教育領域里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之一。不過就現狀來看,取消教授終身制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目前對于教授終身制的改革動向主要集中在是否施行終身聘任后評審制度。
終身聘任后評審制度是在上世紀90年代在高等教育問責制的壓力下才開始廣泛影響美國大學的。1989年美國大學教授協會46所院校中僅有3所實施終身聘任后評審政策。7年以后,在680所學院和大學中,有61%的院校實施該政策,同時,又有28個州開始實施該政策,到1999年升至37個州。由數據可以看出,終身聘任后評審制度已經在20世紀末流行起來。
美國大學教授協會雖然不太同意實行終身聘任后評審制度,但是迫于外界壓力順應時代潮流,終于在1999年6月發布了《終身聘任后評審制度:美國大學教授協會的回應》,AAUP的報告開門見山提出了AAUP對終身聘任后評審制度的基本原則:本文件的指導原則是,終身聘任后評審制度的目的不應該是對教師問責,而應該是幫助教師發展。終身聘任后評審制度應該由教師開發和執行,而且并不是對教授終身制的重新評價,也不是把機構行政領導的負擔轉遞給教師個人。終身聘任后評審制度應該根據保護學術自由和教育質量的標準來操作。
教授終身制從產生到目前面臨的困境,有社會方面的原因,也有經濟方面的原因。即使是在對教授終身制批評最激烈的時期,這種制度也沒有被取消掉,而是被推到了繼續完善的境地。綜合來講,教授終身制雖然有其不太適應目前社會的方面,但總體來看,其優勢還是要遠遠大于劣勢。在這樣一種舉步維艱的環境中,對待已經實行了很長時間的一種制度,在處理上必須慎重。有了終身聘任后評審制度的配合,相信教授終身制可以繼續發揮其優勢,而盡量減少社會各界對其弊端的質疑,在高等教育領域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保星.美國大學教師終身教職與學術自由的關系[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1).
[2]劉北成.以職業安全保障學術自由——美國終身教職的由來及爭論[J].開放時代.
[3]舸昕.漫步美國大學[M].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4]耿益群.美國高校終身教授制度的困境與出路[J].比較教育研究,2006,(2).
[5]周作宇.美國終身教授制的變遷與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6]李輝.廢除還是完善——從明大之爭看美國教授終身制的歷史使命[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2).
[7]Michael S. McPherson and Morton Owen Schapiro. Tenure Issues in Higher Education[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9,(1): 85-98.
(作者單位:河南周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