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幾年來,通過不斷的努力和探索,我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都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我們在已有的經驗和基礎上以“大學英語體驗中心自主學習管理及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為題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和實踐。本文就其中的一個方面:教師在大學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由原來教學中的領導者、指揮者、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學生自主能力形成的促進者及學生自主學習過程的監控者角色的轉變進行了闡述并介紹了經驗。
[關鍵詞]自主學習中心 教師 角色的轉變
一、引言
為了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教育部于2003年啟動了“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被列為首批啟動項目。教育部與2004年1月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以取代原來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持,使英語教學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著個性化、自主式學習方向發展。因此,2004年國家教育部在180所院校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試點項目。筆者所在學校也參加了這個項目并投入大量資金建成了自主學習中心。從2004年開始,我校教師不斷進行對大學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的研究和探索。幾年來,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教學理念得以貫穿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去,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并獲得了一定的經驗,但同時也發現了許多的問題。其中,教師在自主學習中心的作用是我們十分關注并有待著重解決的問題之一。如何細致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協調以及管理等等直接影響到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心的學習效果。
二、自主學習中心教師角色轉變的理論基礎
二語習得理論認為,人們主要采用兩種方式掌握某一種語言:習得和學得。在外語學習中習得比學得更為重要,大量有意義的輸入、自然習得是外語學習成功的重要因素。根據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語言學習的過程是對語言信息理解、加工和語言知識意義主動構建的過程,學習者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應該為學生建構語言意義創造環境,提出大量真實的語言材料,成為學生語言意義構建的指導者和促進者。
自主學習中心的兩大功能分別是:(1)提供自主語言學習材料以滿足獨立學習者的使用需要。(2)通過鼓勵學習者發展個人學習策略、反思學習過程及承擔責任等方法,培養他們更加獨立學習的能力(GardnerMiller, 1999)。這兩大功能的實現都離不開教師的參與,而且,教師參與的程度及效率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心的學習成果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傳統授課方式相比較,據GardnerMiller(1999),教師的角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差異:

總結起來,教師是由原來的領導者、指揮者、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形成的促進者及學生自主學習過程的監控者幾個方面轉變。
三、我校的具體實踐
從原來的領導者、指揮者、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形成的促進者及學生自主學習過程的監控者的轉變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我校在這一問題的研究和實踐上做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效果。
1.向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的轉變
根據我校的具體情況,我校的英語教學保留了原來的正常授課,只將聽說部分移到自主學習中心進行。這并不意味著聽說部分就任學生放任自流,而是指課堂上由教師進行指導后到自主學習中心學習,然后將成果和問題再反映回課堂的一系列程序。
我校的具體做法是,從大一開始,通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和評估后,教師將一個班的學生分為三級:語言能力較高,一般和較低水平,將較高水平學生的自主聽說起點定在四級,一般水平的定在三級,較低水平的定在二級。對這三類學生進行分別的指導和收集兼顧實用性及趣味性并且難度不同的學習資料分給他們。這樣,無論是學習較好的學生還是語言基礎較差的學生都不會因為聽說材料太簡單或太難產生厭學情緒。盡量做到使每個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心都能在自己現有的基礎上學有所得。這樣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相比之下,通過這樣指導的學生更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教師布置的工作能及時、認真地完成。
2.向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者的轉變
由于做到分級指導,大部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有了普遍提高。學生在完成在自主學習中心的任務后,回到課堂或電腦終端直接和教師進行交流,這時,教師以鼓勵為自主,不斷地發現學生學習的亮點,及時地提出表揚。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小組活動:演講、小話劇、小型辯論,等等。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
3.向學生自主學習的監控者的轉變
學生自主學習不是自學,我校自主學習體驗中心的教師終端可以直接查詢到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展。此外,在網上與學生的交流也使教師對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在課堂上,教師利用小部分時間檢查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心的學習情況,及時地指導和反饋。學生的成績也不再是單純的考試成績而是包括學生在自主中心的學習情況、與教師的配合情況以及課堂上的表現等等形成性的評估。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對于那些在自主學習中心遇到的疑難問題可以及時地、面對面的進行解答;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一些學生偷懶,耍滑現象的出現。
四、結語
盡管在這一系列的轉變過程中,無形地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教師的工作量,但參與實踐的教師都認為在這樣的教學和學習氛圍下,無論是教師本身還是學生都從中受益非淺。教師不但在指導、促進及監控的過程中自身的業務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學生不斷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課堂上熱烈的學習氛圍使得教師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學生在通過這樣的學習后,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英語學習不再是大學這一階段的事而是一個可以持續終生的過程。這對于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參考文獻:
[1]Gardner, D. and L Miller, Establishing Self 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要求》.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3]華維芬.關于建立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的調查報告[J].外語屆.
本研究得到吉林省教育廳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項目啟動基金的資助
(作者單位:吉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