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只要你充滿愛心地、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就一定會贏得學生的理解和尊重。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將我們的愛灑向每一個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最理解、最信賴的好朋友。
[關鍵詞]愛心教育 換位思考 耐心 多心 放心
記得陶行知先生說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對這句話有了全新的認識。我覺得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應該具備多顆心。
一、班主任應該有愛心
前蘇聯偉大的理論家、教育家捷爾任斯基曾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愛是師生交往中的黏合劑。作為班主任,要懂得愛學生,因為愛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教師對學生的愛和理解,可以使學生感到溫暖、關懷,可以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
1.信任優等生,培養班干部
老師經常表揚的是好學生,表揚多了,好學生容易出現一種嬌氣,影響孩子的進步發展。對這樣的學生班主任不要袒護縱容。師愛是一種嚴格要求的愛。我班張煒琦同學在班級里學習、工作都是一流的,在同學中有一定的威信,不知不覺產生了一種優越感。對同學說話口氣生硬,動不動就教訓同學。發現這一情況后,我先表揚她的工作熱情高,有辦法有魄力,然后對她說:“你要以理服人,把道理講明白,有理不在聲高。你想想,你做了錯事,你媽媽罵你一頓,你心里好受嗎?”從此她改變了工作態度,博得了同學的信賴。
2.面向全體,關注“中間型”學生
我們教師的精力,往往比較多地放在對“優生”的精心培養和對“差生”的轉化工作上,而忽視了大多數“中間型”的學生,使這些學生身上萌發出來的閃光點處于“自燃自滅”的狀態,失去了有利的教育時機,這是無利于班集體的培養的。眾多的“中間型”學生一旦能得到鍛煉的機會,表現出他們的智慧和才能時,將成為班級中不可低估的積極力量。我在工作中對這些中等生同樣傾注了很多的精力,同樣寄予殷切期望,對于他們的好思想、好行為,大力地表揚、贊美,使他們得到同學的信任,產生良好的感覺。
3.正面疏導,偏愛差生,關愛后進生的成長
所謂后進生,就是那些在思想上和學習上暫時落后的學生。在一個班集體中,后進生往往是班風好壞的體現。因此,必須切實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我認為,后進生也是學生,對他們不能棄之不理,反而應該投入更大的耐心和熱情,用愛心去感化、教育他們,“愛”是轉化后進生的情感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要堅持正面疏導,用愛去感化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愛的溫暖,朝著老師所期待的方向發展。所以我在對待后進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特殊群體時,堅持一個原則,即“引導+鼓勵=成功”,將班主任的愛灑向班級的每一位學生,每一個角落。
4.換位思考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個性獨特,許多班主任覺得越來越難管理,我認為如果我們班主任能以“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去思考、去解決,很多難題就會迎刃而解。何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那就是以“愛”字為中心,以“假如我是學生的話”、“假如學生是我孩子的話”為基本點。因為愛可以化解一切矛盾和誤解,是一種醫治心靈創傷的靈藥。我們班主任若能在“愛”字上做文章和下功夫,多與學生換位思考,并付之以愛的行動,我想你肯定會得到學生的認可與支持。
去年開學初,班上有名叫佟慶士的學生,平時很調皮,學習抓的不緊,再加上沒有從假期的自由散漫中走出來,所以接連兩天犯了一連串的錯誤,作為班主任的我很著急,先是提醒勸說,不見效果,后來給予嚴厲的批評,結果他卻很反感,干脆不聽,破罐子破摔,跟我對著干了。怎么辦?很快我想出了一個辦法。我把他叫到辦公室,耐心地對他說:“慶士啊,干脆我們把對彼此的不滿都寫在一個本子上,這樣既可以避免沖突,也可以發泄心中的不滿,你說,好嗎?” 他想了想,點頭同意了。一周過去了,班會課上我和他交換了本子,然后我開始大聲讀他本子上寫的內容:
(1)今天我遲到了,老師狠狠批評我,讓我難堪,我對老師不滿;
(2)今天我作業忘記帶了,老師偏說我沒做,我對老師很失望;
(3)今天我不小心吃了零食,老師居然讓我全班檢討,我恨死老師了……
我很快讀完了,該他了。他走上講臺,也大聲地讀起來:
(1)我今天發現佟慶士沒遲到,他比以前進步了,我很高興;
(2)我今天發現佟慶士作業很認真,他比以前進步了,我很開心;
(3)我今天發現佟慶士主動幫人掃地,他比以前進步了,我很感動……
讀著,讀著,他的聲音越來越小,最后他哽咽了,羞愧地低下了頭,沉思了一分鐘,對大家說:“同學們,沒想到老師眼里看到的都是我的閃光點,從今天開始,我再不改正,再不爭氣,我就不是她的好子女?!甭犞c士的話,我被感動的熱淚盈眶。
二、班主任要有耐心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班主任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它需要長期不懈地努力。一個人的不良習慣是多年形成的,靠一次兩次談話就想讓他徹底改掉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教師抓反復,反復抓,對學生的認識和情緒波動給予耐心而具體的指導,鼓勵他們培養良好品質。耐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靈丹妙藥。
班上出現問題,首先要深入了解情況,注意傾聽學生意見,找出問題癥結所在,然后對癥下藥,進行疏通引導。作為班主任不能急躁,更不能強制壓服學生,諷刺挖苦,只有使學生從思想上解決問題,才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利于班級工作的開展。
另外,注意處理問題要適時適度,把握教育分寸。一個問題,“火候”未到,要等待;頭腦尚熱時,要冷卻;情況不明時,要觀察。如果操之過急,不僅得不到較好的效果,反而會使矛盾激化。當然,也不能無限期等待,時過境遷才去處理,這樣不僅不解決問題,還會引起學生反感。對那些出于好心做錯了事的學生,更要注意工作方法,既要肯定他們好的方面,不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又要真誠地指出其錯誤,使他們提高認識,把事情做得更好。
三、班主任要多心
確切的說是要有一顆敏感的心。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班主任的關注。而一個人的注意力是極其有限的?;蛟S一個眼神和一個很小的動作都是他們要表達情感的途徑。所以敏感其實是班主任很基本的素質。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世界”,每個學生因家庭條件和各方面的環境不同,都有各自不同的秉性,要想把他們培養成優秀的人才,班主任必須創造性地運用教育原則和教育方法,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加以正確引導,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了解學生,方能教好學生,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熟悉心理學、教育學,要具備敏銳的洞察能力,善于尋找和挖掘孩子身上上進的火花,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健康成長。
四、班主任要學會放心
每個孩子都有閃光的地方,我們要相信孩子,不能總扶著孩子走路,要大膽放心的讓孩子們自己去處理一些問題,甚至可以讓孩子在摔倒中學會走路,學會生存。
最后,我想對我們的班主任同仁們說:班主任要捧著多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愛生如子,這才是班主任工作的成功所在!
(作者單位:吉林松原市寧江區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