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來華留學生教育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提出對來華留學生的教育與管理中存在的兩大關鍵問題:一是市場體制對教育體制的沖擊,使來華留學生的生源和畢業生質量存在隱患;二是現存管理制度落后,“人治”大于“法治”。
[關鍵詞]留學生 市場 留學生管理 留學生教育
隨著教育國際化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留學生教育得到迅猛發展。“據統計,2000年底,我國留學生在校人數突破5萬人(含短期留學生)。”“近年來,外國留學生來華求學每年以兩成以上的速度遞增。2005年,留學生數量更是突破14萬人,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留學生人員數最多、生源國家數量最多、就讀學校數量最多、涉及專業最多的一年。從現在的形勢看,這種急速遞增的趨勢還會繼續,據測算,僅北京2008年就將有10萬名外國留學生,中國已經成為外國留學的新熱土。”在此大好形勢下,近幾年的很多高校留學生教育發展迅速,留學生數量激增,同時,也面臨諸多教育和管理的問題。
一、市場機制沖擊教育體制,生源和畢業生質量成潛在問題
近年來,華人數的激增,使各級各類高校都有了國際化的可能。對比各國教育時,“一些著名的大學外國留學生人數一般都占學生總人數的5%~10%以上。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外國留學生約占全校學生數的18%~20%;斯坦福大學的外國留學生比例約占10%,哈佛大學約為6%。”各高校也紛紛抓住機遇,大力開展留學生教育。但在大力開展留學生教育的背后,卻有著不同的動機。在市場經濟體制的沖擊下,各高校在考慮本校聲譽的同時,也或多或少地擔心著影響自身生存和發展的財務問題。因此,在提供同樣資源的情況下,對留學生的高收費相對就有了相當的吸引力。可以說,目前各類學校對留學生收費普遍是國內同類學生的三倍以上。高收費能使高校的收益增加,而且在國人“來者都是客”的慣性思維下,對留學生尤其是自費留學生招生的大門日益寬廣,門檻日益降低。這就造成了各類學校留學生生源質量的參差不齊,為入校后的留學生教育埋下了相當大的隱患。這是第一大問題,財務動機影響生源質量。
第二,在按照市場經濟的體制將教育推向市場后,教育的“產品”——畢業生質量能否經得起市場考驗對中國高校教育的國際化進程有著重大影響。目前,由于近年的不斷擴招,高等教育在國內已經成為大眾化教育。各類高校均感資源有限,科研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非常明顯。再加上我國高校教育國際化的歷史較短,很多學科并不具備開辦國際化教育的條件。中國高校的畢業證書,在國外并未被普遍認可。以醫學教育為例,與國際上一流大學相比,我國西醫教育的競爭力有限。即算是在我國歷史悠久的重點的專科性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國內市場均感競爭激烈。而開辦國際教育,如以全中文開展醫科教育,對學習中文已有困難的外籍學生來說,無異于天方夜譚。而以全英文開課,首當其沖的問題是國內高水平的專業教師的英文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很多學校采取了從國際上聘請教師的辦法。但由于歷史問題,從職業上來說,我國的教師待遇明顯比不上醫生待遇,在國際上就更沒有競爭力。因此,最后聘用的教師往往不是專業上精進的醫生,往往只是出于學生語言問題的考慮盡量聘用大多數生源國家的教師,教師質量不高是最大的問題。在這種國人“創造條件也要上”精神的指引下,學生專業水平的提高就成了令人頭疼的問題。仍然以醫學生為例,在很多國家,要取得從業資格必須通過統一的醫生資格水平考試。這就將中國教育培養的學生與世界各國教育背景下的學生拉在了一條起跑線上。中國教育出來的學生如果不能在市場上獲得認可,將對中國教育的國際化起著生死攸關的影響。
二、管理規章制度滯后,“人治”大于“法治”
目前,國內各高校開展大規模的留學生教育均處于開創期,沒有足夠的經驗和先例可循。因此,在管理上,基本上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有的學校將留學生的教學管理和生活后勤管理分開,分別歸口教學管理部門和外事管理部門,有的學校由外事管理部門進行全方位‘一條龍’管理;有的學校將留學生納入到全校學生管理系統,有的學校則專門為留學生設立管理機構,實行特殊的管理辦法。”在開創期,由于留學生的特殊性,大多數高校將留學生首先當成外賓看待。對國內學生制定的規章制度也難以拿來約束外國學生。因此,在初期,對于留學生的不適當行為,大都采取寬容態度。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在實踐過程中慢慢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然后逐步建立和完善針對留學生的規章制度。通常,對留學生開展正規學歷教育的高校往往要經過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對留學生的管理有所規范。這些規范不僅包括法律上規定的居留制度、衛生免疫制度等,更應包括學校的學籍管理制度、學分管理制度、獎學金管理制度、公寓管理制度等。日常管理走上正規渠道,才能保證學生在學校行為恰當,專心學業。
由于管理制度的滯后性,很多具體管理工作的決定權就很可能決定于各校領導干部的意志。由于留學生的特殊性,對留學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教育管理過程中往往涉及到多個部門、多個環節、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也往往會出現扯皮的現象,處理不好不僅影響管理和工作效率,還會影響學校的整體形象和國際聲譽”。因此,往往留學生出現日常管理中出現一些小問題的時候,學校領導經常不得不插手解決。“領導層的指導思想貫穿在整個機制運行的始終,直接影響管理人員的管理思想,影響機制運行的力度和方向。”但經常由于溝通問題,領導不如一線管理者熟悉情況和處理結果,從整體上考慮往往批評一線人員的工作方式,對留學生采取安撫辦法,息事寧人,“一好都好”。其最終結果只會造成類似問題不斷出現,一線管理者過多考慮領導意志謹小慎微,最終導致管理渙散,學生為所欲為。因此,避免個人意志在管理學生過程中的影響是非常必要的。建立并切實執行一套適合教育自身規律和來華留學生特點的管理方式及體系,對保證教育質量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張健,張憲.淺析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發展趨勢[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2,(5).
[2]張美云,劉開南.關于加強來華留學生教學與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5,(7).
[3]陳建林.談留學生教育與管理[J].科技#8226;人才#8226;市場,1997,(6).
[4]徐瑞君,盧正中.來華留學研究生教育現狀及發展對策[J].高等農業教育,2003,(11).
[5]徐瑞君,盧正中.來華留學研究生教育現狀及發展對策[J].高等農業教育,2003,(11).
[6]金曉達.市場經濟的共性與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新體制[J].中國高教研究,1994,(6).
(作者單位:南方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