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期待”是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是通過懸念的制造,情境的創設,激起學生體驗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我們在課外閱讀指導中,要重視學生的這種閱讀期待,利用各種情境創設,轉變學生“要我讀”為“我想讀”“我要讀”的心態。
[關鍵詞]語言創設 想象創設 場境再現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薄伴喿x期待”是一種迫切求知的心理狀態,是通過懸念的制造,情境的創設,激起學生體驗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從閱讀功能看,閱讀是搜集、篩選、發現信息的過程;從閱讀心理看,閱讀是期待產生,期待實現,同時又產生新的期待這樣一個不斷推進的心理矛盾的運動過程。在學生擁有主體地位的閱讀活動中,學生從接受到讀物的第一個信息(比如見到題目)時,他的閱讀思維活動就自動開啟了。因此,我們在課外閱讀指導中,要重視學生的這種閱讀期待,利用各種情境創設,轉變學生“要我讀”為“我想讀”“我要讀”的心態,引導學生投入到文本中去,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不斷地想讀書,在閱讀中傾聽作者的心聲,品味語言文字的精妙。
一、創設語言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語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學生?!苯處熞獑l學生產生“閱讀期待”,就須善于運用語言這一交際工具,通過繪聲繪色的語言描述,惟妙惟俏的語言渲染能激起學生閱讀期待,點燃學生閱讀興趣的火花。如在每周的閱讀交流會中,我聲情并茂地講述著這樣一個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由于兔群的王位之爭,一群落敗的荒原兔被霸王豺狼追殺,逃進了櫻槐谷定居下來。由于只能靠遍地生長的皮梗為食,慢慢地,這群荒原兔變成了藍皮兔,最藍最藍的一只小藍皮兔就叫做皮梗。有一天,皮梗和另外兩只藍皮兔決定走出櫻槐谷,開始冒險之旅??墒撬鼈儾恍矣致淙氚酝醪蚶堑氖种小髞硌健袄蠋熀髞砟??”“老師,藍皮兔他們會遇到危險嗎?”……老師在故事的精彩部分嘎然止聲,如同一部精彩的電視劇,給學生留下懸念。“后來的故事,不告訴你,你得自己去看。”就這樣,孩子們在老師精彩語言的誘惑下,興沖沖地從圖書館借來了《藍皮兔的故事》,和“藍皮兔們”一起走進了冒險之旅。葉圣陶先生說:“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墩站著讀者,那邊的橋墩站著作者。通過了這一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蔽覀兘處熣沁@道橋梁的引路人,教師通過語言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欲知詳情,請看原文”的欲望。學生在這種閱讀期待的推動中,主動投入、積極參與到閱讀過程中,與作者會面,達成情感的契合。
二、想象創設,延續空間
想象力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內驅力,是人的創造力本源之一。兒童時代是人一生中想象力迅速形成和發展的時期。不失時機地培養和發展兒童的想象力,激發兒童的創新意識和用于展現自我的個性,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在課外閱讀教學中,老師運用圖書的書名或封面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讓孩子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去編織他們心中的故事,延續空間,勾起學生對文本的閱讀期待。如《爺爺一定有辦法》,老師這樣創設情境:
師: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道美味大餐,保證你們吃了還想再吃,想吃嗎?
生:想。
師:我喜歡的這本書叫做《爺爺一定有辦法》。我先給同學們介紹這本書,這個故事的文字作者和圖畫作者,都是加拿大人菲比#8226;吉爾曼。封面上的這兩個人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小朋友叫約瑟,跟我說“約瑟”,另一個就是他的……(爺爺)想看嗎?看之前先請你猜一猜,這個故事可能講什么內容?
生:爺爺帶約瑟出去玩,他們遇到了困難,約瑟想:爺爺一定有辦法解決它。
師:你真有想象力!
生:約瑟遇到了一個難題,請爺爺幫助他。
生:我想:可能是約瑟在外面闖禍了,被抓去關了,他認為爺爺一定有辦法救出他。
師:到底誰猜對了,我們看了故事就知道??垂适轮?,顏老師要給同學一個小提醒:這本書中有很多精美的圖畫,底下還配有一些簡短的文字,讀的時候,你們可以圖文結合一起看。如果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可以通過看圖來想象故事。好,故事正式開始!
在這里,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文本進行了大膽的想象,讓文本演繹著自己獨特的色彩。
三、場景再現,入情入境
1.動作演示
在“閱讀期待”中,滿足好奇心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心理取向。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只能使學生生煩生厭,“教學程序”、“教學方法”的陌生化,會使學生不斷產生一種新的期待心理。
因此,我們在體味書上那些妙趣橫生的故事情節時,不妨將動作引進課堂,以激發學生進一步體驗角色的內心世界,也可以喚起觀演者濃厚的閱讀興趣?!稜敔斠欢ㄓ修k法》中這樣描述到:爺爺拿起毯子,翻過來,又翻過去?!班拧睜敔斈闷鸺舻堕_始咔嚓咔嚓地剪,再用針飛快地縫進縫出,縫進縫出。爺爺說:“這塊材料還夠做……”爺爺拿起外套,翻過來,又翻過去?!班拧睜敔斈闷鸺舻堕_始咔嚓咔嚓地剪,再用針飛快地縫進縫出,縫進縫出。在這里老師一邊解讀文字,學生一邊傾聽一邊想象,聽著聽著,學生不知不覺地比起動作來:“拿起領帶,翻過來翻過去,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再用針飛快地縫進縫出……這回爺爺把它變成什么呢……”老師故意拖長聲音,戛然而止,不告訴學生結果:“老師不告訴你了,喜歡請到圖書室看!”多么引人入勝、生動有趣啊,學生一下子就喜歡這本圖書啦!學生對故事發展產生一份關注,形成了一種期盼的欲望,期待著故事將怎么發生,將怎么一步步進展。
2.動畫再現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雖說是老話重談,卻最具有說服力。一本好書猶如一部精彩的影片,書中人物的一顰一笑,一哭一鬧都能緊緊抓住閱讀者的心,步步設懸,步步扣人心弦。如果我們老師能在閱讀交流課中將直觀、形象、生動的動畫片引進課堂,讓無聲的語言變成有聲的世界,化靜為動,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功能,讓學生入情入境,那也不失是一種好方法。例如,《狼來了》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在好書推薦活動中,老師播放動畫片《狼來了》,此時,學生個個興趣盎然,沉浸在快樂的喜悅中。片中的小朋友利用大人的善良欺騙了大家,受到了孩子們的指責,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說謊,當他真正遇到危險的時候,結果怎樣呢?
實驗心理學告訴我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來自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并且多感官的刺激也有利于知識的保持和遷移。教師采用適當媒體創設能夠引起學生積極的情緒反應,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讓書籍成為孩子們心中的朋友。
“閱讀期待”就是要讓學生對閱讀文本深深地喜愛,希望閱讀的發生,希望獲取知識和某種情感體驗。而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情境創設猶如一把活鑰匙,它能為孩子們打開閱讀這扇神奇的大門,引領孩子在書的海洋中自由泛舟。教師是這把鑰匙的創造者,我們授之以漁,讓孩子終身受用。我想,如果孩子都能找到課外閱讀的樂趣,那么他就會愛上書籍的,從而就會自覺地去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從而感受到一種讀書的樂趣。
(作者單位:福建廈門外國語學校海滄附屬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