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試圖探討隱喻的本質、隱喻意義的構建和隱喻思維在英語語言學習中的運用。旨在加強英語學習者對培養隱喻思維去認識世界重要性的認識,從而開啟英語語言學習的新思路,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隱喻思維 詞匯 閱讀
在英語語言的學習中,正確理解運用隱喻性思維對我們消除英語閱讀中的障礙、正確理解英語文章、詞匯內涵和詞匯創新,提高英語語言的學習能力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試圖探討隱喻的本質、隱喻意義的構建和隱喻思維在英語語言學習中的運用,開啟英語語言學習的新思路。
一、隱喻的本質
1.隱喻是一種認知現象
隱喻是一種語言現象,更是一種人類認知模式,是一種人類的認知活動。認知語言學家認為:隱喻在人類的認知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更確切地說,隱喻“處于人類獨有的認知能力的心臟部位,負責意義的產生、傳遞和加工”。隱喻把熟悉的、已知的、具體的范疇概念投射映現于抽象的范疇概念并形成的隱喻性表征,它是人類認知思維的基礎。英國著名語言學家Qiurk指出:“語義變化,僅從表面上觀察,就可以看出細致的和抽象的意義大多是從教具體的意義產生的”。這種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發展過程在人們的認知活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2.隱喻是語言中最常用的一種表達方式
隱喻是語言中最常用的一種表達方式,是人們一種熟知的生動語體,也是我們認知世界和促使語言發生變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隱喻與語言實質是相互滲透,相互依存的統一體。因此,語言隱喻實際上是概念隱喻在語言中的體現,這就是說,我們首先建立的是概念上將一個范疇隱喻化為另一范疇,然后才有語言中將一個詞語隱喻化為另一詞語的現象。隱喻在語言中的作用就是人們用語言思考所感知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時,能夠從原先互不相關的不同事物、概念和語言表達中發現如同互連網中的鏈接點,建立認識上質的飛躍。
二、隱喻的構建
1.相似性
相似性在隱喻性詞義的變化中起著重要作用,因為相似性是隱喻賴以生存的基礎。20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曾指出,善于駕馭隱喻就意味著能洞察事物之間的相似性。王文斌認為,隱喻無非就是施喻者對源域者與目標域兩者之間關系的一種確認,其真正的認知內容就是兩者的相似性。有了相似性,隱喻往往隨之而立。
2.類比
相似性在隱喻的構建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一個唯一要素。在隱喻性詞義變化的過程中,相似性是源域與目標域形成的基礎,而類比則是這一關系形成的認知手段。Fraser在界定隱喻時說,隱喻就是一個名稱或一個描寫性詞語或短語被轉移到不同可又具有類比性的物體或行為上。
由此可以看出,類比是隱喻構建的一個認知手段,而相似性則是類比的認知基礎,是類比認知思維的依據。萊克夫和約翰遜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的著作中給隱喻下了這樣的定義:隱喻的實質就是通過另一類事物來理解和經歷某一類事物。其中的“理解過程“是以“兩事物”的“相似性”為基礎,通過類比而進行的。人們認識新事物往往借助于大腦中已有的現實的概念。也就是說,人們認識的一個陌生的、抽象的、無形的事物,總是傾向于借助一個與其相似的為人們所熟悉的、有形的、具體的事物。這樣具有相似性的概念在人們大腦中建立起聯系。
三、隱喻在英語詞匯中的運用
1.詞匯中的隱喻現象
隱喻是一種認知現象,但隱喻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是語言。所以某些詞匯的形成必然存在著隱喻現象。如源自外來語言的隱喻“muscle”(肌肉)一詞是由表示“小老鼠”(mouse)的拉丁詞“musculous”借來的,這是因為某些部位肌肉的形狀及其活動方式猶如小老鼠。還有隱喻轉換的隱喻。ball球—滾珠;pecker啄木鳥—穿孔器;baby嬰兒—小型物。“字母+名詞”中的隱喻。“字母+名詞”是指英語大寫字母加上名詞所構成的復合詞。英語是拼音文字,字母就能充當喻體,與名詞構成新詞匯,如:U-shaped magnet(U形磁體,馬蹄形磁鐵);O-ring(O形環)等。例詞中的字母形狀與某些實物形狀相似,充當喻體,給我們見詞如見物的感覺。引用神話典故或著名事件中的詞語隱喻,如:Clinton(和緋聞有關的),Lincoln’s disease是根據林肯總統憂郁煩躁頭疼等癥狀命名的病。可見,隱喻使有限的語言變得豐富起來,賦予了現有詞匯新的含義,延伸了詞義。
2.隱喻是詞匯創新的重要手段
世界是不斷變化的,認知是不斷更新的,語義系統與人類社會有關的任何其它體系一樣,一直在不斷地擴展和修正。對于我們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大量的新事物、新概念、新語境必須要求借助于隱喻這個認知工具來詮釋和表達。在表達新概念的過程中,首先要找出或構造出起點領域和目標領域之間的對應關系即相似性,然后將隱體的有關特征轉移到本體上,使之成為本體的一部分,接著隱喻性逐漸削弱,最后完全同化到語言中去,產生了一個新的詞匯。近幾年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認知程度的不斷加深,出現了一些新的詞匯,如從工業生產技術方面借用的“processing”(加工、處理),word processing(文字處理);從解剖學借用的有nervous system(神經系統),digital system(數字系統);從農業上的“作物移植”類比而來的heart transplant(心臟移植)等。
3.利用隱喻思維學習新興詞匯
英語詞匯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而隱喻在詞義發展中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很多詞匯是在原有詞義的基礎上,由于隱喻的作用又有了一些新的含義。如:computerized message-in-a bottle一詞,運用以相似性為基礎的隱喻思維來分析這個詞,我們就不難發現人們使用這個隱喻之前就已經了解“電腦漂流瓶”與“漂流瓶”的相似處,即他們的發信者都不知道收信者會是誰,而二者的相似處在于它們接收信息的方式。
4.正確理解詞匯的內涵
詞匯是有其所指的意義,也有其轉義,如何推斷出詞匯的轉義呢?世上事物是相互聯系的,有些事物直接相連,有些事物間接相連,隱喻通過暗示性聯想啟發人們洞察事物之間的聯系,揭示詞語表層意義與其深層內涵的相似性。美國語言學家Searle A認為,當你聽到S是 P時,如果想知道p的可能值,可尋找 S與P類事物可能相似的方面,要確定 S與P可能相似的方面,可尋找P類事物明顯的眾所周知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征。例如:John is a fox。John是人,而fox是動物,當我們聽到這句話時,會想到狐貍的一些明顯特征,狡猾、奸詐、愿意騙人等。理解這句話時,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想到約翰的可能性特征是狡猾。
因此,在英語詞匯的學習中,隱喻思維可以幫助我們建立系統的詞匯庫,尤其是遇到一詞多義,同音同形的單詞和理解詞匯的內涵時,利用認知語言學的原型范疇理論剖析詞義中的隱喻意義,找到一個核心的含義,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詞義的延伸和輻射,從而形成一個意義網絡。這樣既能很快地掌握該詞的意思,又能避免孤立記單詞容易造成的遺忘,同時也能正確理解和使用詞匯。
參考文獻:
[1]Lakoff, G.M.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139.
[2]趙彥春,黃建華.隱喻—認知詞典學的眼睛[J].現代外語,2000.
[3]Quick Retal .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England : Longman Group Ltd,1985.212-213.
[4]亞里士多德著,顏一和,崔延強譯.修辭術—亞歷山大修辭學論詩[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5]王文斌.再論隱喻中的相似性[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2).
[6]Fraser,B. The Interpretation of Novel Metaphor[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作者單位:吉林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