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金屬材料與熱處理 學習興趣 教學效果
面對本校學生大多數都是初中畢業生,年齡偏小,沒有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方面的感性認識,生產實踐更是一張白紙,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如何提高《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教學效果,這無疑是對我們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1.以激勵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把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內容與歷史上有關的人和事聯系起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如:在講解緒論時,教師可先從我們祖先在金屬材料和熱處理方面的貢獻講起,告訴學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產鑄鐵的國家,我國在漢朝時熱處理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有“水與火合為淬”、“清水淬其鋒”之說,并在中間穿插學生們感興趣的“干將莫邪煉劍”的故事,以此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2.以激趣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時,教師應該善于利用教材和教學本身的特點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金屬的力學性能時。可拿A、B兩組粗細相同、含碳量不同的鐵絲給學生折,當學生發現A組鐵絲折起來省力。但不容易折斷,B組鐵絲折起來費力,但易折斷時,教師再提問題,以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圖形結合,加強形象記憶
在教學中注重圖形結合,再輔之以形象地記憶。例如,講鐵同素異構轉變內容時,注重符號、文字、數字、圖形四結合;在鐵碳合金重點章節教學中,充分注重圖形結合,可打亂教材課節內容的編排順序,掛出鐵碳合金相圖引導學生學習5種金屬組織及性能,分析一定含碳量的合金在溫度變化時的相變過程,并結合形象記憶法記憶相圖5個重要的相變溫度。
三、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吸引學生
1.舉例子與打比方。舉例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一個好方法,使他們既明白金屬材料的定義,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在他們身邊,到處都有金屬材料,從而使他們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比如,講純金屬結晶的過程時,用種樹打比方,先要有種子(形核),再慢慢長大;講硬度對切削加工性的影響時,用菜刀切菜打比方,切青菜、肉等,好切,剁骨頭易崩刀,切年糕易粘刀,要學生分析為什么?又比如,合金中的組元、相、組織、固溶體等概念,非常抽象,又沒有掛圖,這時我就以各個班級打比方進行說明,把每個班比成一個合金,每個學生比成合金的組元,來自不同區域的學生組成相,不同的相組成不同的班組織,具有了不同的班級特點(性能)。
2.現場演示試驗與參觀學習。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通過現場演示試驗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鋼的火花試驗,是選學內容,我利用校實習工廠為學生做了4種鋼的火花演示試驗。學生看第一遍時分出了高速鋼,但低、中、高碳鋼沒分出來。通過現場講解,多次演示,學生很快掌握了不同含碳量的鋼的火花特點,再做演示就基本上都能分辨出來了。
3.改革教學課堂,讓學生上講臺當老師。我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改革嘗試,提出讓學生上講臺講課,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又能讓學生體驗一下當教師的感覺,加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有利于教學。
四、借助多媒體教育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中若僅憑掛圖及幾個應用實例分析很難把枯燥、抽象的內容講“活”,而結合錄像或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化教育手段,則可把熱處理工藝過程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這樣給課堂增加了趣味與生動,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熱情,提高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湖南婁底市工貿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