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了軟件工程師供需現狀,以及高校軟件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存在的問題,希望通過對高校軟件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以便在企業和高校之間搭建一個人才接口,真正使高校的人才培養能很好地滿足企業的要求。
[關鍵詞]軟件工程師 人才培養模式 崗前項目培訓
一、軟件開發工程師供需現狀
隨著信息化步伐的加快,IT企業急需大量符合本企業要求的軟件藍領,就是既要熟悉本軟件企業所涉及的行業業務,又要熟悉本軟件企業所使用的開發技術。但目前的現狀是,一方面,軟件人才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各院校大批軟件專業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就業崗位,有些即便進入軟件企業工作,也不能很快地進入工作角色。造成這種現狀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目前高校計算機專業教育與IT行業實際要求大相徑庭。畢業生進入IT公司后往往做不了事情,公司必須花費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對其進行專門培訓。因此,為了節省成本與精力,IT公司往往不愿意招聘應屆畢業生。這是高校學生就業的瓶頸所在,也是高校“輸出”和企業“輸入”連接的“缺口”之所在。這就要求我們學校和軟件企業之間建立一個“接口”,以解決高校的人才“輸出”和企業的人才“輸入”的對接問題。
二、高職院校軟件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雖然,目前社會現狀是IT軟件人才需求旺盛,但目前高校軟件人才培養卻達不到企業要求。主要是因為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存在如下問題:
1.教師基本缺乏實際開發經驗,知識更新較慢
高校招聘教師往往只注重其學歷、文憑,很少從各大軟件公司引進有過專職多年實際軟件工程項目開發、設計經驗的資深軟件開發專家授課,許多教師都是從院校到院校,缺乏實踐經驗,甚至不知道培養的學生應該在什么崗位,同時也不能及時更新知識,當然培養學生質量達不到崗位要求。
2.課程體系缺乏時效性
由于與各軟件企業缺乏有效的溝通與合作,許多高校的課程體系不能根據軟件行業技術的發展做出及時的更新與調整,在軟件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課程設置、大綱編寫、教材選定等多方面還不能符合軟件企業的要求,出現嚴重的滯后性。
3.職業技能訓練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
許多院校只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忽略了職業技能的培養。這使得學生動手能力差,軟件公司不滿意。而許多培訓機構只重視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忽略了理論知識的培養,同時也沒有使學生知識系統化,這使得學生在工作中沒有后勁,難以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4.沒有按照“職業化、工程化”規范培養
國家軟件人才是呈現兩端缺,高級人才和開發人才緊缺。學校培養軟件人才沒有按照“職業化、工程化”規范培養,學生也沒有通過大中型綜合軟件項目開發,不能把所學知識系統化、規范化。畢業生甚至良好的編程風格都沒有。
三、軟件行業相對其他行業的特殊性
1.軟件行業:就業前景最好的產業——軟件業
十大高薪職位中,計算機軟件開發排行第二。程序員只要付出足夠的努力,所得到的回報也是相當可觀的。一般來說,剛走出校門并且沒有一點開發經驗的程序員,一般沒有資歷的程序員剛進入崗位時有1到3個月的試用期,視企業的不同,剛開始的時候,試用工資在800元~3000元左右,做完一兩個好的項目之后,待遇就會自然水漲船高,可達到3000元~10000。
2.軟件行業:含金量最高的專業——軟件專業
高職院校是培養高級技能型人才。軟件行業不同其他行業,不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同時,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同其他行業,一個好程序員的需要他拼命地工作和不倦地更新知識,還要借助于靈感,而靈感來自于經驗的積累和廣闊的視野。所以說,軟件行業是含金量最高的行業。
四、高職院校軟件工程師培養模式設計
針對高校軟件人才培養的問題,必須對IT類學生進行強化培訓,強化動手能力,高校軟件人才培養要面向市場。
1.高職軟件專業畢業生應具有的職業技能素養
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具有良好的編程和文檔編寫風格;不斷更新知識和積極進取;熟練掌握一種以上軟件開發技術線路技能(J2EE或.net);能迅速學習其他開發工具的自學能力;具有一個以上大型軟件項目開發經驗。
2.課程體系設置與教學大綱編制
高職院校計算機軟件專業的課程體系與教學大綱必須通過市場調查、崗位調查研究,由企業一線專家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和專業教師共同制定,通過對軟件企業的調查研究,然后設置課程體系并編寫教學大綱,同時,教師必須嚴格按照教學大綱上完課程內容,技能課程安排一定課程設計使學生熟練掌握。同時,根據市場和軟件企業對人才要求以及計算機軟件技術的發展,及時更新課程體系和教學大綱。
3.師資的培養與引進
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特點(培養高級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高校師資可通過如下幾種方式:(1)高校要適當把教師定期送到軟件企業參與軟件項目開發;(2)同時引進具有項目經驗的軟件工程師而不是剛剛畢業的應屆本科或研究生,更應看重實際經驗而不是學歷;(3)長期聘請企業軟件工程師作兼職教師。
4.學習階段的劃分與師資配備
由于目前高職院校工資不高,無法吸引具有軟件項目開發的軟件工程師來校任教,同時,高校教師普遍沒有實際項目開發經驗。所以,高校教學可以按如下表劃分教學階段并配置師資,保證企業軟件工程師有較高工資:(以三年制大專為例)

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案例教學、項目驅動、探究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
5.學生進校就實行導師制

學生選擇軟件專業后就分配一個教師帶數名學生,從一開始就指導學生的課程設計,項目開發,每個老師每個學期必須指導學生完成一個以上的項目開發。完成后由教研室教師評定教師的指導等級。
6.和產業界應有高度互通
學校應該和產業界有良好的溝通渠道,緊跟軟件技術的發展變化,把握軟件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同時,長期聘請業界一線的精英擔任兼職教師,并使在校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形成6︰4得比例。
7.崗前項目培訓的必要性與要求
崗前項目培訓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流行的軟件開發技術與先進的軟件開發模式,積累軟件項目開發經驗。崗前培訓如下圖虛線框內所示:
同時,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應該把學生分成不同的開發小組,搭建軟件企業相同的開發環境和開發平臺,聘請軟件企業在職的軟件工程師擔任第一指導老師,在校教師擔任第二指導老師。學生完成軟件項目后,由指導老師答辯,以便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這樣,學生在項目開發中積累了經驗,提高了能力。
五、結束語
高職軟件人才培養不僅在師資方面符合高職教育的特點,而且通過實際軟件項目的學習和企業半年的實習,相信學生也能很快進入軟件開發工程師角色,使他們在畢業的時候就積累了一定的開發經驗。這樣一來,我們軟件人才培養模式才會更好地符合企業的要求,真正解決企業和高校人才接口問題。
(作者單位: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