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煤炭企業的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問題和矛盾仍不容忽視,改革發展越深入,一些體制性、機制性的弊端就越凸顯,各種利益關系的調整變化,又增添了一些新的矛盾和糾紛,不和諧、不協調、不穩定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個別煤炭企業領導人員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淡化,“官本位”意識、特權思想嚴重,一些關于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以權謀私,損公肥私的現象時有發生,黨群、干群關系緊張,甚至激化。二是隨著生產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多次的轉機改制減員提效,煤炭企業減員不減負,辦社會問題嚴重存在。三是企業內部因環境、條件和經營理念的差異,收入呈階梯狀態,極易引發低收入層的仇富心理,企業的勞資關系彈出了不和諧的音符。四是生產安全事故多,這對煤礦來說,是最大的不和諧,不穩定。五是困難職工增多。煤礦衰老報廢、職工下崗失業;精減富余人員,職工待崗失業;個體、群體上訪人員增多,越級上訪事件時有發生,形成新的不穩定因素。
當前,煤炭企業的改革發展遇到了非常好的機遇,職工奔小康士氣旺盛,經濟效益穩步增長,緊緊抓住和用好這個重要戰略機遇期,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的礦區環境,從而推動礦區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同步發展,
早日實現小康目標,是擺在我們各級組織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新任務、新目標。
一、明確目標任務。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加深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背景、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則、主要任務的認識,進一步統一思想,增強構建和諧礦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構建和諧礦區要同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同創建學習型企業,全面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結合起來;同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結合起來;同創新經營理念,加強科學管理,不斷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綜合效益結合起來;同狠抓安全質量管理,強化安全防范,實現安全生產結合起來;同堅持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結合起來;同關心職工生活,加強民主管理,維護好礦區穩定結合起來。
二、加強思想教育。和諧社會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要激發煤炭企業全體職工的創造活力,離不開思想教育的激勵功能。企業各級黨組織要切實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執政理念教育、黨的宗旨教育、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要克服“官本位”、不公平、不公正、不和諧甚至以權謀私,損公害民的不良影響和腐朽現象,始終保持企業黨員領導干部的先進性和模范帶頭作用。要加強對全體職工進行民主和法治教育,使全體職工認識到,構建和諧的礦區環境是大家的共同職責,在工作實踐中要培養自己的民主意識、法治意識,遇到利益關系和勞資糾紛時,通過以民主為主的方法和手段,得到合理、公正的解決;遇到矛盾和沖突時,通過法治捍衛自己的合法權利。這樣既有利于問題的合理解決,也有利于構建和諧的礦區環境。從而全面構筑礦區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和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
三、搞好企業發展。經濟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條件和基礎,在煤炭企業全面向小康目標邁進的重要起步階段,加快發展是構建和諧礦區環境的第一要務。堅持科學發展觀、遵循可持續發展的軌道,要抓住煤炭主業的發展,依靠科技進步,實施技術改造,加快結構調整,優化生產布局,挖掘內部潛力,提高機械化程度,多建多發展安全、高產、高效礦井。同時要發展煤炭產業多元化經營,調整、優化煤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地搞好“煤炭—電力—焦炭— 化工—建材”產業鏈的綜合開發;研制和生產市場有需求且效益好的各種煤制品、氣液化制品,明顯增加優質煤炭和煤炭轉化的優質能源產品比重;積極開發煤矸石和劣質煤電廠、煤矸石和粉煤灰水泥廠、矸石磚廠等項目;開發和利用煤系地層中共伴生礦產資源,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煤炭接續產業和替代產業,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要通過加快企業發展步伐,實現興礦富民,讓職工分享改革帶來的成果,得到更多的實惠。
四、抓好安全生產。在強調“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要站在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認識當前煤礦安全工作的嚴峻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安全與發展的關系,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開展經常性的安全生產大檢查,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繼續突出抓好“一通三防”管理,以搞好質量標準化工作為基礎,抓住礦井生產安全的關鍵性環節,建立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體系,提高對重特大事故的預防和抗御能力。要加大科技投入,尤其對瓦斯監測、治理、控制技術加強科技攻關,加快煤礦安全科技成果推廣與轉化。加強安全生產培訓和安全教育,營造人人關心安全,人人關愛生命的濃厚安全生產氛圍,使煤炭企業始終向著安全、優質、高效、環保的方向發展。
五、合理工資分配。隨著市場經濟迅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勢不可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對于企業乃至社
會健康發展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合理工資分配,保障勞動者的報酬權,是夯實和諧勞動關系的關鍵。要從工資支付機制入手,保證職工按時領到工資不拖欠;對企業領導班子的考核指標中,納入保障職工工資報酬權的內容,從機制上遏止企業經營者唯經濟指標而忽視職工權益的現象發生。合理工資分配,要盡快縮小企業領導人員與職工收入的差距,努力創建公平、公正、誠信有序、充滿活力的工資增長激勵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經營者和勞動者兩方面的積極性。合理工資分配,要按照《勞動法》的有關規定,明確職工的最低維權標準,協調生產礦井之間、生產礦井與輔助單位之間、核心層與松散層之間、職工與經營者之間的收入水平,清除不合理的貧富差距,努力擴大職工共享經濟發展成果。
六、關注困難群體。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應該是一個富裕社會。煤炭企業職工群體中的困難職工,多數是因企業改制、礦井破產而進入下崗、待崗失業行列,或提前退休、一次性安置等,拿生活費或低保金艱難度日。關注困難職工,就是要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干為民所想,把解決困難職工的問題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千方百計,多渠道多門路幫助困難職工走脫貧致富道路。對生活不能自理,因病災造成特困的職工家庭,各級組織要積極實施扶貧送溫暖獻愛心工程,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對困難職工子女上學要開展好扶貧助學,“希望工程”、“宏志行動”、“綠色通道”等,幫他們完成學業。從各個方面最大限度地維護好,實現好困難職工的利益,使他們時刻享受到和諧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七、維護礦區穩定。構建和諧礦區,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工作環境和安定的生活秩序。要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維護礦區穩定工作責任制,要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原則,把工作著力點放在解決職工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上,采取措施,扎實工作,切切實實把職工群眾的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堅持按勞取酬,兼顧好各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建立和諧勞動關系,妥善做好下崗、待崗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安排好離退休人員的生活、醫療、娛樂等活動,解決好傷殘人員,傷病亡遺屬遇到的各種困難。按照新的《信仿工作條例》要求,妥善處理企業內部矛盾,認真協調、解決好職工群眾提出的合情、合理、合法的要求,決不能回避矛盾,敷衍塞責,更不能采取簡單粗暴的辦法壓制上訪,激化矛盾。要抓好礦區的治安巡邏和要害部位的保衛工作,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全力維護礦區工作和生活秩序穩定,為構建和諧礦區創造好的環境和條件。
(作者單位:陜西彬長集團黨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