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水晶頭骨傳奇

2008-12-31 00:00:00劉聲遠/編譯
大自然探索 2008年9期

神秘論者賦予它們怪異的超自然力量,地質學家驚嘆它們如此之大,考古學家疑惑是誰制造了它們,而共同的一點就是:沒有人否認它們擁有一種無與倫比的恐怖美感。那么,它們到底來自哪里?是什么時間的作品?誰制作了它們?它們的用途是什么……

2008年5月,由美國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導演的《奪寶奇兵4:水晶頭骨王國》(又名《印第安納·瓊斯和水晶頭骨王國》)在美國首映。這部充滿異想天開情節的大片再次激發了人們對水晶頭骨的興趣。該片講述:據說外星人將12個水晶頭骨遺落在了地球,而地球上還存在著第13個水晶頭骨,所有這些頭骨都被隱藏在墨西哥原始部落鷗爾梅卡人、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的金字塔里。這些頭骨中包含著至關重要的信息,必須在瑪雅太陽歷的2012年2月12日之前被找到,因為當這一天到來時,地球將被打出自轉軸線,“世界末日”將降臨。如果能在此之前找到全部13個水晶頭骨,破譯其中隱藏的指令,并按照這些指令適當排列這13個水晶頭骨,那么這些頭骨所產生的超自然力量就能拯救整個地球。該片主人公印第安納·瓊斯博士的任務就是找到這個水晶頭骨……

就像《奪寶奇兵》系列片中的其他故事一樣,這依然是一個尋寶的故事。在現實中,人們早已從關于水晶頭骨的各種離奇說法諸如擁有所謂“超自然能力”中走了出來,人們更關心的問題是:水晶頭骨是什么時間的作品,是誰制作了它們,水晶頭骨到底是用來做什么的,等等。為了弄清這些問題,全世界的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和水晶專家可謂絞盡腦汁。那么,他們的努力得出了什么樣的結論呢?

大英博物館的水晶頭骨

所謂“水晶頭骨”其實就是人頭骨的一種復制品,據說是由16世紀以前的中美洲的阿茲特克人制作的,而且是由整塊天然水晶打磨而成。我們知道,石英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它們幾乎存在于任何類型的巖石中,并且能夠形成重達數噸的巨大晶體。純粹的石英無色透明,但如果其中混入微量的鐵、鋁、錳或鈦原子,水晶體就會呈現斑斕的色彩,于是就有了紫水晶、紅水晶、黃水晶、褐水晶和黑水晶等,還有縞瑪瑙、瑪瑙這樣有色帶的水晶。血石是指帶有紅點的綠水晶;假如單獨的一條色帶貫穿水晶,這塊水晶就可能被稱為“貓眼”、“虎眼”或金紅石。如此看來,水晶頭骨可以打磨自上述任何一種類型的水晶。

在已發現的水晶頭骨中,有些或許很古老,由單塊水晶制作,晶瑩剔透,但更多的則最終被確定為贗品,它們產自當代,有的是由幾塊水晶拼接而成的,有的根本就不是水晶,而是玻璃或樹酯的。那么,如何鑒定一個水晶頭骨的制造年代呢?

所有的水晶都很古老,但科學家卻沒有辦法檢測一個水晶頭骨是何時由一塊水晶被打磨或者鑿刻出來的。有時科學家在一些未知其歷史的水晶頭骨上尋找到由制作工具留下的微小痕跡,但仍然無法確定水晶頭骨的年代及來源,也不能排除當代工匠使用古代方法來制造水晶頭骨贗品的可能性。

在已發現的水晶頭骨中,有一個大名鼎鼎且極具爭議性,它就是倫敦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一個水晶頭骨。

這個水晶頭骨晶瑩剔透,和真正的人頭骨一般大小,約高20厘米,曾被裝在一個展箱中向公眾展出了多年,展箱上標注著:“可能由阿茲特克人制造,最早年代是在殖民時期。”有傳言說,因為這個頭骨的催眠作用太強,所以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曾要求:當他們在它周圍工作時,必須用黑布覆蓋它。大英博物館是從紐約一家珠寶公司——蒂芙妮公司那里購買到這個水晶頭骨的,在此之前它屬于誰則不太清楚,有人說它是一個在墨西哥發了大財的神秘士兵的收藏品。

“米切爾·赫吉斯頭骨”

另一個可以與大英博物館的水晶頭骨相提并論的水晶頭骨是“米切爾·赫吉斯頭骨”,但它的來歷更不明朗。

“米切爾·赫吉斯頭骨”的發現者據說是米切爾·赫吉斯,此人自稱是20世紀早期的一名英國冒險家。他游歷過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的大部分地區,曾為不同機構從事探險工作,還當過有名的英國八卦報紙《每日郵報》的記者。赫吉斯自稱,他是在洪都拉斯探險時,在瑪雅古城魯巴吞的一座古廟里偶然發現這個水晶頭骨的。奇怪的是,赫吉斯似乎很不愿意透露有關的細節。他曾寫道:“我是怎么得到它的?我有理由不說。”

不過,了解赫吉斯的人都說,赫吉斯是一個愛講大話的人,太愛編故事。當然,他“發現”的那個水晶頭骨的的確確是真的,不是贗品,但他究竟是怎樣得到它的卻是一個問題。現在確知的是,赫吉斯是在1944年的索斯比拍賣會上,從藝術品經紀人伯尼那里買到這個水晶頭骨的。大英博物館的一名工作人員在拍賣會上投標這個水晶頭骨時,曾做了這樣的記錄:“在索斯比拍賣會上投標,標號54,起拍價340鎊。由伯尼帶來,最終由伯尼先生賣給米切爾·赫吉斯先生,價格是400鎊。”

一些研究者相信,在洪都拉斯發現水晶頭骨不過是赫吉斯的又一個大話而已。參加過那次洪都拉斯探險的多名成員都指出,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赫吉斯發現水晶頭骨的事(如果真有這樣的事,不轟動才怪)。但赫吉斯的養女安娜卻極力支持赫吉斯的說法,她在赫吉斯死后繼承了這個頭骨。安娜說,赫吉斯只是把頭骨交給伯尼作為貸款抵押,在發現伯尼試圖出賣這個頭骨時,他就將它從拍賣會上買了回來。她還聲稱,當年她隨養父一起參加了那次洪都拉斯探險,而且正是她本人在17歲生日那天發現了這個頭骨。她說她是在一個坍塌的古代祭壇旁邊發現這個無顎頭骨的。她還于3個月后在同一地點找到了一只正好與頭骨匹配的水晶下顎(值得懷疑的是,雖然那次探險之旅拍攝了很多照片,卻沒有一張上面有她的影子)。

赫吉斯“發現”的這個頭骨簡直堪稱“世界上最怪異的寶石”。它重約5.19千克,高約16厘米,由一整塊水晶鑿刻而成。那只單獨的下顎看來可以用線連接到頭骨上,并且可以動,使頭骨看上去似乎能開口說話。赫吉斯稱它為“判決頭”。他說,“判決頭”用于神諭,隨著聲音從一根隱蔽的擴音管中傳出,頭骨的下顎被遙控運動,神說誰死誰就得死。他這樣說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古代的巫師就經常用類似的方法來迷惑信徒。

赫吉斯關于這個水晶頭骨的一些說法實在太驚人。他曾寫道:“‘判決頭’由純水晶制造。科學家說,它需要當時一代又一代人工作150年才能完成。在制作過程中,人們必須不厭其煩地用沙子打磨一塊巨大的水晶,直到一個完美的頭骨最終出現。這個頭骨至少已有3600年的歷史。根據傳說,它只有在瑪雅最高巫師主持玄奧儀式時才使用。據說,只要最高巫師借助這個頭骨發出死亡令,死亡必定會接踵而至。換句話說,這個頭骨象征著一切邪惡。”

上述語句引自赫吉斯的《我與危險為盟》一書。不過,沒有人知道赫吉斯是從哪里得到這么多“據說”的信息的。

“米切爾·赫吉斯頭骨”目前掌握在安娜的鰥夫手中,她的10個侄兒女也聲稱是這個頭骨的主人。2007年,安娜去世,享年100歲。她在世時看管這個水晶頭骨達60年之久,在此期間她曾在全球很多地方對這個頭骨進行收費展出。有理由相信,正是因為她和其養父的大力宣傳,加之古瑪雅流傳下來的一些迷信因素,才使很多人包括一些瑪雅人的后代對水晶頭骨的“魔法”深信不疑并極度崇拜。有人聲稱水晶頭骨的的眼睛會發出藍光,甚至還能讓電腦硬盤驅動器崩潰。

史密森學院收到的“贈品”

16年前,一個很重的包裹被寄給并不存在的“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學院中美洲博物館館長”,結果被送到了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在包裹里有一個頭骨樣的東西,并附有一封未簽名的信。信中說:“這個阿茲特克水晶頭骨,據說屬于普弗里奧·迪亞斯(1876~1880年和1884~1911年的墨西哥總統)收藏品的一部分,于1960年購于墨西哥……我將它無償捐贈給史密森學院。”當時的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西班牙語分館館長理查德·阿赫伯恩立即召來該館的墨西哥考古學專家簡·麥克拉倫·瓦爾希女士,問她是否了解這個比真正的人頭大許多、樣子令人害怕的乳白色東西。

瓦爾希對阿赫伯恩說,她知道大英博物館里有一個和真人頭骨大小相仿的水晶頭骨,也見過一個曾經在史密森學院內作為贗品展出的較小的水晶頭骨。在討論了寄來的這個不同尋常的水晶頭骨的意義和重要性之后,阿赫伯恩問瓦爾希是否有意將它收為國家收藏品。瓦爾希毫不猶豫地說:“可以。”她當時是這么想的:要是這個水晶頭骨的制作年代真的是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1492年10月12日)以前,如此罕見的文物絕對有資格成為國家收藏品的一部分。

在這個包裹到達之后的好幾年里,為了調查這個水晶頭骨,瓦爾希尋訪了世界各地博物館里的16世紀之前的中美洲藏品,研究它們的歷史。為此,她還和一大群國際科學家以及跟水晶頭骨打過交道的博物館館長們進行了合作研究。

水晶頭骨與勃班

在瓦爾希對水晶頭骨起源的研究中,她經常會碰到“勃班”這個名字。勃班是何許人呢?他是一個生活在19世紀的名聲可疑的文物商人,似乎跟好幾個重要的水晶頭骨都有關聯。

勃班十幾歲時就到了墨西哥,并把自己的青春花費在考古探險和收集奇異鳥類上面。勃班逐漸愛上墨西哥文化并精通了西班牙語和阿茲特克語,隨后開始出售文物和自然史樣本。

19世紀70年代,勃班回到法國,在巴黎開了一間古玩店。他把自己的墨西哥考古收藏品中的大部分賣給了法國探險家兼民族志學者阿方斯·皮納爾。1878年,皮納爾將自己的部分收藏品(包括3個水晶頭骨)捐贈給了法國種族博物館的前身——特羅卡德羅博物館。其中一個水晶頭骨后來被命名為“巴黎頭骨”,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認為是一件制作于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前的藝術品,是阿茲特克人信奉的神靈的象征物。這個水晶頭骨比任何早期的水晶頭骨都大好幾倍,約高11厘米,目前保存在法國凱布朗利原始藝術博物館。

還有一個水晶頭骨最初亮相于1881年,地點也是勃班位于巴黎的古玩店。這個頭骨約高15厘米,勃班在其文物目錄里并未提供它的發現地點。勃班稱它是石刻藝術的“杰作”,還說它“在全世界獨一無二”。

1885年,勃班重回墨西哥城,隨身帶去了這個水晶頭骨。在他的店里,他將這個水晶頭骨跟其他一系列真正的人頭骨放在一起展出,展覽名為“科學博覽”。據當地人說,當時勃班和利奧波爾多·巴特雷斯(當地的文物保護官員)聯手,想把這個水晶頭骨作為阿茲特克文物賣給墨西哥國家博物館,但該博物館館長懷疑這個頭骨是玻璃贗品,拒絕購買。隨后,巴特雷斯譴責勃班是騙子,還指控他走私文物。

1886年7月,勃班把他的文物生意搬到了美國紐約市,并在那里舉行了一次涉及數千件文物的拍賣會,其中包括殖民時期的墨西哥官方文件及一大批館藏圖書。當時,蒂芙妮公司以950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那個水晶頭骨。10年后,蒂芙妮又以原價將它賣給了大英博物館。這就是前面說到的大英博物館收藏的那個水晶頭骨的真實來歷。

被赫吉斯“發現”的“米切爾·赫吉斯頭骨”看起來似乎與勃班無關。它大約出現于1934年之前某個時候,當時倫敦藝術品經紀人西德尼·伯尼購買到一個水晶頭骨,沒有信息能說明伯尼購自哪里。不過,這個水晶頭骨在大小和形狀上跟蒂芙妮公司賣給大英博物館的那個水晶頭骨十分相似,除了在眼睛和牙齒的細節打磨方面更加精細外,簡直可以說就是大英博物館的那個頭骨的復制品。1943年,這個水晶頭骨被伯尼賣給了赫吉斯。這就是前文提到的“米切爾·赫吉斯頭骨”的真實來歷。

一個又一個騙局

事實上,水晶頭骨一直在接受嚴肅科學的審視。

水晶頭骨通常都被聲稱與16世紀之前的中美洲文化有關,但事實上沒有哪一個博物館中的水晶頭骨藏品是來自有記載的(或者說正規的)考古發掘。此外,雖然幾乎所有的水晶頭骨都不時地被歸屬于阿茲特克人、托爾特克人(中美洲歷史上的重要民族之一,曾居住在墨西哥北部)、米斯特克人(墨西哥的一支印第安人)或瑪雅人,但它們卻沒能反映上述任何人群的藝術或風格特征。阿茲特克人和托爾特克人的“死亡頭骨”版本,幾乎全部是用玄武巖鑿刻的,有時上面覆蓋灰泥,很可能還要進行一番描繪。這種頭骨常常被作為神的象征粘到墻上或祭壇上,或者制作成浮雕,也被用作裝飾品。它們的制作工藝相對粗糙,但比水晶頭骨顯得更自然,尤其是對牙齒的刻畫更是如此。米斯特克人常常用黃金制作頭骨,更準確地說是制作擁有完整眼睛、鼻子和耳朵的面具,而非完整的頭骨。瑪雅人雖然也鑿刻頭骨,但一般只限于石灰石浮雕,并且只刻出大致輪廓,代表其歷法中的日子。

自19世紀下半葉,各博物館開始收集水晶頭骨,當時在墨西哥尚未開展任何科學的考古發掘,考古學家對16世紀之前文物的了解可謂少之又少。不過,在這一時期,假造16世紀之前文物的“產業”卻非常興旺。史密森學院的考古學家W·H·霍爾姆斯于1884年訪問墨西哥城時,他看到城中到處充斥著“文物店”,它們出售的“古瓷器”、“古雕像”等無一例外全是贗品。兩年后,霍爾姆斯為著名的《科學》雜志撰寫了《墨西哥的假文物交易》一文,他在文中揭露博物館藏品中的所謂“16世紀之前中美洲文物”大多為贗品。

即使這樣,19世紀的法國人和其他歐洲人仍然熱衷于購買16世紀之前的中美洲雕刻品。這是為什么呢?部分原因是他們對阿茲特克活人祭祀的恐怖做法十分好奇。然而,阿茲特克人殺活人祭祀的傳統雖然可怕,但他們并非把水晶頭骨吊在自己的脖子上,而是把被殺者的頭骨放在架子上,并且從兩邊的水平方向而非垂直方向刺穿頭骨,這也跟水晶頭骨從頂至底的中心鉆孔完全不同。

瓦爾希經過長期調研后相信,所有較小的水晶頭骨贗品都是在墨西哥制造和銷售的,時間是在1856年~1880年之間,而且這24年中的水晶頭骨都出自同一個工匠或同一間作坊。實際上,早在20世紀50年代早期,專家對大英博物館的那個水晶頭骨檢驗的結果就顯示,它很可能是利用一種旋轉工具制造出來的,而阿茲特克人根本不了解這種工具,因此它應該是被19世紀的歐洲人制作出來的。這個頭骨目前呆在盧浮宮的地下室里,科學家已經開始對其進行一系列檢驗,包括先進的元素分析及光譜分析等。在不久的將來,這個水晶頭骨的材質和制作年代就將揭曉。

至于出現于1878年的“巴黎頭骨”,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能將它和墨西哥聯系起來,除非通過勃班;而1934年才出現的“米切爾·赫吉斯頭骨”,可以斷定是大英博物館水晶頭骨的復制品,其復制風格和技術只有高明的造假者才想得出來。

再來看史密森學院的那個水晶頭骨。瓦爾希認為它代表著另一個騙局。與19世紀的水晶頭骨相比,這個頭骨實在是太大了——重14千克,高25厘米,比其他任何水晶頭骨都大。按照其匿名捐贈者的說法,它于1960年被購于墨西哥,其大小或許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夸張。瓦爾希則相信,它很可能是在出售之前不久造于墨西哥。這個頭骨如今是史密森學院博物館國家藏品的一部分,編號為409954,眼下正鎖在瓦爾希辦公室的一個柜子里。

瓦爾希說她已經被多次請求檢驗一大堆“水晶頭骨”,收藏家們從墨西哥、危地馬拉和巴西等地帶回了大量這類頭骨。不過,其中一些最終被證明是玻璃做的,還有一些則是樹酯品。

水晶頭骨的“終極真相”

2005年,據媒體報道,英國卡迪夫威爾士大學的伊安·弗雷斯通教授用高科技方法重新檢驗了大英博物館的那個水晶頭骨。他用牙醫樹酯為這個頭骨做了一個印模,然后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在放大許多倍之后,他在印模上發現了筆直的、彼此間隔十分精確的表面痕跡,這應該是現代的打磨輪才可能留下的痕跡。他還注意到,制作這個頭骨的水晶來自南美洲的巴西而不是中美洲的墨西哥,因此它應該不是出自于生活在中美洲的阿茲特克人。再者,這個水晶頭骨棱角明顯,不符合阿茲特克雕像的柔和風格。

當然,也有人反駁說,這個水晶頭骨在接受檢驗前曾被做過一次清理,這些痕跡很可能是清理時留下的,而非原來就有的。對此,弗雷斯通教授說:“你只要想一想都靈裹尸布,你就會明白,即使證據再多,你也難以讓某些迷信的人信服。”不過,由于這個水晶頭骨的來源不明,大英博物館如今已不再展出它。

從2008年5月20日開始,“巴黎頭骨”在法國展出,并被明確指出是一件偽造品。2007年,法國凱布朗利原始藝術博物館委托法國博物館修復和研究中心對“巴黎頭骨”進行鑒定。專家利用粒子加速器對其進行了一系列測試后,在上面發現了由現代珠寶切割工具等留下的切割痕跡。專家說,“無法確定它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前的藝術品,因為它的上面存在明顯的和只有現代工具才能創造出來的光澤度。”

此前不久,大英博物館的專家運用光學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再次對該博物館收藏的那個水晶頭骨進行了測試,得出結論:它是一件偽造品,是利用一種被稱做“旋轉輪”的珠寶加工工具制造的,制造時間在1867年至1886年之間,是在德國南方某地制造出來的,使用的材料是巴西水晶。美國考古學協會最新一期《考古學》雜志也宣布,美國科學家在對一些水晶頭骨進行研究后指出,它們不大可能是古代中美洲的產物。

看來,迄今為止找到的水晶頭骨沒有一件可以證實其真實性。那么,為什么一代又一代博物館館長們和私人收藏家們對水晶頭骨趨之若鶩?為什么一些博物館明知水晶頭骨缺乏考古發掘依據卻還要展出它們?個中原因恐怕正如《奪寶奇兵4:水晶頭骨王國》影片一樣,這些博物館也想用模樣恐怖的水晶頭骨來吸引參觀者。

不管怎樣,水晶頭骨之假是確定無疑的。只要了解了16世紀之前的中美洲工匠們基本上使用石頭、骨骼、木頭或者銅質工具和磨砂來鑿刻、打磨石頭這個事實,那么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水晶頭骨的完美就很難讓人相信了。

當然,水晶頭骨的“終極真相”恐怕已經被勃班帶進了墳墓。這個曾經交易過成千上萬件16世紀以前的中美洲“文物”、其中包括至少5個水晶頭骨的“貿易大師”,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里使得相當多的人因為水晶頭骨的存在而惶恐不安。被勃班信誓旦旦地銷售給各博物館和收藏家們的迄今為止最“有趣”的贗品或許還有許多尚未被識破。這聽起來恐怕又適合再拍一部好萊塢大片了。

相關鏈接

“13怪論”

在西方國家,許多人認為“13”是個不吉利的數字。這顯然是一種迷信,同時也算是一種“民俗”吧。實際上,玄學論者(或者說偽科學論者、迷信者)一直在拿“13”這個數字大做文章。他們以鐘表為例說,12個小時點圍繞著1個指針中心,這“12+1”是多么的絕妙。于是,他們又推而廣之地說,亞瑟王和12個騎士開圓桌會也是“12+1”;12個“創造之神”(外星人)最終創生了一個總的“生命王國”仍然是“12+1”。因此,“13就把我們在這個生命王國中的生物遺傳試驗帶到了一個閉合點,從而讓我們在線性時間里得以了解情緒”,而“2012年2月12日正是在所有(末世)預言中預告的認知進化時間,到那個時候,人類終將蘇醒,靈魂將回到起源點”。

無比玄怪的“13怪論”還聲稱,“地球上有12個主要的能量點,也稱‘能量金字塔’或‘能量之門’,造物主將它們有策略地放置,而在意識到達‘零點’之時它們將同時激發;一些人已經看見12只飛碟(UFO)埋在起點,它們最終將全部起飛。”

說到“13個水晶頭骨最終將集合在一起”,奇談怪論也很多,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聲稱“屆時人類的認識將記得自己是靈魂的使者,并且在時間的熔爐中冶煉”。下面,就是一些最具代表性的“13頭骨”怪論。

●13個水晶頭骨是由高度文明的“空心地球”社會留下的,這13個“大師頭骨”中包含著關于地球歷史和人類的一切信息,包括人與造物主的關系以及人類的未來。

●幾千年前,古瑪雅長者留下了13個水晶頭骨,希望未來的人們能發現它們。這13個頭骨是知識和智慧的容器,其中包含著地球歷史和人類進化史的信息,尤其重要的是包含著人類在地球上的使命和未來命運的信息。按照瑪雅傳說(注:其實根本沒有這樣的瑪雅傳說),有朝一日,當地球面臨巨大危機時,這13個頭骨將被發現并匯合,人類將讀懂它們傳遞的信息,由此拯救地球。

●13個水晶頭骨散落在全球各地,有一天它們終將被帶到一起,形成一個網狀矩陣,從而使得人類的意識進化并返回自己當初的自然“光狀態”。其中一些頭骨掌握在當地人——很可能是瑪雅巫師手中,其他一些則掌握在尚未意識到水晶頭骨重要性的人手中。

●12個人以及他們所掌握的12個水晶頭骨,將在適當時機被導引至一個特定地點,很可能是墨西哥的尤卡坦。盡管這個時機讓人感到已越來越近,但還無人知道它將在何時出現在何地。眼下這13個頭骨的地點很可能都不為人知,但外星人可能知道。它們有可能被埋在地下。不過,當時間重置時它們自然會冒出來,構成網狀矩陣,讓人類的認知(意識)上升(或返回)至自然的“光狀態”。

實際上,僅從字面上看,就能看出上述種種“13怪論”的荒誕無稽。而主流科學界一致指出,“13怪論”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是完全不值一駁的偽科學謬論。

2008年5月,由美國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導演的《奪寶奇兵4:水晶頭骨王國》(又名《印第安納·瓊斯和水晶頭骨王國》)在美國首映。這部充滿異想天開情節的大片再次激發了人們對水晶頭骨的興趣。該片講述:據說外星人將12個水晶頭骨遺落在了地球,而地球上還存在著第13個水晶頭骨,所有這些頭骨都被隱藏在墨西哥原始部落鷗爾梅卡人、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的金字塔里。這些頭骨中包含著至關重要的信息,必須在瑪雅太陽歷的2012年2月12日之前被找到,因為當這一天到來時,地球將被打出自轉軸線,“世界末日”將降臨。如果能在此之前找到全部13個水晶頭骨,破譯其中隱藏的指令,并按照這些指令適當排列這13個水晶頭骨,那么這些頭骨所產生的超自然力量就能拯救整個地球。該片主人公印第安納·瓊斯博士的任務就是找到這個水晶頭骨……

就像《奪寶奇兵》系列片中的其他故事一樣,這依然是一個尋寶的故事。在現實中,人們早已從關于水晶頭骨的各種離奇說法諸如擁有所謂“超自然能力”中走了出來,人們更關心的問題是:水晶頭骨是什么時間的作品,是誰制作了它們,水晶頭骨到底是用來做什么的,等等。為了弄清這些問題,全世界的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和水晶專家可謂絞盡腦汁。那么,他們的努力得出了什么樣的結論呢?

大英博物館的水晶頭骨

所謂“水晶頭骨”其實就是人頭骨的一種復制品,據說是由16世紀以前的中美洲的阿茲特克人制作的,而且是由整塊天然水晶打磨而成。我們知道,石英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它們幾乎存在于任何類型的巖石中,并且能夠形成重達數噸的巨大晶體。純粹的石英無色透明,但如果其中混入微量的鐵、鋁、錳或鈦原子,水晶體就會呈現斑斕的色彩,于是就有了紫水晶、紅水晶、黃水晶、褐水晶和黑水晶等,還有縞瑪瑙、瑪瑙這樣有色帶的水晶。血石是指帶有紅點的綠水晶;假如單獨的一條色帶貫穿水晶,這塊水晶就可能被稱為“貓眼”、“虎眼”或金紅石。如此看來,水晶頭骨可以打磨自上述任何一種類型的水晶。

在已發現的水晶頭骨中,有些或許很古老,由單塊水晶制作,晶瑩剔透,但更多的則最終被確定為贗品,它們產自當代,有的是由幾塊水晶拼接而成的,有的根本就不是水晶,而是玻璃或樹酯的。那么,如何鑒定一個水晶頭骨的制造年代呢?

所有的水晶都很古老,但科學家卻沒有辦法檢測一個水晶頭骨是何時由一塊水晶被打磨或者鑿刻出來的。有時科學家在一些未知其歷史的水晶頭骨上尋找到由制作工具留下的微小痕跡,但仍然無法確定水晶頭骨的年代及來源,也不能排除當代工匠使用古代方法來制造水晶頭骨贗品的可能性。

在已發現的水晶頭骨中,有一個大名鼎鼎且極具爭議性,它就是倫敦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一個水晶頭骨。

這個水晶頭骨晶瑩剔透,和真正的人頭骨一般大小,約高20厘米,曾被裝在一個展箱中向公眾展出了多年,展箱上標注著:“可能由阿茲特克人制造,最早年代是在殖民時期。”有傳言說,因為這個頭骨的催眠作用太強,所以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曾要求:當他們在它周圍工作時,必須用黑布覆蓋它。大英博物館是從紐約一家珠寶公司——蒂芙妮公司那里購買到這個水晶頭骨的,在此之前它屬于誰則不太清楚,有人說它是一個在墨西哥發了大財的神秘士兵的收藏品。

“米切爾·赫吉斯頭骨”

另一個可以與大英博物館的水晶頭骨相提并論的水晶頭骨是“米切爾·赫吉斯頭骨”,但它的來歷更不明朗。

“米切爾·赫吉斯頭骨”的發現者據說是米切爾·赫吉斯,此人自稱是20世紀早期的一名英國冒險家。他游歷過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的大部分地區,曾為不同機構從事探險工作,還當過有名的英國八卦報紙《每日郵報》的記者。赫吉斯自稱,他是在洪都拉斯探險時,在瑪雅古城魯巴吞的一座古廟里偶然發現這個水晶頭骨的。奇怪的是,赫吉斯似乎很不愿意透露有關的細節。他曾寫道:“我是怎么得到它的?我有理由不說。”

不過,了解赫吉斯的人都說,赫吉斯是一個愛講大話的人,太愛編故事。當然,他“發現”的那個水晶頭骨的的確確是真的,不是贗品,但他究竟是怎樣得到它的卻是一個問題。現在確知的是,赫吉斯是在1944年的索斯比拍賣會上,從藝術品經紀人伯尼那里買到這個水晶頭骨的。大英博物館的一名工作人員在拍賣會上投標這個水晶頭骨時,曾做了這樣的記錄:“在索斯比拍賣會上投標,標號54,起拍價340鎊。由伯尼帶來,最終由伯尼先生賣給米切爾·赫吉斯先生,價格是400鎊。”

一些研究者相信,在洪都拉斯發現水晶頭骨不過是赫吉斯的又一個大話而已。參加過那次洪都拉斯探險的多名成員都指出,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赫吉斯發現水晶頭骨的事(如果真有這樣的事,不轟動才怪)。但赫吉斯的養女安娜卻極力支持赫吉斯的說法,她在赫吉斯死后繼承了這個頭骨。安娜說,赫吉斯只是把頭骨交給伯尼作為貸款抵押,在發現伯尼試圖出賣這個頭骨時,他就將它從拍賣會上買了回來。她還聲稱,當年她隨養父一起參加了那次洪都拉斯探險,而且正是她本人在17歲生日那天發現了這個頭骨。她說她是在一個坍塌的古代祭壇旁邊發現這個無顎頭骨的。她還于3個月后在同一地點找到了一只正好與頭骨匹配的水晶下顎(值得懷疑的是,雖然那次探險之旅拍攝了很多照片,卻沒有一張上面有她的影子)。

赫吉斯“發現”的這個頭骨簡直堪稱“世界上最怪異的寶石”。它重約5.19千克,高約16厘米,由一整塊水晶鑿刻而成。那只單獨的下顎看來可以用線連接到頭骨上,并且可以動,使頭骨看上去似乎能開口說話。赫吉斯稱它為“判決頭”。他說,“判決頭”用于神諭,隨著聲音從一根隱蔽的擴音管中傳出,頭骨的下顎被遙控運動,神說誰死誰就得死。他這樣說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古代的巫師就經常用類似的方法來迷惑信徒。

赫吉斯關于這個水晶頭骨的一些說法實在太驚人。他曾寫道:“‘判決頭’由純水晶制造。科學家說,它需要當時一代又一代人工作150年才能完成。在制作過程中,人們必須不厭其煩地用沙子打磨一塊巨大的水晶,直到一個完美的頭骨最終出現。這個頭骨至少已有3600年的歷史。根據傳說,它只有在瑪雅最高巫師主持玄奧儀式時才使用。據說,只要最高巫師借助這個頭骨發出死亡令,死亡必定會接踵而至。換句話說,這個頭骨象征著一切邪惡。”

上述語句引自赫吉斯的《我與危險為盟》一書。不過,沒有人知道赫吉斯是從哪里得到這么多“據說”的信息的。

“米切爾·赫吉斯頭骨”目前掌握在安娜的鰥夫手中,她的10個侄兒女也聲稱是這個頭骨的主人。2007年,安娜去世,享年100歲。她在世時看管這個水晶頭骨達60年之久,在此期間她曾在全球很多地方對這個頭骨進行收費展出。有理由相信,正是因為她和其養父的大力宣傳,加之古瑪雅流傳下來的一些迷信因素,才使很多人包括一些瑪雅人的后代對水晶頭骨的“魔法”深信不疑并極度崇拜。有人聲稱水晶頭骨的的眼睛會發出藍光,甚至還能讓電腦硬盤驅動器崩潰。

史密森學院收到的“贈品”

16年前,一個很重的包裹被寄給并不存在的“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學院中美洲博物館館長”,結果被送到了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在包裹里有一個頭骨樣的東西,并附有一封未簽名的信。信中說:“這個阿茲特克水晶頭骨,據說屬于普弗里奧·迪亞斯(1876~1880年和1884~1911年的墨西哥總統)收藏品的一部分,于1960年購于墨西哥……我將它無償捐贈給史密森學院。”當時的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西班牙語分館館長理查德·阿赫伯恩立即召來該館的墨西哥考古學專家簡·麥克拉倫·瓦爾希女士,問她是否了解這個比真正的人頭大許多、樣子令人害怕的乳白色東西。

瓦爾希對阿赫伯恩說,她知道大英博物館里有一個和真人頭骨大小相仿的水晶頭骨,也見過一個曾經在史密森學院內作為贗品展出的較小的水晶頭骨。在討論了寄來的這個不同尋常的水晶頭骨的意義和重要性之后,阿赫伯恩問瓦爾希是否有意將它收為國家收藏品。瓦爾希毫不猶豫地說:“可以。”她當時是這么想的:要是這個水晶頭骨的制作年代真的是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1492年10月12日)以前,如此罕見的文物絕對有資格成為國家收藏品的一部分。

在這個包裹到達之后的好幾年里,為了調查這個水晶頭骨,瓦爾希尋訪了世界各地博物館里的16世紀之前的中美洲藏品,研究它們的歷史。為此,她還和一大群國際科學家以及跟水晶頭骨打過交道的博物館館長們進行了合作研究。

水晶頭骨與勃班

在瓦爾希對水晶頭骨起源的研究中,她經常會碰到“勃班”這個名字。勃班是何許人呢?他是一個生活在19世紀的名聲可疑的文物商人,似乎跟好幾個重要的水晶頭骨都有關聯。

勃班十幾歲時就到了墨西哥,并把自己的青春花費在考古探險和收集奇異鳥類上面。勃班逐漸愛上墨西哥文化并精通了西班牙語和阿茲特克語,隨后開始出售文物和自然史樣本。

19世紀70年代,勃班回到法國,在巴黎開了一間古玩店。他把自己的墨西哥考古收藏品中的大部分賣給了法國探險家兼民族志學者阿方斯·皮納爾。1878年,皮納爾將自己的部分收藏品(包括3個水晶頭骨)捐贈給了法國種族博物館的前身——特羅卡德羅博物館。其中一個水晶頭骨后來被命名為“巴黎頭骨”,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認為是一件制作于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前的藝術品,是阿茲特克人信奉的神靈的象征物。這個水晶頭骨比任何早期的水晶頭骨都大好幾倍,約高11厘米,目前保存在法國凱布朗利原始藝術博物館。

還有一個水晶頭骨最初亮相于1881年,地點也是勃班位于巴黎的古玩店。這個頭骨約高15厘米,勃班在其文物目錄里并未提供它的發現地點。勃班稱它是石刻藝術的“杰作”,還說它“在全世界獨一無二”。

1885年,勃班重回墨西哥城,隨身帶去了這個水晶頭骨。在他的店里,他將這個水晶頭骨跟其他一系列真正的人頭骨放在一起展出,展覽名為“科學博覽”。據當地人說,當時勃班和利奧波爾多·巴特雷斯(當地的文物保護官員)聯手,想把這個水晶頭骨作為阿茲特克文物賣給墨西哥國家博物館,但該博物館館長懷疑這個頭骨是玻璃贗品,拒絕購買。隨后,巴特雷斯譴責勃班是騙子,還指控他走私文物。

1886年7月,勃班把他的文物生意搬到了美國紐約市,并在那里舉行了一次涉及數千件文物的拍賣會,其中包括殖民時期的墨西哥官方文件及一大批館藏圖書。當時,蒂芙妮公司以950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那個水晶頭骨。10年后,蒂芙妮又以原價將它賣給了大英博物館。這就是前面說到的大英博物館收藏的那個水晶頭骨的真實來歷。

被赫吉斯“發現”的“米切爾·赫吉斯頭骨”看起來似乎與勃班無關。它大約出現于1934年之前某個時候,當時倫敦藝術品經紀人西德尼·伯尼購買到一個水晶頭骨,沒有信息能說明伯尼購自哪里。不過,這個水晶頭骨在大小和形狀上跟蒂芙妮公司賣給大英博物館的那個水晶頭骨十分相似,除了在眼睛和牙齒的細節打磨方面更加精細外,簡直可以說就是大英博物館的那個頭骨的復制品。1943年,這個水晶頭骨被伯尼賣給了赫吉斯。這就是前文提到的“米切爾·赫吉斯頭骨”的真實來歷。

一個又一個騙局

事實上,水晶頭骨一直在接受嚴肅科學的審視。

水晶頭骨通常都被聲稱與16世紀之前的中美洲文化有關,但事實上沒有哪一個博物館中的水晶頭骨藏品是來自有記載的(或者說正規的)考古發掘。此外,雖然幾乎所有的水晶頭骨都不時地被歸屬于阿茲特克人、托爾特克人(中美洲歷史上的重要民族之一,曾居住在墨西哥北部)、米斯特克人(墨西哥的一支印第安人)或瑪雅人,但它們卻沒能反映上述任何人群的藝術或風格特征。阿茲特克人和托爾特克人的“死亡頭骨”版本,幾乎全部是用玄武巖鑿刻的,有時上面覆蓋灰泥,很可能還要進行一番描繪。這種頭骨常常被作為神的象征粘到墻上或祭壇上,或者制作成浮雕,也被用作裝飾品。它們的制作工藝相對粗糙,但比水晶頭骨顯得更自然,尤其是對牙齒的刻畫更是如此。米斯特克人常常用黃金制作頭骨,更準確地說是制作擁有完整眼睛、鼻子和耳朵的面具,而非完整的頭骨。瑪雅人雖然也鑿刻頭骨,但一般只限于石灰石浮雕,并且只刻出大致輪廓,代表其歷法中的日子。

自19世紀下半葉,各博物館開始收集水晶頭骨,當時在墨西哥尚未開展任何科學的考古發掘,考古學家對16世紀之前文物的了解可謂少之又少。不過,在這一時期,假造16世紀之前文物的“產業”卻非常興旺。史密森學院的考古學家W·H·霍爾姆斯于1884年訪問墨西哥城時,他看到城中到處充斥著“文物店”,它們出售的“古瓷器”、“古雕像”等無一例外全是贗品。兩年后,霍爾姆斯為著名的《科學》雜志撰寫了《墨西哥的假文物交易》一文,他在文中揭露博物館藏品中的所謂“16世紀之前中美洲文物”大多為贗品。

即使這樣,19世紀的法國人和其他歐洲人仍然熱衷于購買16世紀之前的中美洲雕刻品。這是為什么呢?部分原因是他們對阿茲特克活人祭祀的恐怖做法十分好奇。然而,阿茲特克人殺活人祭祀的傳統雖然可怕,但他們并非把水晶頭骨吊在自己的脖子上,而是把被殺者的頭骨放在架子上,并且從兩邊的水平方向而非垂直方向刺穿頭骨,這也跟水晶頭骨從頂至底的中心鉆孔完全不同。

瓦爾希經過長期調研后相信,所有較小的水晶頭骨贗品都是在墨西哥制造和銷售的,時間是在1856年~1880年之間,而且這24年中的水晶頭骨都出自同一個工匠或同一間作坊。實際上,早在20世紀50年代早期,專家對大英博物館的那個水晶頭骨檢驗的結果就顯示,它很可能是利用一種旋轉工具制造出來的,而阿茲特克人根本不了解這種工具,因此它應該是被19世紀的歐洲人制作出來的。這個頭骨目前呆在盧浮宮的地下室里,科學家已經開始對其進行一系列檢驗,包括先進的元素分析及光譜分析等。在不久的將來,這個水晶頭骨的材質和制作年代就將揭曉。

至于出現于1878年的“巴黎頭骨”,沒有任何直接證據能將它和墨西哥聯系起來,除非通過勃班;而1934年才出現的“米切爾·赫吉斯頭骨”,可以斷定是大英博物館水晶頭骨的復制品,其復制風格和技術只有高明的造假者才想得出來。

再來看史密森學院的那個水晶頭骨。瓦爾希認為它代表著另一個騙局。與19世紀的水晶頭骨相比,這個頭骨實在是太大了——重14千克,高25厘米,比其他任何水晶頭骨都大。按照其匿名捐贈者的說法,它于1960年被購于墨西哥,其大小或許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夸張。瓦爾希則相信,它很可能是在出售之前不久造于墨西哥。這個頭骨如今是史密森學院博物館國家藏品的一部分,編號為409954,眼下正鎖在瓦爾希辦公室的一個柜子里。

瓦爾希說她已經被多次請求檢驗一大堆“水晶頭骨”,收藏家們從墨西哥、危地馬拉和巴西等地帶回了大量這類頭骨。不過,其中一些最終被證明是玻璃做的,還有一些則是樹酯品。

水晶頭骨的“終極真相”

2005年,據媒體報道,英國卡迪夫威爾士大學的伊安·弗雷斯通教授用高科技方法重新檢驗了大英博物館的那個水晶頭骨。他用牙醫樹酯為這個頭骨做了一個印模,然后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在放大許多倍之后,他在印模上發現了筆直的、彼此間隔十分精確的表面痕跡,這應該是現代的打磨輪才可能留下的痕跡。他還注意到,制作這個頭骨的水晶來自南美洲的巴西而不是中美洲的墨西哥,因此它應該不是出自于生活在中美洲的阿茲特克人。再者,這個水晶頭骨棱角明顯,不符合阿茲特克雕像的柔和風格。

當然,也有人反駁說,這個水晶頭骨在接受檢驗前曾被做過一次清理,這些痕跡很可能是清理時留下的,而非原來就有的。對此,弗雷斯通教授說:“你只要想一想都靈裹尸布,你就會明白,即使證據再多,你也難以讓某些迷信的人信服。”不過,由于這個水晶頭骨的來源不明,大英博物館如今已不再展出它。

從2008年5月20日開始,“巴黎頭骨”在法國展出,并被明確指出是一件偽造品。2007年,法國凱布朗利原始藝術博物館委托法國博物館修復和研究中心對“巴黎頭骨”進行鑒定。專家利用粒子加速器對其進行了一系列測試后,在上面發現了由現代珠寶切割工具等留下的切割痕跡。專家說,“無法確定它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前的藝術品,因為它的上面存在明顯的和只有現代工具才能創造出來的光澤度。”

此前不久,大英博物館的專家運用光學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再次對該博物館收藏的那個水晶頭骨進行了測試,得出結論:它是一件偽造品,是利用一種被稱做“旋轉輪”的珠寶加工工具制造的,制造時間在1867年至1886年之間,是在德國南方某地制造出來的,使用的材料是巴西水晶。美國考古學協會最新一期《考古學》雜志也宣布,美國科學家在對一些水晶頭骨進行研究后指出,它們不大可能是古代中美洲的產物。

看來,迄今為止找到的水晶頭骨沒有一件可以證實其真實性。那么,為什么一代又一代博物館館長們和私人收藏家們對水晶頭骨趨之若鶩?為什么一些博物館明知水晶頭骨缺乏考古發掘依據卻還要展出它們?個中原因恐怕正如《奪寶奇兵4:水晶頭骨王國》影片一樣,這些博物館也想用模樣恐怖的水晶頭骨來吸引參觀者。

不管怎樣,水晶頭骨之假是確定無疑的。只要了解了16世紀之前的中美洲工匠們基本上使用石頭、骨骼、木頭或者銅質工具和磨砂來鑿刻、打磨石頭這個事實,那么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水晶頭骨的完美就很難讓人相信了。

當然,水晶頭骨的“終極真相”恐怕已經被勃班帶進了墳墓。這個曾經交易過成千上萬件16世紀以前的中美洲“文物”、其中包括至少5個水晶頭骨的“貿易大師”,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里使得相當多的人因為水晶頭骨的存在而惶恐不安。被勃班信誓旦旦地銷售給各博物館和收藏家們的迄今為止最“有趣”的贗品或許還有許多尚未被識破。這聽起來恐怕又適合再拍一部好萊塢大片了。

相關鏈接

安娜的“貢獻”

盡管有關水晶頭骨具有神秘魔法的傳說和文藝作品很多,但考古研究證實,真正的中美洲乃至整個美洲古代神話和靈學中并沒有這種說法。赫吉斯的養女安娜曾在1970年的一封信中稱,她被一些“瑪雅后裔”告知,“水晶頭骨被高級巫師用來指定死亡”,所以水晶頭骨也有“判決頭”之稱,這是因為它具有“無法解釋”的特性,而且“處置過水晶頭骨的人常常會倒霉”。科學家指出,是否真有所謂“瑪雅后裔”說過這些不著邊際的話還不得而知,但安娜在全球多個地方對此進行的大肆渲染無疑為推廣水晶頭骨的“魔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實際上,一直到死之前,安娜都從未停止過這種宣傳。

20世紀70年代早期,藝術品復原師弗蘭克·多蘭曾臨時看管“米切爾·赫吉斯頭骨”。他聲稱,在此期間他經檢查發現,這個水晶頭骨上面不僅沒有任何金屬工具痕跡,而且其鑿刻也沒有依照天然的水晶軸線。多蘭說,他只在頭骨的牙齒部位發現了細微的機械磨痕,所以推測制作這個頭骨的石英最初是被鑿成了一塊毛胚,鑿刻工具很可能是金剛石。他還推測,要用沙子將毛胚打磨成現在這樣的精細外形和如此的光潔度,得用上300~500年。

在多蘭看管這個水晶頭骨期間,它還引起了作家理查德·加文的注意,當時加文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負責惠普公司的廣告賬目。加文請惠普水晶實驗室檢驗這個水晶頭骨,發現這個頭骨制作自一整塊水晶。不過,惠普水晶實驗室當時并未調查它的制作方法或年代。后來,安娜拒絕了讓這個頭骨接受進一步科學測試的請求。

相關鏈接

恐怖迷戀

19世紀的歐洲,是一個狂熱迷戀頭骨和骷髏的時代。在路易·拿破侖(1852~1970年)統治時期,法國藝術家創制被稱為“魔鬼”的實體照——骷髏的微型透視畫,用在化妝舞會上、圖書館中、與魔鬼對話中或者戀愛幽會中。作為對拿破侖朝廷腐敗的極大諷刺,這種“魔鬼”表明了在第一代水晶頭骨出現之時骷髏像是多么流行。

相關鏈接

又一件贗品

在《奪寶奇兵》系列片《失落方舟襲擊者》(1981年上映)的開始場景中,印第安納·瓊斯狂熱追蹤一個價值連城的南美古代金偶像,這個“正在生育的女神”雕像是瓊斯從一個圣壇上順手牽來的,不料引發了一系列陷阱,最終瓊斯差點被一塊巨石砸扁。影片中這個雕像的原型是被認為屬于阿茲特克人的一個綠玉雕刻像——蒂娜索特托。

美國史密森學院的南美洲考古學家瓦爾希在研究蒂娜索特托雕像時發現,它于1883年被一個東方商人賣給著名的法國礦物學家奧古斯丁·達穆爾,后者是在朋友尤甘·勃班的建議下購買它的。在檢查這件“文物”時,瓦爾希發現它不符合有記錄的任何16世紀之前的南美洲文物或法典中的任何條款。瓦爾希還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這個雕像的制作工藝,結果在其表面發現了大量現代旋轉式切割工具的痕跡。她最終做出結論:和水晶頭骨一樣,蒂娜索特托雕像不過也是一件19世紀的贗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免费在线色| 免费在线不卡视频|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久久semm亚洲国产|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欧美在线导航|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免费国产福利|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一本久道久综合久久鬼色|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干伊人| 日韩资源站| 亚洲va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激情亚洲天堂| 无套av在线|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丰满人妻中出白浆|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91丝袜乱伦|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伊人大杳蕉中文无码|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黄色福利在线|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主播喷水|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欧美伦理一区|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国语少妇高潮| 日本精品视频|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好吊日免费视频|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美女被操91视频|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夜色精品|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成年人福利视频|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黄网站欧美内射|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欧美日韩导航|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 思思热精品在线8|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国产美女91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在线免费|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