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檔案★
祝捷,畢業于哈爾濱六十九中。參加2004年中考,以537分的成績考入哈爾濱三中。
初中的功課要比小學難多了,尤其是物理,不少同學都不得其門。
物理難學,我早有耳聞。初二開物理課后,我就有意識地拼命多做題,心想成績一定差不了。不料心想事不成,題做了不少,成績卻并不理想。
有一天,我去找物理老師問問題時,向老師述說了自己的苦惱。老師詳細詢問了我學習的過程,然后笑著說:光做題是不行的。要想學好物理,基本概念一定要清楚,必要時甚至得背。
聽了老師的話,再仔細翻看自己的考卷,我才意識到:不會做的和做錯的,往往是基本概念不清、不熟的地方。于是我想了許多方法,專攻基本概念。
方法一,概念本。
專門用一個小本子記物理概念。不一定是照抄課本,可以與記憶竅門結合在一起。比如:
重力。地球吸物生重力,G與M成正比。作用點在重心,豎直向下莫忘記。
二力平衡。二力作用同一物,等值反向一直線。物體收到平穩力,運動狀態不改變。
摩擦力。物沿表面滾或滑,表面不平生摩擦。加大壓力面粗糙,能夠增大益摩擦。有害摩擦要減小,潤滑減壓滾代滑。
密度。密度表示物特征,物變大小才變動。密度定義要記熟,質量體積來相除。算出密度辨物質,選用材料不糊涂。要求體積公式變,m除p很方便。欲求質量再變形,pv相乘結果出。
壓強。壓力除以受力面,壓強增大效果顯。要想壓力來增大,增壓力縮小面。力小面大壓強小,能夠保護受力面。
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浸在流體中,壓力之差產浮力。方向豎直往上指,值等排開流體重。
測力臂方法。一定點,二畫線,點向線,引垂線。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定律內容多,只記三線和兩角。入射反射和法線,還有入射反射角。三線共面法居中,入反兩線在兩側。兩角相等有順序,不能隨意顛倒說。
凸透鏡成像定律。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
分子運動論基本內容。物質分子來構成,無規則運動永不停。相互作用引和斥,三點內容要記清。
方法二,順口溜。
順口溜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簡單易記。根據物理課中的一些概念、定律 (原理、定則)、儀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編成的順口溜,不僅記憶快捷省時,也使物理變得興趣盎然,津津有味。下面是我收集的一些順口溜。
慣性是物體固有的特性:任何物體有慣性,無論靜止和運動。
電流表的實用方法及注意事項:“表頭”標著字母“A”,是啥儀表想“安培”;兩個量程“三個柱”,千萬弄清“正”和“負”;選定“大程”和“小程”,“表盤示數”才分清;此表“串”在電路上,“正進”“負出”不能混;不許并聯不超程,試觸以后再使用;看錯表盤選錯程,“大”是“小”的無倍數;這個儀表經常用,使用規則記心中;切忌不能測電源,燒壞儀表不能用。
電流表電壓表的區分和使用方法及讀數:“A”安“V伏標得明,三柱兩程要記準;電流串,電壓并,正確接入電路中;”正進”“負出”適量程,大小五倍要讀清。
光的反射定律:三線共面,法線居中;反入光線,兩側居分;反入兩角,大小相等。
左、右手定則區分:左手電變動,右手動變電(或左電,右發電)。
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極相斥,異名磁極相吸。
記憶滑動變阻器的正確連線和阻值大小變化問題:一上一下接電路,阻值大小觀下柱;滑片遠離阻值大,滑片靠近阻值小。
方法三,制表法。
將一些不太好記,容易混淆的物理知識制成表,幫助記憶。如:
1.對電流表和電壓表使用規則進行對比:
2.電功和電功率是兩個較易混淆的概念,可放在一起對比:
此外,還有補充生活例證記憶法,即在一些物理原理旁補充一些自己熟悉的生活中的例子。還有畫圖記
憶法,簡化記憶法,等等。總而言之,經過這么一番努力,物理概念被我記得滾瓜爛熟,不會忘,也不會混,可隨時從大腦中“調出”,十分快捷,成績自然提高了。
學物理的最大困難不是記,但學好物理卻離不開記,光做題是不行的。這就是我的一點小小經驗,希望能對你所有幫助。
老師評價:
不少同學學習物理時都忽略\"記\"這個環節。的確,與英語、化學比,初中物理要記的東西的確不多,但這并不表明可以省略\"記\"這個環節。事實上,不少同學物理學不好的原因,就在于基礎不扎實,對相關概念的掌握總是出現錯誤。而一出錯,他們便認為是自己的題做的太少,于是拼命去做題,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只有切實記憶相關概念,再適度做一些題,物理成績才會穩步上升。
家長共勉:
我們的孩子學習一向比較自覺,但是如果方法不對頭,成績一樣會出現波動。幸虧老師的及時指點,他才意識道是自己學習方法出了問題,加以調整后,就又回到正常軌道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