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意就換”綜合癥
現今,社會上流行一種“不滿意就換綜合征”。針對此現象,心理治療師姬雪松有自己的看法:
偶然地吸引和伴侶關系偶爾的更迭是人生的常態,但如果在已有的伴侶關系之外總能看到“更適合的”,就可能帶有自戀傾向,表明這個人不完全成熟,甚至是一種心理問題。他們頻繁更迭伴侶,使自己陷入一種身不由己的漩渦,這已經與他/她的伴侶沒有關系了,而只是一種強迫性重復。事實上,一個心智成熟的正常人,會去找到足夠好的伴侶,并從伴侶關系中獲得滿足。
苦水越倒越苦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女性朋友之間苦水倒得過多,對于解決問題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甚至會導致焦慮和抑郁等情緒問題的產生。
心理學家指出這是一種“共同反芻”,這種行為在女性特別是年輕女孩當中非常普遍,專家警告說,“共同反芻”行為帶有潛在的傳染性,女性原本就比男性容易抑郁和焦慮,“共同反芻”會將女性困在負面的思維模式中無法自拔。
母親確實偏心眼兒
安德魯王子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幺兒,但在英國伊麗莎白女王4個孩子中卻最受寵愛。
據英國媒體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母親們的確偏愛自己孩子中的某一個。
英國netmums.com網站對1000位母親進行了測驗,結果幾乎有20%的母親表示喜愛其中某一個孩子勝過喜愛其他的子女。
倫敦經濟學院專門研究家庭關系的社會學家戴維斯指出:最受寵的那個孩子可能被過度溺愛,在未來的生活中難以立足。但這種不公平性卻使其他子女為日后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做好了準備:當他們離開家庭走上社會以后,他們知道如何與他人競爭。
英國心理治療協會成員達夫說,很多女性感到與她們最大的孩子相處起來最困難,這可能源于初為人母時的痛苦體驗。達夫說,“母親們難以與某一個子女相處是很正常的事,而且是可以克服的。”
年輕女性性生活過多易抑郁
美國學者發現,性生活活躍的年輕女性患抑郁癥的可能性遠較處女高。
青少年的性活動令很多女孩有內疚和自我形象低落的感覺。這些感覺可以直接歸因于性活動,而不是外在的影響,例如家庭問題。
該研究發現,有性生活的女孩,19%都有抑郁癥的主要癥狀,高于沒有性生活者9.2%。而同一年齡組別男孩的精神健康,并非由他們性生活的活躍程度決定。
性倫理學講師斯坦默斯說,大部分提早性交的女孩事后都感到懊悔。這也顯示青春期女性性生活活躍,和抑郁風險增加,彼此間真的有關聯。
父母容易夸大孩子的能力
美國邁阿密的一項題為《育兒中的積極幻想——每個孩子超乎尋常》的新研究表明,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及親子關系往往有著“不切實際的積極看法”。而且,這還與父母的自我評價有關,父母越是積極評價自己,就越容易夸大自己孩子的能力、行為和個性優勢。
研究發現,10個父母有9個認為自己的孩子比“一般孩子”更聰明、更敏銳、更有趣、更有愛心。事實上,父母的這種評價更多是出于一種信念,而與準確度無關——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的孩子在多方面都優于其他孩子。研究主持者、臨床心理學家安德魯·溫格指出,這種傾向也可能跟社會壓力有關,崇尚快捷成功、個人主義、自尊和自由競爭的社會可能會促使現代父母對孩子抱有不切實際的想法。
“愛無能”的流行病
很多人得出的愛情經驗是“情愿找個愛我的人結婚”。這倒是挺講究實惠的——只接受,不付出。只是,愛情好像不同于做生意,盈利大于成本,就賺了。
心理學家弗洛姆在他的名著《愛的藝術》中說:“好的愛情首先是‘給’而不是‘得’,因為‘給’比‘得’更加快樂,‘給’并不是犧牲,而是表明他的‘富裕’和‘活力’。”就好比一個窮人之所以可悲,不僅因為他窮,還因為他被剝奪了“給”的能力。
這種只得不給的“愛無能”是現代社會的流行病。其實,如果你能真心愛上一個人,真實地在為愛受苦,那你的身心才是健全的。被不被愛是無法強求的,但首先,擁有愛的能力就是值得祝福的。
愛插話是心理焦慮表現
據《信息時報》報道,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那些愛打斷他人談話的人,很可能是沒有完成從青春期向成人期過渡的階段,沒有在社會中找準自我的角色。自我認同不良的心理焦慮導致他們不斷在與他人交談中打斷別人,不斷重復青春期的那種自我防御的談話機制。
他們過分關注自我內心的感受而誤以為周圍的人都不大能理解自己,所以也就不大能去照顧別人的真實感受,并且他們往往會曲解別人,以為大家都在對自己指手畫腳、品頭論足。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不斷地調整自我認同機制,達到一種良性的認同。同時,當要打斷別人時,提醒自己多給別人一些表達的機會,并從中找到自我發展的資源。
解讀十大常見夢境
日前,美國睡夢研究學會列舉了十種人們睡夢中最常見的主題情景,并就這些夢境從現實生活角度進行了“解析”。
1.從高處摔落或淹浸在水中:你在現實生活中正感受到一種不可靠,或者缺少生活的支柱。做這種夢經常出現于你在生活中遭受打擊或準備放棄某事。
2.某人赤裸身體:你可能正處于尷尬局面,感到易受到攻擊,或擔心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過多地暴露自己。
3.牙齒損壞或出現脫落:你擔憂自己不受到別人的重視和關注;在更深層次上講,這暗示著你擔心現實生活中的困窘或權力的失去。
4.被怪獸或惡人追趕著:某人或某事使你感覺到恐懼和害怕。
5.生病或死亡:你在感情上容易受傷,或者擔心受到傷害。同時,這還警告你自己或你的愛人可能將面臨著一場身體健康危機。
6.考試失敗受挫:你在現實生活中正面臨著某些方面的考驗,你可能感覺到對于某物毫無準備或正處于人生中某一錯誤階段。
7.誤車或錯過航班:你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錯過一次重要的機會。
8.迷路或者被束縛:你可能在現實生活被束縛,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
9.器械故障失靈:你的部分身體和思想已被干擾。這種情況通常發生于人們感覺到應當盡快地與現實中其他人群建立聯系時。
10.關于車輛駕駛的麻煩:你對自己的生活感到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