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是一種能力。適度的管教,好比對這顆能力之樹的施肥澆水、修枝剪葉。
女兒果果最好的朋友叫汪卓然——同班同學,高矮力氣差不多,互不侵犯又惺惺相惜,故成為好朋友。
去年暑假,果果懂得了打電話,有一天竟然一個電話打到“最好朋友”的爸爸那里,要求和汪卓然見面。雙方家長一溝通,覺得這是加深友誼的好機會,我和果果媽就欣然將果果送了過去。
幾天之后,果果媽在大街上碰到汪卓然外婆,聊到孩子的事,才知道那天兩個孩子不僅沒有加深友誼,反而“狠狠地打了一架”。
果果媽問了問詳情,覺得這是一個引導孩子的好機會。
那天晚上,果果發現家里的氛圍很不輕松。吃過飯爸爸媽媽就嚴肅地坐在沙發上,然后叫她站過去,問道:果果,最近有沒有做錯什么事情?有沒有和小朋友打架?
果果緊張起來,開始支支吾吾,說有一次推了城城弟弟一下。我們繼續鼓勵她:再想一想?事情做錯了沒關系,但小孩子必須要誠實。果果依然搖頭。然后我們向她指出了和“最好的朋友”打架的事。
果果滿臉通紅,向我們講述了事情的緣由:兩個好朋友在家里玩得差不多了,于是手拉手去到小區的花園,卻在花園里發生了“價值觀的沖突”:汪卓然要去摘花,果果堅決不許;一個要達到目的,一個要“捍衛正義”,于是拉拉扯扯,拳來腳往,哇哇大哭。
在我們審視的目光下,果果似乎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但又感到很委屈:“是她要去摘花,我是去攔她的!”我說:“果果,你愛護花草這一點做得很對。不過哪怕是為了正確的目的,也不要使用錯誤的手段。”果果媽接著說:“更重要的是,在這件事情上果果撒謊了,對于撒謊的孩子,該怎么懲罰呢?”
“打手心。”果果記得不久以前,爸爸媽媽正式告訴過她,要用“打手心”懲罰不誠實的孩子。果果媽問:“撒謊錯了嗎?要不要向爸爸媽媽認錯?”果果害怕地哭了起來:“我錯了媽媽。”“錯了就要接受懲罰。”我嚴肅地說,然后拿過一根小木棍,看著果果的手心,咬咬牙狠狠地打了下去。
果果哭得昏天黑地,那真是一場罕見的傷心,像所有委屈的孩子、無助的心靈一樣……我們很心疼,很不忍心,卻又明白這是此時此刻唯一真正愛她的方式。
我們擁抱了她:以后不要再撒謊了好嗎?果果很用力地點頭,這是她人生第一次含著眼淚的點頭。
快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后來果果又經歷過兩次被打手心的事情,不過再也不是因為撒謊的原因。每次“事情搞砸了”,她發現只要坦白承認,結果不過是爸爸媽媽和顏悅色的批評,并鼓勵她下次做對;一但撒謊,結果就不但是打手心,更難受的是自己的處境,仿佛突然間被置于需要一個人承擔責任的曠野。誠實是不容易的,但經歷這次管教后,果果開始發現,原來誠實才讓自己更加輕松。
教養箴言:誠實是一種能力,正如很多好的品格都是一種從小被訓練的能力一樣。適度的管教,好比對這顆能力之樹的施肥澆水、修枝剪葉。而父母正是孩子能力之樹的園丁,需要盡到管理孩子品格花園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