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斯賓塞:英國著名教育學家。他一生都在倡導一種快樂的教育方法。他永遠把孩子作為一個主體,而教育實際上是不斷的誘導和發現的過程。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稟賦,成為各個領域的有用之才。而這一點,常常會被父母所忽視,反而成為孩子們不快樂的源頭。
我們應該時常以同情之心去體會孩子在各種境遇中的不快樂。一旦你知道了是什么原因導致他不快樂,要想幫助他解決問題就容易多了。
不是每個人都能完全改變孩子的境遇,即使父母已經意識到這種不快樂境遇對孩子的壞影響。但是,幾乎每個父母都可以改變自己的家庭。為什么有的家庭總能夠幫助孩子應付各種問題,有的卻不能,反而會因此埋怨孩子呢?我認為家庭是否能夠給孩子力量,取決于成員之間的感情和思想聯系的密切程度。因為不管孩子在外面遇到什么,家庭是他的加油站,是他的堅強后盾。
我在一次座談會上,給熱切希望得到幫助的父母,提出了八個建議:
(1)互相認識可以使孩子獲得心靈的力量
做父母的常常只注意現實的家庭瑣事或家庭開支這樣的事情,而沒有時間和興趣去探知自己以及孩子的感情。你曾有幾次和家人坐下來談你的理想、目標呢?你又有幾次向孩子詢問:你擔心什么?你快樂和不快樂的事是什么?
(2)適當地讓孩子為家庭分憂
很多父母像遇到疾病、經濟緊張、親人死亡的事,常常會瞞著孩子。他們的理由是怕孩子被嚇住。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只要你在講述時不去夸大,而且表現得有信心,孩子是不會被嚇住的。如果完全對他們隱瞞,他們大多會把事情想得更糟,或者有被拋棄和不被重視的感覺。
孩子也只有在這些事情中才能培養起生活必需的勇氣和處變不驚的鎮定。
(3)珍視全家一起用餐的時光
每個星期至少有一兩個晚上和孩子輕松地用餐,而這時不要數落孩子的不足。
適當的時候,要鼓勵孩子請他的朋友來家做客,這樣可以讓父母認識子女的朋友,也使孩子感到自己在家里受尊重。
(4)定期和孩子合作完成一件事
某個人提出一件大家都感興趣的事去做,會使所有人的心情為之振奮。
我經常和小斯賓塞一起合作去做一件事,比如種植植物,比如把許多散亂的照片整理成家庭影集或一起烤出一盤香氣撲鼻的面包。
(5)建立相對固定的家庭傳統和儀式
相對固定的家庭傳統和儀式,會讓孩子對家庭產生必要的敬畏和歸宿感,也能培養孩子從小學會區別哪些是一般的事,哪些是重要的事和有特別意義的事。
比如春天出去遠足、秋天登高、特別的生日晚會。
(6)不可缺席的游戲
和孩子一起游戲,并不是每個父母都愿意。在游戲中一定要公平,不能因為他們是孩子而輕慢他們。
我最讓小斯賓塞傷心的事,是有一次我們在月光下捉迷藏,等他躲好后,我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沒和他打招呼就離開了。最后小斯賓塞的失望和傷心使我內疚了好幾年。
(7)在孩子睡前給他講一些家庭里的往事
最早我們從什么地方搬來,那時這里是什么樣子?這事有時會比講虛構的故事對孩子的吸引力還大,同時這會讓孩子體會到親密、體貼的感覺。
(8)沒有距離的家庭
我一度在家族里編寫了一份家族通訊,要求每個人都加一點自己的消息上去。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并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待家族和生活。
家庭能傳遞給孩子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什么不快樂都會被克服。同時,孩子也會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不同于一般兒童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