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肥皂泡”
在美國,上市公司有“現金奶牛”之稱。分紅在境外成熟市場不僅有嚴格的制度規范,而且也受到一定的市場約束。而在我國,“現金奶牛”鳳毛麟角,“鐵公雞”卻多如牛毛。
一位投資者發現,某上市公司每股現金分紅0.5元(含稅),除息前日收盤價5元,則其除息價為4.5元,因為要繳納0.05元的“紅利稅”,投資者參與現金分紅僅獲紅利0.45元。那么,如果除息日當天股價不漲不跌保持4.5元,則個人投資者的市值為4.95元(4.5+0.45),因此,參與現金分紅就意味著市值損失掉0.05元,其“隱性貼權虧損率”達1%。而多數的情況是除息日當天股價要下跌的。這樣個人投資者不但沒有得到盈利,反而要繳納20%的“紅利稅”。
對紅利課征個人所得稅,無疑大大縮減了投資者的實際收益。同時,由于非流通股不除權不繳所得稅,其股東得到的分配收益,實實在在地增加了他們的財富,這就使得流通股股東與非流通股股東客觀上不僅同股不同權,而且同權不同利,這是極不公平的。
如此看來,取消不合理的紅利稅和除權除息比強制分紅和相應提高現金分紅比例更值得期待。否則,分紅回報對于投資者來說依然是一句空話,依然是一個“美麗的肥皂泡”。
網絡的煩惱
今天的人們已經離不開網絡了,當我們在享受著其帶來的快捷便利時,也承擔著個人信息被泄露的煩惱。
人們悲哀地發現,隨著技術手段的進步,個人身份、家庭住址、身份證和護照號碼、手機號碼、電子郵箱地址、信用卡號碼……所有這些信息都被編織在一個龐大的網絡之中。比如在購房時留下電話(加入網絡),隨后是無休止地推銷裝修用品、家具、游泳卡乃至詢問是否要假發票的電話。隨著信息網絡編織的越來越精細,眾多商業都想通過網絡侵入個人空間來為自己謀取利益。
據說,中國正在對《刑法》的修訂進行審議,其中若一些政府和商業機構的工作人員,將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視情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那些信息的收買和獲取者也或將同刑的條款。
網絡本身并沒錯,錯的是利用網絡行騙的人。因此,加強網絡的監管,制訂相關的法規顯得尤為的重要。我們期待著這樣的條款早日出臺。
“揚小抑大”與面子
在9月1日開始實施新的汽車消費稅后,一樁“怪事”令人費解,上海車市出現囤積豪華車不賣等待漲價的現象。這就讓人“看不懂”了,汽車消費稅“新政”意在“揚小抑大”,促進小排量消費,抑制大排量豪華車。但似乎事與愿違,調高大排量稅率反而刺激豪華轎車銷售火爆。千萬別認為囤車不賣的車商“傻冒兒”在做虧本生意,他們料定豪華車還要漲,準備大撈一把哩。
細作分析,“反常”并非反常,購買大排量的消費群體一是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二是有錢人。公務用車花公款,不怕價格貴就怕不豪華,花私款的有錢人也不會在乎多交一點稅。而大多數購車人普遍認可開大排量車有面子。而領導面子“新潮流”的是一批有權有錢有勢的社會頭面人物,他們認為,排量越高,越說明社會發達;企業老板和政府官員坐大排量汽車,才說明有實力有臉面。
如今,這種面子觀念正在成為汽車消費中普遍的價值觀,成為推崇小排量汽車的最大“絆腳石”。面子不除,豪華車一統天下的風景難剎。
再者,城市對小排量車的禁錮門檻必須拆除,讓小排量汽車“翻身解放”。如果小排量車不能進城,只能在城郊和農村跑,那么再優惠的稅收政策也難于“揚小”。
“月餅薪水”
上海僑泰裝潢材料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為武昌一家酒店做涂料工程,工程剩余6萬余元款項未支付,日前該酒店竟以2100盒月餅沖抵工程拖欠款,8名農民工每人將分到250余盒月餅。
對于辛辛苦苦賺錢的農民工而言,未到手的工程款早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派了用場。工錢,就是吃飯錢,孩子上學的學費。月餅顯然是不能拿去交孩子學費的。月餅也不宜多吃。酒店擅自把農民工的“飯票”換成“月餅票”,顯然是違背了農民工的意愿。
想不到在市場經濟體制日趨完善的今天,竟然還會有以物代幣的工資發放形式,而且是用保質期僅剩15天的月餅沖抵工資,這是酒店的強勢與農民工的弱勢的真實寫照。
“月餅沖抵工資”主要原因在于非制度性因素:保障農民工權利的制度環境缺乏穩定性,政策執行時缺乏嚴肅性。6萬元“月餅薪水”尷尬的決不只是哪一個人,哪一個部門。倘若制度運行環境不到位,難保拖欠方還會在其他時間、其他地點亮出“元宵薪水”、“粽子薪水”這樣的底牌。
家電“孤兒”誰來領養?
在競爭激烈的家電市場,隨著行業內的不斷洗牌,一些品牌正在迅速消失。消費者買回的家電一旦出現問題無法維修,尚未過期的保修卡便成為廢紙。業內人士指出,類似家電“孤兒”的現象由來已久,但至今尚未找到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消費者的權益因此不能受到很好的保障。
造成“孤兒”家電維修難,一方面是不少經銷商為追逐利潤,以增加銷量為主要任務,與生產廠家的聯系不夠;其次是代理銷售合同的不規范。一些家電企業雖然與地方電器維修商簽約,但一旦生產企業破產,與維修商的合同就可能自動終止,維修商也拒絕再提供任何服務;另外,有些中小生產商退出市場后,通常無力提供足夠的配件用于售后維修。
盡管國家相關制度規定,任何電器在退出市場前都必須尋找到相應的機構承擔他們所售出產品的售后服務,才能平安退市。然而,很多品牌在市場競爭中失利之后都人去樓空,把渠道商留下來做“替罪羊”。這樣一來,使得本身不具備專業技術維修能力的銷售商們陷于尷尬境地。
貪官的“賠本買賣”
范方華被捕前是重慶市渝中區環衛二所的所長,公廁、綠地等市政改造都歸他管。每次工程發包,拿點兒回扣,雖然級別不高,但很實惠。要說這范所長的“幸福生活”原本可以一直過下去,可他交友不慎,遇到了一個名叫王衛華的包工頭。起初兩人合作甚好,王衛華拿每次工程款的20%“孝敬”范方華。一兩年下來,相安無事。后來,范所長想換換合作對象,這時王衛華拿出了一盤錄音光盤,原來他每次送錢時都錄了音。
經過一夜的輾轉反側,范所長決定退還對方前前后后給自己的28萬元回扣。但王衛華卻沒那么好打發,獅子大張口——要么花錢消災,要么等著被舉報。范所長打碎牙齒往肚里咽,東拼西湊給了對方40萬元,以換封口的承諾——這下范所長虧大了,難怪他在法庭上痛哭,說自己也是個“受害者”。
按照現行法律,受賄和行賄都是違法行為,抓住后一起法辦。但是,行賄者如果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因此,嚴厲打擊受賄犯罪,就應該落實這種懲辦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鼓勵行賄者揭發檢舉貪官。這樣一來,腐敗這樁買賣的風險可就大了,有人再想高枕無憂地收黑錢,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