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個賑災騙錢帳戶被曝光
(1)“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今四川汶川發生8級地震,死亡超萬,百萬人無家可歸!紅十字會設建行捐款賬號:6227002930200016730李梅冬”。
(2)“獻愛心,為汶川受災廣大群眾度過難關,抗震救災基金募捐;建設銀行賬號:6227003768040000053戶名:張巨豐”。
(3)“四川汶川縣發生8級地震歡迎社會各界人士為受害群眾重建家園基金募捐,建設銀行卡:6222803329335000242李吳利”。
(4)“愛心獻社會由于四川發生強大地震,紅十字會希望大家伸出友善之手捐款100-500元,農行捐款卡號:6228481090142439215熊勇光”。
(5)“8級地震給汶川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望各界愛心人士伸出援手為受災群眾踴躍捐款,募捐農行賬號:6228482420362831016黃麗”。
(6)“四川紅十字會抗震救災愛心捐贈專用工商銀行賬號:6222004000107073082申政”。
(7)“四川省呼吁我市社會各界向災區人民伸援手,獻愛心,通過四川省向地震再去募捐善款請至:工行6222004000118455567黃坤”。
(8)“中國紅十字會抗震救災愛心捐贈賬號如下:中國農業6228480210235039315。收款人:王振華”。
(9)“震災捐款賬號,農行9559980252369924615高萬永《紅十字會》”。
(10)“震災捐款賬號,農行6228482022240221210黃柯亮”。
(11)“震災捐款賬號,建行6227007100330006812揚攀”。
食物過期訴請“退一賠一”未獲支持
2008年3月19日晚,張先生在長發公司開設的新鎮路店購買益達木糖醇無糖口香糖42瓶及其他貨品,其中口香糖每瓶單價為15.90元,總計貨款667.80元。在口香糖的外包裝上標明為70粒加大裝,生產日期2007年5月24日,保質期9個月。發現口香糖已經過期,張先生于當晚進行交涉,被接待人員指責為惡意購買,拒絕進行賠償。張先生認為,長發公司的行為已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訴至法院要求退一賠一,同時判令賠償交通費、誤工費、電話費500元并賠禮道歉。由于商店的行為未構成法律意義上的欺詐,故對張先生的“退一賠一”訴請不予支持。
5月15日,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作出上海長發購物中心有限公司返還張先生貨款667.80元、賠償損失200元,張先生返還購買的42瓶益達木糖醇無糖口香糖等一審判決。
原被告法庭上默哀后和解
5月19日,是全國哀悼日首日,在北京東城區法院審理案件過程中,當法官和雙方當事人在法庭上向地震死難者表示哀悼后,原本在法庭上爭得面紅耳赤的原被告表示不該為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鬧上法庭,愿意和解。
這是一起某銀行起訴業主徐某房屋貸款合同糾紛案,此案產生的原因是業主對小區物業服務不滿繼而拒絕向銀行償還貸款,徐某在庭審開始后就言辭激烈,細數開發商和物業公司的種種不是,庭審進行到14時25分,審判長姜在斌突然宣布臨時休庭,姜法官向雙方當事人解釋道“原、被告,今天是全國哀悼日,我們現在雖然正在進行庭審,但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向在汶川大地震中死難的人們致以沉痛的哀悼,雙方能不能暫時放下矛盾,大家一起默哀3分鐘。”
3分鐘后,恢復庭審的法官勸導雙方當事人。之后,業主徐某對自己剛才激動的言行表示歉意,并連聲說道,“法官說得對,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我們為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鬧上法庭給國家添麻煩,實在不應該。”最后,在法官的主持之下,徐某與銀行達成和解協議,此案得到圓滿的解決。
社保貪污第一案宣判
曾在北京東城區社保中心支付部工作的趙剛,2002年下半年到2003年5月,趙剛分7次把44萬余元轉入龐某公司賬戶,而支付單位是東城社保中心。此后,趙剛取出20多萬元用于個人消費,用來購買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等。
法院查明,趙剛轉出這些款項時,使用了參保人員死亡或轉為外籍公民的虛假理由。根據趙剛編造的上述理由,東城社保中心先后轉出了一公司7名職工的養老保險金。但實際上,這7人并沒有死亡或轉國籍,他們所在的公司也沒有收到過有關款項。
日前,這起社保貪污第一案有了結果。法院認定,趙剛身為國有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侵吞公款,構成貪污罪,遂判處趙剛有期徒刑10年,并退賠東城區社保中心44萬余元。
微軟婉拒雅虎“橄欖枝”
在微軟放棄收購雅虎之后,雅虎投資者仍預期能恢復與微軟的談判,或者與谷歌簽訂合作協議。微軟首席研發和戰略官格雷格#8226;蒙迪明確表示,在撤消了475億美元收購雅虎的方案后,微軟沒有重新提交該方案的計劃。
面對重壓,雅虎CEO楊致遠日前的態度有所緩和,表示“如果微軟方面有新的表態,我們愿意傾聽”。
不過,微軟似乎不吃這套。據悉,微軟的銀行家們已經向其參股的Facebook發出了全面并購的試探信息。另有分析師透露,微軟可能從時代華納手中收購AOL,甚至從默多克旗下的澳大利亞新聞集團接盤MySpace。
預付款性會員卡成監管盲區
現如今,形形色色的預付款會員卡充斥在各行各業,從美容健身,到修鞋修指甲,會員卡幾乎無處不在。會員卡“蓬勃”發展的同時,各種問題應運而生。小到工商投訴,大到警方立案。預付款性質的會員卡紛紛揚揚地撒向消費者的同時,一些辦卡前的“上帝”,始料未及的是在辦卡后很快轉換角色,迅速淪為“待宰的羔羊”。由于相關法規的缺失,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時卻困難重重。
目前,對于商家辦理各種名目的會員卡,有關法律法規還沒有相關的規定,一旦商家出現“人間蒸發”,消費者的權益難以維護,可以說,這是消費領域在法律及監管方面的一個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