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郵件已經成為辦公室必備工具,如果使用不當,電子郵件可能被濫用,或出現更嚴重的結果,成為“殺手”。]
CC不可言說的圈套
正如去年大賣的弗里德曼那本著名的書——《世界是平的》一樣,有了電子郵件的存在,公司也開始成為一個“平”的世界。
每個人都有可能制造一個平的世界,每個人也可能被卷入一個平的世界。
黃小姐去年從一家國有銀行跳槽到一家知名的跨國金融公司工作。面對龐雜的組織結構,她無所適從。
每個項目結束后,黃小姐就會老老實實地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向直接上司匯報。但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發現與自己同級別的同事Candy不但將情況匯報給直接上司,同時也會抄送(CC)給上司的上司。
Candy在電梯入口處與上司的上司相談甚歡,不經意透露的這一句話讓站在一旁的黃小姐緊張不已。
作為新人,黃小姐既不熟悉公司的組織架構,也不了解公司的人際關系,究竟該不該抄送,抄送給誰,她陷入困境。
一年以后,對公司有了相當程度的熟悉后,黃小姐已經對向誰匯報,采取怎樣的方式匯報駕輕就熟。CC的方式不僅僅用于巧妙的匯報工作,同時也能夠讓所有在一個項目中的同事了解自己的任務。
“最討厭的不是CC,是BCC。”她開始抱怨那些喜歡BCC(秘密抄送)的同事。在她看來,BCC就像一個圈套,收到信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信還同時被哪些人收到,也不知道自己的信會被秘密轉發到哪些人手中,這是一個危險的做法——這些秘密的收信人可能是項目的負責人,可能是公司的CEO。
留存掌握證據
寫信,回復,轉發,抄送,秘密抄送……一個電子郵件,就這么被層層傳播,最終不知去向。但外企的原則是,你可以讓它傳播,不可以讓它消失。
李先生每隔一個月就會將自己已經收到和發出的電子郵件打包,并把它們小心地分類保存起來,他甚至還做了一個備份,以免郵件丟失。這個習慣他已經保持了6年。
畢業后進入工作崗位的第一年,他并沒有意識到電子郵件的重要性。直到有一天,當一個項目由于某個環節而無法繼續下去時,其他同事都能夠提供自己當時在電子郵件中溝通的細節,以及自己已經完成了屬于自己的工作。而李先生卻因為釋放郵箱空間刪除了自己的發件,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一個部分的工作。
他沒有受到任何處分,但這給了他一個教訓。李先生痛下決心,一定要保存郵件,直到自己離開現在的崗位。
而陳先生則早就養成了一個習慣,他絕少口頭與同事達成共識,每當討論出來一個結果,必會要求同事發電子郵件給他確認。
即便是坐在對面的同事,他也同樣會提出“發個電子郵件給我”的要求,一些同事起初并不適應他的工作方式,不過在陳先生的堅持下,大家慢慢開始形成默契。
接收夜半郵件回不回
梁小姐的上司宋先生正試圖說服她在家里的電腦上裝一個接口,這樣即便她不帶筆記本回家也可以收發工作信箱的郵件。
梁小姐頗感為難。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宋先生配備了一臺黑莓手機,在進行全世界范圍內的商務旅行時,無論是凌晨兩點還是清晨六點,他都有可能發一封郵件給部門里的同事。
這些郵件,被要求“盡快回復”。一次梁小姐在家加班到深夜,但因為沒有申請權限,無法收辦公郵件,而錯過了宋先生的一個重要郵件。
“事實上,宋先生完全可以通過電話說出他的想法。”梁小姐開始排斥接二連三的郵件。“它破壞了我的生活,侵占了我的私人空間。”
“電子郵件對于全球化的公司來說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公司在全球24小時都是工作時間,電子郵件能夠提高工作效率;但另一方面,它嚴重影響了不同時區員工的個人生活。”李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