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安徽省碭山縣交通局的諸多創新工作在社會上反響強烈,成為新聞媒體追蹤的亮點。
亮點之一,去年以來,節約型機關建設成效顯著,縣委書記張祥根二次批示全縣學習推廣。今年,碭山縣交通進一步貫徹落實“在執行中完善,長期堅持下去”的批示,把打造節約型機關引向深入。
亮點之二,嚴把“九關” 塑造民心工程,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兄弟市縣紛紛前來學習。
亮點之三,重拳治亂,一舉建立起運政長效監管機制。
2007年以來,安徽省碭山縣交通局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加快發展,富民強縣”這個主題,以“深化發展、強化管理、優化服務、加快交通發展”為主線,凝心聚力,取得驕人成績。先后榮獲全省交通系統文明單位、市委市政府第五屆文明單位、交通工作目標管理良好單位,榮獲中國果蔬加工碭山論壇系列活動優秀組織獎和碭山縣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
節約機關成典范
碭山縣交通局的節約型機關建設,內容新,形式活,效果好。碭山縣委書記張祥根二次批示全縣學習推廣其成功經驗,并批示請宣傳部、廣播電視跟蹤報道。
2007年以來,碭山縣交通局新班子狠抓節約型機關建設,制定《公務招待管理制度》、《機關作風有關規定》,做到發文、打印材料雙面用紙,按里程計算公車用油,停掉35部掛靠小靈通,在節水、節電、節約辦公用品和其他開支中取得良好效果,一舉杜絕了“長明燈”、“長流水”。縣委書記張祥根獲悉后,立即批示:“縣交通局的做法很好,值得學習推廣,請縣紀委、監察局并‘兩風’辦全文轉發其做法,并幫助指導該局在執行中完善,長期堅持下去,認真做到常抓不懈。行管局對機關大院的管理也應如此精打細算,厲行節約,在縣直單位可以考慮開展相互學習競賽,核定指標,超支不補,節約留用,推動節約型社會和廉政建設。”
今年以來,碭山縣交通局進一步貫徹落實縣委書記“在執行中完善,長期堅持下去”的批示,把打造節約型機關引向深入。
塑造民心把“九關”
陳華超說,碭山縣交通局嚴把“九關”,確保了“村村通”工程質量。一是嚴把工程準入關,選擇信譽好、能力強、具備資質的施工單位簽定合同。二是嚴把政策關,通過建章立制,明確“村村通”建設的方向、標準、要求和規范。三是嚴把監理關,進一步完善“政府督查、部門指導、企業自檢、專業監理、群眾監督”的五級質量保證體系。四是嚴把材料關。對全市所有工地所使用的水泥、碎石、黃砂等材料進行經常性檢測,檢測結果上報監理組備案。五是嚴把工藝設備關。在工藝材料上,加大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廣泛應用,每月全面檢查一次,實行“一鄉一檔,一路一檔”;在機械設備上,強制要求所有項目部使用強制式拌和機、三斗電子配料設備、8頭排式振搗器等施工設備,確保工程質量。六是嚴把路基關。制定統一而嚴格的路基標準,對老路基進行補強處理,以保證路基的強度和平整度。七是嚴把現場施工關。對重要工序、重點環節全面監管,實行了旁站式監理、駐地監理制度,聘請農民義務質量監督員,實行全程跟蹤監督。八是嚴把工程驗收關。進一步完善施工、監理和項目單位的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九是嚴把資金使用關。設立“村村通”資金專戶,配備專人核算和管理項目資金,確保了資金規范、有序和安全使用。
運政管理漸規范
陳華超向記者介紹,2007年以來,碭山縣交通局認真抓好運力結構調整和站場建設,進一步加大專項整治力度,全面規范了運輸市場。
強化專項整治。以打擊“黑車”為重點,查處車輛違章為中心,采取查處縣內車輛與過境車輛違章并重,稽查與整頓并舉的方法,開展了各個運輸門類的專項整治。全面整治串線經營、不按時發班、亂停亂靠、倒客賣客等違章行為。2007年10月,在糾風辦、交警、公路部門配合下,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4次集中整治,查處無手續“黑車”2輛,查扣超限、改裝、“三無”等違章車輛43臺,外省籍違規經營車輛67輛次,停運線路經營權15輛,凈化了運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