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經常會在節假日去旅游,有人選擇古剎青山,有人選擇綠水桃林;有人選擇晚霞紅楓,有人選擇北國冰雪……可是有這樣一群時尚新人,他們把旅游不單單理解為游山玩水和爬山坐船,他們給旅游賦予了新的含義。他們在行山樂水中學習知識,在觀寺看景中學習技藝,在游歷古城中學習本事,在遍訪名師中為自己“軟充電”……
浪漫游古城,快樂學手工
趙止梅,公司高管。在家里她是“女紅”白癡,別提什么縫紉刺繡,就連衣服扣子都弄不熨帖。為此,婆婆沒少跟她撇嘴。于是趙止梅就在年假期間選擇去浙江嘉善西塘鎮旅游,因為那里可是“女紅”的集中地。趙止梅在西塘鎮旅游一個月,領略了古城風景,還跟女工們學會了編織、紡織、縫紉、貼布繡、繩扣等手藝,并且參與她們的操作。回來后,趙止梅很快編織了一件非常漂亮的手工毛衣送給婆婆,樂得婆婆合不攏嘴:“我兒媳婦出去旅游一趟,笨手變巧娘了。”
旅游心得:古人說,術業有專攻。人們都只是擁有某些方面的才能,對于其他方面的技能就稍有遜色或者一竅不通。于是很多人就和趙止梅一樣,選擇在旅游放松的時間段去學習感興趣的業余技能,比如說編織、紡織、貼畫、刺繡、剪花、拼布、漿染、插花、烹調等。他們把這些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增加情趣、陶冶情操,偶爾還可以參加比賽或在朋友面前賣弄一下,在增強自信心的同時樂趣十足。
驚喜游山莊,輕松學農活
王強,帶全家去電視劇《劉老根》里的龍泉山莊旅游,這種想法源于幾個月前的一天,孩子瞪著大眼睛問他:“爸爸,方便面是不是樹上結的啊?那些煮豆燃的豆萁到底是什么啊?”王強從小也生長在城市,五谷不分,苗草不認,于是他決定帶全家去山莊進行一次知識旅游。在龍泉山莊,他們品嘗到天然的綠色食品。最重要的是,他們跟山莊附近的農民參加了收割,還采摘秋天的果實。兒子快樂地奔跑在田野里,認識了很多農作物。他再也不會說花生和方便面是樹上結的了,而且王強也做了一回“農民”,體驗到獨特的田園生活。
旅游心得: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并且由于每個人生長的環境不同,所掌握的知識和實踐技能都不同。一些城市人基本不了解糧食和蔬菜的生長過程。所以,一些人和王強一樣,選擇去山莊、原野、森林等地旅游。他們和旅游區的當地人一起參加播種、收割、種樹、采果、打魚等活動,在旅游中學習自然知識,掌握勞動技能。還可以讓孩子學習生活知識,體驗不同的狀態,體味勞動艱辛,從而更好地珍惜生活,增強韌性、承受力及面對困難的能力。
悠然游圣地,放松學技藝
劉峰經常放棄名山名水而選擇去一些工業基地旅游。原來,有一次他和同事與前來考察的客戶共進晚餐,席間,客戶對酒店的一套漂亮陶瓷餐具贊不絕口,并且大談陶瓷的加工工藝。可是,劉峰公司沒有一個員工能搭上話。結果,整頓飯吃得很尷尬,客戶甚至懷疑他們能不能勝任簽約,結果生意沒有談成。通過這次事件,劉峰才知道自己知識貧乏,于是經常旅游時選擇去上海、深圳等地的一些工業基地,跟工人師傅了解一些陶瓷、玻璃制品、塑料用品、燈具工藝、蠟燭、家具制作、水泥瓦匠、根雕等技藝,偶爾還會把學來的知識用在生活中,幫鄰居建花壇,替老人做密封杯等。
旅游心得:如今,人與人的關系越來越遠,而生活中需要良好的人際關系,人們越來越多地尋找“共同語言”。這樣全面的知識性和溝通能力必不可少。于是很多人和劉峰一樣,不停地為自己充電,盡量擁有廣博的社會知識以尋找與人的共同點。可是枯燥的學習是令人乏味的,采用邊旅游邊學習的方法,卻能換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欣賞與驚奇中學習,在動手與詢問中升華,再把知識用在人際社交和商戰談判,魚換熊掌,何樂而不為?
欄目管理/曹雯 編輯/李賢平
E-mail:cw_07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