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案例教學在管理類教學的應用起源于美國哈佛大學,這種教學方法確實為培養高層次的管理人才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也形成很多比較經典的案例。但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商職教學與經典管理類案例形成時所處的社會環境、市場環境都有很大的不同,所面對的教學對象、要達到的教學目標也很不一樣,因此我們要搞好高職管理類教學,必須“實事求是”地建立合適的本土化案例。本文以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管理類教學為例、來說明高職管理教學本土化案例教學的必要性、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可行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案例教學;本土化;高職教育
一、從離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以及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來看,建設適合高職教育的本土化案例迫在眉睫
1 高職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與MBA教育和普通高校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不同,應因此建立屬于符合地方高職教育定位的教學案例。
(1)高職管理專業人才是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目標的,其本質特色為實踐性、應用性強,這個特色明顯地與普通高校的培養目標區分開來。畢業生比較適應于從事具體專業以及較為微觀的管理工作。畢業后主要進入中小企業進行基層的管理。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普通高校的畢業生比較適應于從事理論研究,從事較為宏觀的管理工作。而MBA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高級職業經理人,具有戰略眼光的、有較廣博的知識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
(2)高職院校一般歸地方政府直接管轄,所培養的人才多是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因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經濟、社會、文化、資源背景,根據地方政府及各企事業單位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高職教育具有更強烈的地方特色。
以鹽城為例,紡織業是鹽城傳統基礎產業,汽車產業目前正發展成為鹽城的重點特色支柱產業,機械、電子、輕紡、化工、醫藥;建材、服裝、食品等產業門類也是鹽城政府所規劃的經濟發展重點。因此,鹽城紡織學院主要培養的就是面向地方的紡織、機電、化工、服裝等專業技術人才,學院經貿管理類的學生畢業后也主要進入這些行業。
(3)高職院校還具有很強烈的校本特色。鹽城紡織學院的校本特色就是依據產業鏈設置專業鏈,培養滿足從機電、化工、紡織到服裝、貿易整個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專業人才。因此學院經貿管理系的畢業生大部分都要進入這個產業鏈從事較為微觀、基層的管理。比如會計、營銷、貿易、物流、文秘等。
2 高職學生理解能力的特點也決定了高職管理類案例的定位。高職學生認知世界的方式、思維的方式偏重于感性思維和形象性思維。高職學生對數學推導難以理解,也不習慣于抽象的思維和推導,因此高職背景下的理論教學強調“適度、夠用”,強調要借助于大量的實踐、實習、實驗和實訓,來強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促使學生掌握必須的崗位技能。在這個過程中,案例、特別是與學生比較接近的本土化案例在教學中就能起到比較好的作用。
由上述分析可知,針對高職管理人才的本質特色、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培養出適應能力強、進入角色快,并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合格畢業生,關鍵就是在課程設置以及教學實施過程中本土化和本位化。對于管理類教學中案例的要求就是建立屬于符合地方高職教育定位的教學案例。
二、目前高職管理類案例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 照搬國外企業管理的案例。經濟的運行有一定的共性,但各國經濟的發展又有自己的個性,特別是文化上的差異性,必然導致管理模式的不同。過去的案例多是根據國外公司的情況總結出來的。教師們在教學中不得不引進大量的西方案例進行人為改造后,用來分析中國經濟問題,受社會制度,文化背景的影響,這些案例或國外的管理模式很難被我們的學生深入理解,很難使我們的學生引起思想上的共鳴,甚至給學生以誤導,從而失去教學的意義。
2 照搬MBA案例。中國管理類案例本土化的研究起步比較晚,近些年來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目前已建立中國企業管理案例庫的適用對象主要有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和MBA。特別針對高職管理類學生的案例目前在國內尚為空白,也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高職院校教師在科研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只能照搬MBA案例。但MBA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管理類課程無論是從教學對象上還是教學內容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從教學內容上看,MBA研究的是當前最前沿的管理理論。由于管理的復雜性和多變性,這些知識是無法用清晰的、不模糊的理論來解釋的,只有研究案例,才能得到關于成功管理的支離破碎的知識。而職業教育的管理類課程教學傳授的是最基礎的管理知識與常識。這些知識與常識是早已經被實踐證明的,是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學院學生進入企業所需要了解的必備的知識與常識,內容并不是十分復雜。
從教學對象的上看,MBA是著眼于培養企業的未來領導人的。對學生的要求一直很高。與此相反,現在我國職業教育的主要對象是沒有社會經驗的學生,他們往往在同齡人中是處于中下游的,
因此,職業教育的管理類課程實施案例教學時照搬MBA案例是不可行的。
3 經驗主義、教條主義案例的充斥,目前高職教學中所使用的案例,但要么是事例匯編,要么是經驗論證,普遍存在很多問題:如局限于知識點案例,缺乏綜合案例;注重定性研究,忽視定量分析,著重于敘述說明,忽略提供背景材料。更有相當一部分案例都是編者想像,杜撰出來的,并非來源于企業真實的管理活動。而虛假的案例,則使教師在講解的時候無法投入,學生也感覺不真實、不生動。
三、高職管理類案例建設的建議措施
1 對國內外經典的案例進行提煉和修改,用于學生理解管理學當中的基本原理。案例教學法已經在國外發展多年,也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案例。通過沿用一些在國外有影響的、能突出反映教學內容的、現實而生動的案例還是能形象、生動的體現管理科學中的原理的。
2 從中國的古典文化中尋找中國特色的管理學思想,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一個民族的文化是由這個民族特定的風俗經過久而久之的沉淀形成的,并且大部分的文化已經潛移默化在普通人的日常行為和思維當中的,同樣,這些文化也影響著這個民族特定的管理方式。如中國普通人的哲學就是中庸,外圓內方。這些道理在我們日常生活乃至管理中是經常要使用和處理的,又是國外管理學教材中所沒有體現的。因此,我們需要從傳統文化中尋找中國特色的管理學思想,所有在中國的管理實踐中取得成功的本土化案例都體現著這種特色。
從中國古典文化中尋找管理學思想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的普世化特點。這些思想使能夠使整個人類都受益的,《論語》、《周易》和《孫子兵法》等這些曾經在中國管理史上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化遺產,已經引起國外管理界的重視,也已經開始為他們的管理提供新的視角。而作為中國人,更應該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深挖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源寶庫。
從古典文化中來提取中國管理案例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包括其具有豐富深邃的管理思想的古典巨著,也包括一些非常有趣的民間傳說,寓言故事等。了解中國的這些文化,還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
3 結合學院建設的特色,研究學生就業目標區域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管理經驗,來提取身邊的案例(案例內容和案例)
(1)與企業合作,建立案例基地。目前與鹽城紡院正式簽訂合同的校外產學研基地共有二十幾個,涉及到學院的五大系,包括機電工程系,紡織工程系、化學工程系、藝術設計系與經貿管理系。其中與我院經貿管理系簽訂合同的主要有五個,雖然這五個校外實訓基地能夠基本滿足學生課外實訓實習的需要,但是畢竟所認識的行業種類比較少。而全院二十幾個實訓基地涉及了各行各業,經貿系的同學們都可以去了解一下。主要了解他們的生產流程,經濟業務等,這樣就可以在校期間提前熟悉未來就業的行業概況。學校所在地的一些有使用價值的案例也可以拿來所用。如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并、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問題等案例。
(2)請企業的管理人員、以及專業技術人員來學院講座,針對高職教育的特點,請來的人員需要是多層次的。不應僅僅限于一些成功的企業家來講經營之道,也應該請來企業中不同崗位上的基層從業人員來給同學們交流技術上的一些心得。一位普通的會計會帶著他平時所用的一些賬簿資料,告訴同學們企業通常都發生了什么樣的經濟業務,是如何如處理的,平時出過什么樣的紕漏,又是怎么樣解決的。一位普通的銷售人員告訴同學們他現在正在銷售什么產品,他都是怎么做的,去了哪些地方,吃了那些苦頭,面臨什么樣的壓力等等。物流人員、貿易人員以及紡織工、機電工都應該被我們請上講臺。
(3)有計劃地向在校生和畢業工作的學生搜集教學案例,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個別訪問、教學實習以及對畢業生的追蹤調查獲取案例,廣泛發動學生,讓學生在尋找案例中學習,并通過一屆一屆的積累,積累符合高職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規律的案例。
比如在進行基礎會計教學時從上課開始就要求每一位同學收集的各種原始憑證,并要求他們在專用的本子簡單記錄當時的經濟業務。這樣,等學習到會計憑證那一部分內容時,就先帶領學生認識自己的原始憑證,然后做出會計分錄。最后全班評選出具有代炭憑證,并編寫案例交由老四收藏。這樣一方面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為老師收集案例廣開渠道。一屆屆下來,就可以積累出一些比較典型的、與同學們實際聯系比較密切的會計案例了,會計的教學也逐步職業化和實踐化了。
同樣的方法也可以運用在市場營銷、文秘、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等學科當中。文秘專業的學生就曾經有一個人力資源管理的作業,收集網絡上、報紙上關于文秘職位的招聘信息。
(4)教師要多渠道搜集、編寫、交流案例,形成適用的校本案例庫。教師在編寫案例的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上面兩點所說的建立校外案例基地、通過學生廣開案例來源等所收集到的案例,都需要教師進一步的進行整理和規范。教師搜集、編寫案例的渠道實際上很多元的,比如??梢愿鶕黝悎蟾嫖膶W、通訊、經濟和管理類論文,甚至是新聞報道中所提供的真實素材編寫;從企業經驗類書刊中摘取素材編寫,建立校內案例交流制度,建立校際案例有償交流制度;定期編輯出版案例集,在??笊祥_辟案例專欄。這就要求教師的授課之余,應做到“三勤”,即勤看經濟類書報和電視節目,勤記案例、勤剪輯整理。只有這樣,我們通過各個渠道所形成的符合高職教學的管理類案例,才能真正為我們的教學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