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為進一步落實云南省政府提出的今年建設改造3500個農家店和50個配送中心目標任務,鞏固和提高農家店建設成果,扎實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目前,云南省正在掀起積極開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高潮。
從2005年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來,截至2007年底,云南已在全省126個縣(區、市)全面啟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建設、改造項目。3年共建設或改造農家店8210個、配送中心165個。其中,日用消費品農家店5508個,占67%,農資店2702個,占33%。國家補貼到位資金6700余萬元,承辦企業直接投入資金達到8.5億元。其中,貸款投入2.2億元。經過3年努力,全省縣(區、市)、鄉鎮、行政村的農家店覆蓋率分別達到95%、75%、45%,惠及2000萬農村居民。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實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對于云南這樣一個以少數民族居多的省份顯得尤為重要。
記者了解到,通過幾年實踐,作為新型的連鎖經營方式,農家店吸引著農村商業網點積極參與。通過加盟形式,按照《農家店建設與改造規范》加以改造,成為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重要力量。同時,也啟發了農村一些商店、小賣店店主,模仿農家店的樣式加以改進,轉變經營,走現代化流通的路子。承辦企業和農家店的銷售額明顯上升,有的成倍提高。農家店在農村商業網點中所占比例為4%左右,但其銷售額卻占了云南全省城鄉批發零售貿易業總額(1070億元)的4%左右。2007年,云南全省縣級以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305億元。其中,農家店銷售40億元,占到13%以上份額,解決就業人數達2.1萬多人。
眾所周知,云南是一個經濟欠發達,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農村消費比較低的邊疆的民族省份。由于農村居民受到收入水平、消費水平和消費理念的制約,只求便宜,談不上安全消費和文明消費。而農家店規范商品配送,開架售貨,明碼標價,過期商品下架退出、問題商品溯源制度建立等等,一改老式柜臺貨隔人、商品陳舊灰一層的傳統經營狀況,使農村消費逐漸建立和增強了質量安全意識。有的山區農民長期以來用肥皂、洗衣粉洗頭,農家店帶來各式各樣價格合理、適銷對路的洗發液,很受農民歡迎,由此轉變了他們的洗頭方式。開架售貨的超市營銷,貼近了消費者和店主、商品的距離,更加體現出人本觀念。小小農家店,從轉變農民消費方式開始,漸漸地轉變著農民的生活方式,從更深層次上漸漸地溶解著城鄉二元結構矛盾,促進農村走向富裕文明。
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在不斷實現商品配送的同時,也傳播著文明,催生農村社區的萌芽。一些村子里,農家店不僅是農民購物的地方,而且成了部分村民娛樂活動的中心,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的。從這個角度講,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在建立農村現代商品流通體系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營造著農村社區新形式,賦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的內涵,增添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活力。
據介紹,為完成今年建設改造3500個農家店和50個配送中心的任務,及時啟動全省農家店建設改造項目,云南省商務廳決定及時將建設改造指標下達到州市。重點是向建立有配送中心的企業傾斜;向百貨店直營店傾斜;向積極性高、當地政府支持力度大的州市傾斜;向前三年效果好的縣區傾斜。針對農村消費的特點和實際,各配送企業積極探索商品采購新途徑,采取區域總代理、總經銷等模式,不斷降低進貨成本,減少流通環節,使承辦企業在新型流通業態中找到適應自身發展空間。充分發揮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網絡優勢,大力推進農產品進城,促進農民增收:加強協作、整合資源,共同促進農村流通網絡建設。
截至2007年末,云南省從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承辦企業125家,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民營企業、股份制企業等各種所有制企業。為促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承辦企業之間的聯系與合作,促進農村商品流通規范化,提高云南省農村商品流通行業競爭力,云南省商務廳倡議全省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承辦企業積極行動起來,籌建全省農村現代商品流通行業協會,結成全省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供銷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