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學術界一直在爭論一個問題,就是WTO法律體系究竟是一個獨立發展自求完整的法律體系還是傳統國際法的一部分?如果想闡明這個問題就要充分地了解WTO法的性質、地位以及其發揮的主要作用,還有WTO法與國際法的關系。本文首先介紹國際法的性質以及WTO法的性質與淵源,希望借此能說明兩者之間的關系。
WTO與國際法的性質
WTO,即世界貿易組織,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管理國與國之間貿易活動規則的國際組織。WTO倡導國際間非歧視的公平競爭的自由貿易政策,并為此建立了一個以規則為本的多邊貿易體制。與傳統國際法一樣,WTO協議也是建立在主權國家作為國際法主體這一概念基礎上的。WTO協議是政府間的國際協定,所調整的是政府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而并不直接調整私人間的關系。盡管WTO協議對私人主體的利益有影響,但私人在WTO協議體制下既不享有國際法意義上的權利,也不直接承擔條約義務。各成員政府對WTO協議對外承擔完整的責任,WTO協議反映的是國家間經過談判達成的共同意志。WTO協議是調整政府間宏觀經貿關系的條約,是國際貿易公法,在國際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WTO是一個三位一體的概念,WTO這套多邊貿易體制,從其構成說,包含了外交(政治)、貿易和法律這三個方面的因素,這是第一方面的“三位一體”。外溢方面,和用GATT(關貿總協定)的縮寫來表示的意思一樣,人們用WTO所表示的內容,從其功能上說,有三個:一個國際組織,一套世界貿易的法典,一種多邊貿易談判的場所(Forum)。WTO是用國際條約規范世界貿易的,其條款都是用規定各成員方法律義務的方式來表述的。按照《國際法院規約》第38條關于國際法淵源的表述,WTO條約群正是國際法的組成部分。在GATT運行階段,歐洲人對GATT規則是否是“法”,曾有過異議,但對WTO的規定是法律這點,今天恐怕很少有人再持異議了。尤其應該指出:在WTO頗具特色的解決解端機制里,除傳統的協商、調解、斡旋等外交方法外,其核心機制是國際法中常說的“司法解決”,并專門設立上訴機關來復審專家組判案中的“法律問題”,包括對WTO各涵蓋多邊協議(條約)的法律解釋。這就大大強化了WTO條款的法律約束力。這套法律規則將直接規范各成員方的國內法,深刻影響國內經濟、社會、文化的許多方面,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WTO法與國際法的關系
WTO法如同海洋法和國際人權法被認為是國際法的一部分,到目前為止,很少有人否認WTO法是國際法的一部分,雖然有學者主張它是一個自我完整的體系,但是這并不說明它是一個孤立封閉而自我發展的法律體系。在筆者看來,它實際上仍舊是國際法的一部分,并且在經貿領域內具有特別法的地位。
為什么WTO法是國際法的一部分?因為WTO法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WTO法具有國際經濟法的特征。“二戰”后,國際法突破了它傳統地調整國家間政治關系的框框,開拓出了調整國家間經濟關系的新領域,出現了由哈瓦那憲章、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三根支柱構成的所謂“布雷頓森林體系”。WTO從宗旨、整體法律結構到具體規則的合理性和根據,是科學的經濟學理論。WTO法規范的對象是全球貿易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WTO法的主要作用就是規范全球貿易活動,是全球貿易活動能夠健康有序地發展。全球貿易也是傳統國際經濟法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WTO中的每一個協議都是經會員國同意并經書面形式完成的,所以,WTO法的效力是源自于會員國的自愿同意,這一點符合國際法的“自愿同意說”。
第二,WTO法的主體是主權國家以及“個別關稅區域”,這一點和國內法不同,國內法的主體主要是以人為中心的。這一點WTO法符合國際法的特點,在上一部分也提到過,國際法的主體主要是國家、國際組織及個人,WTO法的主體主要是國家和“個別關稅區域”。兩者的特點相符合,而與國內法的特點不相符合。
第三,WTO法的內容主要是條約法,同時也適用于國際習慣,所以其淵源與《國際法院規約》第38條相一致,《國際法院規約》第38條同時也是國際法的淵源。例如,《設立世界貿易組織協議》、《1947年關稅與貿易總協議》、《服務貿易總協議》、《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它們的性質都是條約。在《關于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了解書》中第3條第2項中也明確提到了解釋WTO體系下的協議時,應依據解釋國際公法的習慣規則。
第四,WTO法不但創新規則,許多方面也確認采納既有的國際法規范。例如,《關于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了解書》中提到遵從國際習慣,《1947年關稅貿易總協定》的繼續使用,《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包含了部分世界知識產權公約。
第五,《關于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了解書》第3條第2項關于適用“國際習慣”以解釋WTO協議的規定是否符合《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31條和第32條的規定值得討論。在筆者看來,其實,該《了解書》不必特別提及適用于國際習慣,因為國際習慣本來就是全體國際社會必須一致遵守國際法規則,但是在《了解書》中提到這一點就說明了WTO法同國際法是一樣的,并沒有特別之處,實際上也就是肯定了WTO法是國際法。
第六,WTO是國際公共秩序的一部分。這一點是從國際公法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WTO作為一個世界貿易體制,是國際公共秩序的一個組成部分。國際公共秩序的主體主要是國家,它要解決的是以國家為基本單位的國際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例如和平與安全問題、海洋權益問題、空間制度問題、金融管制問題。這些問題都具有跨越國界的性質。WTO主要涉及國際間自由貿易問題,它通過關稅減讓等各種市場開放措施,達到自由貿易的目的。WTO從起源到今天,始終是一個以國家為主的國際體制。這一點是法律上討論WTO首先要明確的。
第七,從國際法和國內法的關系來看,國際法是規范國際社會的法律法規,由于各個國家的具體情況不同,國際法的貫徹實施最后還是需要各國國內法的規定來實現,WTO法也是這樣,在這一點上WTO法也是符合國際法特點的。
最后一點,WTO法調整的范圍主要是國際貿易,但是解決國際貿易問題的同時一定會牽涉到其他的領域,比如條約法、爭端解決機制、國家責任、環保和人權等方面。
通過以上WTO法的特點可以看出WTO法確實是國際法的一部分。
WTO法對國際法的創造性發展
WTO法作為一種新的法律制度是國際法的一部分,但是較之國際法又有創造性的新發展:
第一,WTO法標志著國際法強制約束力的增強。約定必須遵守的規則是一切國際條約的法律基礎。傳統的國際法對于強制力的主要表現是戰爭和報復,但是WTO法的出現使得國際法的強制約束力增強了。《建立WTO協定》第2條第2款規定:附件1、2、3所含協議及相關法律文件是本協定的組成部分。對所有成員方均具約束力。第16條第4款規定:每個成員方應保證其法律、規章與行政程序符合附件各協議規定的義務。第5款規定:對本協定的任何規定不得作保留。這些條款的設定增強了WTO法的強制約束力。更為重要的是WTO建立了爭端解決機制,這為一套獨立的法律的強制力提供了司法保障。WTO《關于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了解書》將專家組斷案引為該諒解的靈魂,不僅使之成為完備的司法制度,并且突破傳統國際法對國際性法院審判制度中不得強迫當事國接受審判的禁錮,賦予專家組以強制性管轄或審判權,并設立上訴機關作出終審判決。為了更加強化這套司法制度,《諒解》還引用了傳統國際法的報復手段作后盾。《關貿總協定》第23條中原本就暗示有在情勢已嚴重到足以有理由采取行動時可采取報復手段。WTO諒解則強化了這種報復手段,允許交叉報復,即所中止履行減讓或其他義務的報復行動,不限于引起爭端的協議或部門,例如用中止服務貿易領域的義務來報復貨物貿易領域的爭端。在國際經貿關系中已出現了解決爭端不斷“法制化”(legalization)和“司法化”(judicialization)的趨勢。由于國際關系日益取決于經濟關系,這種從強權型“外交”方式向規則型解決爭端法律方式的轉化,被認為是國際法發展的新階段。
第二,WTO法擴大了國際法的效力范圍。國際法的作用是限制國內法的時間空間效力,國際法的效力范圍同國內法的效力范圍是有一定關系的,國際法的效力范圍對國內法的效力范圍作了一定的限制,這是凱爾森的觀點。
從這一點上看,WTO法符合國際法的這一特點。WTO法涉及到整個國際貿易領域,這意味著它把觸角延伸到傳統完全屬于國內法范圍的國民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WTO管理的是適用于國家以及關稅區之間各項協議,處理的是國家政策和法律,WTO主要規范那些影響貿易和進口產品在本國市場的競爭條件的政府管理行為。
第三,《建立WTO協定》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圍內意味著國際法基本規范的確立。《建立WTO協定》的出現可以把它視之為國際貿易領域的基礎規范,因為附錄1、2、3、4及其所屬的法律文件均從屬于《建立WTO協定》,并且以該協定為核心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國際貿易法律體系。WTO法基本規范和法律體系的建立使這一領域的國際法有了合法性依據,增強了國際法的權威性和法律效力,推動了國際法的發展。
第四,WTO法的制定有其科學經濟理論作為根據。因為WTO法的調整范圍是國際貿易領域,這一領域與經濟學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WTO規則不同于一般的國際條約,是根據科學的經濟理論制定的,所有貿易規則的采用都是根據經濟學說。WTO法律框架作為開放貿易體制的基礎,其經濟原理相當簡單,并且是建立在商業常識之上的,即是比較優勢原理。所有國家,包括最貧窮的國家都有可利用的資源。如人力的、工業的、自然的和財政的,等等;他們可以利用這些資源為國內市場或為在海外市場競爭生產產品,提供服務。經濟學告訴我們,可以在這些產品和服務進行交易的過程中獲利。簡而言之,比較優勢原則是指各國獲得繁榮首先是通過利用其可用的資源,集中生產所能生產的最佳產品,然后是通過將這些產品與其他國家所能生產的最佳產品做交易。也就是說WTO法是以比較優勢經濟原理作為其理論支撐力的,遵循了國際貿易發展的一般規律。
第五,WTO法律體系具有靈活性和開放性。WTO法的基本規范是十分靈活的,它也是整個法律體系靈活性的根本保障。這部特殊的法律之所以靈活是因為WTO法主要是調整經濟關系,它同經濟學原理是緊密相連的,而經濟規律是十分靈活的,它總是處在變化中,所以,WTO法也就必然要具有靈活性、開放性的特點。
第六,WTO法是一種回應各種社會需要的法律。《建立WTO協定》序言中提到建立WTO應旨在提高生活水準,保證充分就業和大幅度穩步提高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拓展貨物與服務貿易的生產,而且按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使世界資源獲得最佳利用,力求兼顧保護與維護環境,并以符合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需要和關注的態度,加強達此目的的措施。整個法律框架包括的一系列協定都應有助于達此目的。
綜合以上的討論,筆者認為WTO法理應作為國際法的一部分,這里的國際法是指大國際法的概念,WTO法作為國際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完善了世界國際法體系,也將為世界國際貿易秩序貢獻自己不可或缺的力量。
(作者單位:河北經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