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銀行信息披露立新規
9月1日起,證監會新推出的商業銀行信息披露特別規定開始執行。除要求商業銀行在定期報告中披露截至報告期末前3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外,還要求把報告期內貸款資產質量情況列為必須披露的內容,并要求商業銀行披露信用風險狀況、流動性風險狀況、市場風險狀況、操作風險狀況等。另外,規定要求,利率、匯率、稅率發生變化以及新的政策、法規對商業銀行經營業務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影響的,商業銀行應及時公告。
同在這一天,證監會還發布規定,從明年1月1日起,基金定期信息披露將完全使用XBRL(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標準。新的標準把基金定期信息披露報告以統一的格式表格化,基金季報、半年報、年報、凈值報告等信息都將在證監會網站上及時公告。
業績披露敏感期大股東不得增持
8月29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上市公司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股份行為指引》,對于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增持行為作出了規范。規定指出,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達到或超過30%的股東和一致行動人,在增持不超過2%的股份時,應作出詳盡披露,且規定大股東在敏感時期不得增持。而在此前一天,證監會發布了《關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六十三條的決定》,將上市公司大股東不超過2%的增持的要約收購義務豁免的申請,從原來的事前申請改為事后申請。這一措施被認為鼓勵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
交易所此次的規定指出,在持有30%以及以上股份一年后的上市公司,且12個月內增持不超過2%時,均須遵循這一規則。
上市公司大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須在增持后將情況通知上市公司,并公告是否繼續增持、繼續增持的詳細計劃等。另外,業績披露的敏感時期,如定期報告前30日內等,均不得增持。而一年內增持超過2%股份的,仍須事前向證監會提出豁免要約收購義務的申請,方可繼續收購。
產業基金立法啟動
從誕生開始就被各種疑問和爭論所包圍的人民幣私募股權基金,即將厘清舊局面。目前,證監會首任主席劉鴻儒透露,國務院正在積極地推動立法,2008年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定義為“股權投資基金年”。據悉,《產業投資基金管理辦法》正在起草,私募股權基金的全國性行業協會已經在籌建。
隨著股市進入全流通時代,創業板推出漸近,人民幣私募股權基金隨之水漲船高,七部委共同推動此政策設計。據悉,將來人民幣私募股權基金管理的方向,主要以備案管理為主,而且主要以信息方面來備案。
目前,人民幣私募股權基金管理辦法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隨著私募股權市場的進一步發展細分,中國的私募股權基金如何發展,誰來做更合適,以及私募股權基金的雙重稅收問題、退出機制問題都將有望清晰明朗。
監管部門聯手促新增貸款流向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要求金融機構要在堅持財務可持續、注意防范風險的同時,堅持總量微調與結構優化相結合,確保新增信貸資源向“三農”、小企業、災后重建傾斜。之后,銀監會的配套政策便隨之而至,要求各大商業銀行針對小企業貸款要“單列規模、單獨考核”,以保新增信貸總量真正用于支持小企業。銀監會勒令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出具體工作措施,于9月20日之前報送銀監會。
中資銀行減持“兩房”債券
由于擔心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前景,中國4家最大的上市銀行已經減持了與這兩家美國抵押貸款巨頭相關的債券。截至6月30日,中國銀行所持有的173億美元“兩房”證券已有46億美元被出售或到期;截止7月底,建設銀行已將所持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債券從6月的32億美元減至20億美元:交通銀行7月初出售了其所持有的全部2,700萬美元“兩房”債券;工商銀行截至6月底持有27億美元的“兩房”債券。
1-8月A股跌幅全球最大
伴隨市場不斷下調,在短短8個月內,A股估值水平已由去年最高近70倍市盈率快速回調至20倍以內,跌幅為全球最大,基本實現與全球股市接軌。來自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股價下跌的同時,交易規模也不斷萎縮。與去年同期相比,紐約證券市場8月的交易額減少47%,東京股市減少了25%,上海股市更是縮水77.5%。
建設部:直接提供全裝修房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住宅裝飾裝修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繼續貫徹落實相關規定,逐步達到取消毛坯房,直接向消費者提供全裝修成品房,各級建設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完善本地區住宅裝飾裝修管理制度,落實裝修人、裝修企業和物業服務企業等住宅管理單位的責任。
證監會設網監辦控網上內部消息
最近有些網站新冒出很多“財經吧”、網絡博客,散布所謂的內幕消息和推薦股票。對此,證監會加大了對此類非法網站的打擊力度。
證監會因此在其辦事機構中,新增了一個“網絡監控辦公室”,其主要職能是監控網絡各種證券經營信息、輿論動向,以期適時化解因資訊誤傳而帶來的投資風險。同時加強輿情監測分析,主要是指準確評估輿情變化對監管工作可能造成的影響,及時掌握媒體動態,報送動態信息。
據悉,“網絡監控辦公室”已經開始運作。
證監會推可交換公司債券
9月5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股東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的規定(征求意見稿)》,旨在促進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協調發展,緩解“大小非”股東資金困境。
《規定》強調,在可交換公司債券發行前,公司債券受托管理人應當就預備用于交換的股票與上市公司股東簽訂股票質押合同,并向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辦理股票質押登記,取得股票質押權權利證明文件。所質押股票及其利息用于債券持有人按照約定條件交換股份和對債券提供質押擔保。
為增強可交換公司債券的債性,證監會適當使股東持有的股票進入流通的時間后移,明確規定可交換公司債券自發行結束之日起12個月后方可交換為預備交換的股票,預備交換的股票在約定的換股期間應當為無限售條件股份。
此外,可交換債事先鎖定了未來的換股價格,這決定了其持有者大多數是長期看好公司、對換股價格較為認同、具有價值判斷能力的投資機構,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引導投資理念的長期化和理性化。
美國政府接管“兩房”
美國財政部宣布,計劃向美國兩大住房抵押貸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多達2,000億美元的資金,并提高其信貸額度;同時“兩房”的監管機構聯邦住房金融局將接管兩家公司的管理。財政部長鮑爾森說,這將增加購房者的可用信貸。
財政部還計劃買進“兩房”發行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以便降低購房者的信貸成本。鮑爾森說,政府除了支撐房利美和房地美之外,已經別無選擇。兩家公司中任何一家崩潰,都會導致美國乃至全球金融市場的巨大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