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中全球股指普遍跌幅超50%
演愈烈的金融危機致使全球股市同步大幅下跌,目前多個國家的主要股指跌幅均超過了50%。截至10月29日,此輪經濟危機以來,冰島股市累計跌幅近90%登上全球股指的跌幅榜首,中國A股的累計跌幅已經接近72%,排在近期全球股市跌幅的第三名,俄羅斯股市一年以內累計跌幅達76%位列全球股指跌幅榜第二位。
據統計,冰島股市由于10月14日開盤暴跌76%以及此前9個交易日股指累計下跌的30%,毫無疑問的成為全球股市跌幅榜上的冠軍;俄羅斯股市RTS指數從今年5月底的歷史高點2498點到28日收盤時的575.64點,5個多月累計跌幅達到76.96%,RTS指數也創下了自2004年12月以來的近4年新低;中國A股市場上證綜指從2007年10月的歷史高點6124.04點到10月29日收盤的1719.81點,跌幅達到71.92%,股指創下近兩年來新低。
新興國家越南,其股市一度因暴跌引起了各國關注,后經過該國政府采取多種措施救市股市一度企穩回升,但最近終不敵外圍頹勢,再度出現下跌,從2007年10月的歷史高點1110.78點到10月29日收盤331.62點,跌幅達到71.67%。

亞洲其他地區中,香港股市恒生指數從2007年10月的歷史高點30468點到29日收盤的12702.07點,跌幅達到58%左右,恒生指數也創下逾5年新低;日本股市日經指數從2007年2月的歷史高點18188.42點到29日收盤8211.90點,日經指數跌至26年低位,本輪累計跌幅達到54.85%;韓國首爾綜合股價指數從2007年10月的歷史高點2028.06點到29日收盤968.97點,跌幅達到52.22%。
歐洲股市中,法國巴黎股市CAC指數、德國法蘭克福DAX指數、英國富時100指數跌幅分別達到49.50%、40.40%、42.59%。此外,美國股市道瓊斯指數從2007年10月的歷史高點14093點跌至28目的9065.12點,跌幅達到35.68%。
10月全球股市蒸發5.79萬億美元
據美國標準普爾公司11月3日公布的數據,10月份全球股市集體下挫,繼9月之后再創歷史新高。今年前10個月,全球股市共蒸發市值16.22萬億美元。
10月份,全球52個股票市場一共蒸發市值5.79萬億美元,大大超過了9月份剛剛創下的4萬億關元紀錄。其中,美國股市共蒸發市值2.27萬億美元,標準普爾500指數當月下挫18%,跌幅低于全球股市20.7%的平均跌幅。

美國經濟第三季度按年率計算下降0.3%
據美國商務部10月30日公布的初步數據,美國經濟今年第三季度按年率計算下降0.3%,為2001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大降幅。不過,下降幅度低于分析人士原來預計的O.5%。按照慣例,美國商務部今后還將對第三季度經濟增長數據進行兩次修正。
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第三季度按年率計算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約占國內生產總值三分之二的個人消費開支下降3.1%,為28年來的最大降幅,也是自1991年年底以來首次下降。
按照通常定義,經濟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即為衰退。不少經濟學家預測,美國經濟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很可能繼續下降。因此,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非常大。
日本宣布2750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10月30日宣布了一項高達26.9萬億日元(約合2750億美元)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
據悉,該計劃中包含了向小型企業提供信貸和貸款、減少公路通行費以及給予業主現金回報等內容。麻生太郎表示,經濟刺激計劃中將有200億美元用于向日本民眾提供定額救濟金。也就是說,一四口之家可以從這項計劃中得到600美元的救濟。此外,該計劃還會向農民提供更多的補貼。
國際油價10月創單月最大跌幅達32.6%
國際油價10月31日結束10月的交易,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貨的原油期貨合約收報67.81美元/桶,與9月30日的收盤價100.64美元/桶相比,以32.6%的月度跌幅,創下了有史以來國際油價單月最大跌幅。
此外,10月31日,倫敦洲際交易所12月份交貨的原油期貨合約價格每桶上漲1.61美元,收于65.32美元/桶。較9月30目的98.17美元/桶,跌33%;較7月1 1日創造的歷史最高價147.50美元/桶歷史高點下跌了55.7%。
美國持續領取失業救濟人數達12.2萬人
美國勞工部11月5日宣布,在截至10月25日的一周內,美國持續領取失業救濟人數增加了12.2萬人;經過季節性因素調整、換算為年率的數字為384萬人,為25年以來新高。
勞工部報告稱,在截至11月1日的一周內,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減少了4000人,降至48.1萬人。報告表明,美國企業正在加快裁員速度,工作也變得越來越難找。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美國10月份的非農支薪人數將減少21萬人;預計失業率將提高O.2%,達到6.3%。10月份的勞動力市場狀況可能是5年以來最糟糕的一個月份。
滬深股市流通市值跌破4萬億元
來自滬深證券交易所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滬深股市流通市值跌破4萬億元,新報37706億元。
截至10月31日,滬市流通市值報27053億元,深市流通市值報10203億元。同期,滬市總市值報91720億元,深市總市值報20348億元。
滬指創14年來最大月跌幅達24%
10月31日是10月最后一個交易日,亞太股市多數走高,以此結束有史以來最黑暗的一月。但滬深兩市卻未見回暖,全天呈現低開低走態勢,上證綜指跌近2%,再度考驗1700點關口,上證綜指10月累計下跌24%,創出自1994年7月以來最大月跌幅。
上市公司前三季利潤增長7.11%
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整體業績仍保持增長,但增速已明顯放緩。1624家公司前三季總共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7820.20億元,有可比數據公司利潤同比增長7.11%。
雖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同比仍然呈現平穩增長,但由于宏觀經濟衰退帶來的需求減弱以及股市大盤持續震蕩導致的投資收益巨幅縮水,使得業績環比出現下滑。1624家公司7至9月實現凈利潤總額2291.23億元,可比樣本同比下降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