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防經濟大起大落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最近一期《求是》雜志上撰文稱,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發展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
談及經濟形勢,他認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速高位回落,通貨膨脹壓力加大,世界經濟形勢不利變化對我國的影響可能還會加重。防止經濟大起大落系科學發展觀首要目標。
成思危:勒緊褲腰帶渡難關
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成思危最近在談到金融危機時說,我是一個審慎的樂觀主義者,我相信盡管我們面臨這么多的困難,經濟增長速度可能在一定時期內會沒有以前那么高,經過企業界共同努力,再加上政府采取適當的政策,大家勒緊褲腰帶,審慎經營,我們一定能夠渡過當前的暫時的困難,在2010年將會迎來中國新的經濟周期的開始。
吳曉靈:房價一步降到位是明智選擇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前央行副行長吳曉靈表示,房價回歸理性是啟動正常消費的基礎,房產商一步降價到位是明智的選擇,并建議房地產商要理性地對待房地產調控的效果。吳曉靈指出,正是因為房價太高,所以銷售情況不好,造成了空置面積的增加。
吳定富:保險市場總體保持安全穩健運行
中國保監會日前召開保險市場形勢分析會,吳定富明確表示保險市場總體上保持安全穩健運行。截至9月底保險公司沒有境外“問題”債券,但要高度警惕國際金融保險風險跨境傳遞,警惕保險資金運用不當風險,警惕銷售誤導等可能引發非正常退保風險,警惕個別公司償付能力不足造成風險。
發改委:明年擴大企業債發行規模
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11月2日表示,明年發改委將擴大企業債券的發行規模、控制風險并完善發行制度。擴大規模既包括發行數量的增加,也包括推出不同的債券品種。
他說,明年將重點支持節能環保特別是污水處理領域的企業債券發行,同時提高發行透明度,規范核準程序,以符合市場化要求。
財政部:財政政策將著力擴大內需
財政部綜合司司長戴柏華日前在“2009年中國行業發展報告會”上表示,下一步財政政策將著力擴大內需,保障民生,嚴格控制一般性行政開支,重點向新農村建設、社會事業發展以及困難地區和群眾傾斜。
他表示,具體措施包括繼續健全農業補貼制度,擴大補貼范圍,提高補貼標準;完善與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掛鉤的農資補貼動態調整機制;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資。
證監會:融資融券進程沒有停滯
針對有關媒體“融資融券暫不推出”的報道,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10月29日表示,融資融券工作在正常推進之中。
這位負責人強調,業務開展初期,融資的規模將遠遠大于融券,市場不可能出現大量賣空。此前,中國證監會于10月5日宣布,經國務院同意,證監會將于近期啟動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工作。根據安排,融資融券業務將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開的原則進行。
吳敬璉:股市樓市泡沫大但無崩潰跡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認為,“我們的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雖然泡沫很大,但是還沒有出現崩潰的跡象,在次貸危機發生以后,這個問題很快就顯現出來了。”
林毅夫:拋外匯救市可能引發另一場危機
世界銀行副行長并兼首席經濟學家的林毅夫說,中國的2萬億外匯儲備并不都是現金,而大部分購買了美國的國債,如果在這個時候拋售套現,將很有可能引發另一場危機。
他說,中國應對金融危機有個“藥方”,就是“刺激內需”。中國提高內需的空間很大,比如說要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增加對醫療、社保方面的支出,“很重要的是不能忽視農村這塊最大的市場”。
北大:年內預計還有兩次降息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朗潤預測”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經濟在今年四季度還將為經濟增長“保九”而努力。為了應對放緩的經濟增速,央行在年內至少還將降息兩次。
項懷誠:美7000億救市方案只是一塊創可貼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日前在談及美國救市方案時說,美國政府的7000億美元對于金融危機來說,只能算是一塊“創可貼”,只能起到止血的作用,是否能起到救市的效果,僅靠美國是不夠的。
周小川:未來通貨膨脹可能出現交替反復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于加強金融宏觀調控情況的報告時稱,全球經濟明顯減速,可能會影響我國出口,并且未來通貨膨脹形勢有可能出現交替和反復。
他說,對下一步金融宏觀調控,要擬定保證金融穩健運行的各項應對預案,建立完善國際金融危機監測及應對工作機制。繼續改進流動性管理,保證市場流動性充分供應,引導貨幣信貸合理投放。
中行:房價未來兩年最高降30%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近日發布研究報告預計,未來兩年全國房價均降10%,最高降30%。到2010年,房地產周期將重新進入上升周期。
報告指出,目前而言,隨著全球經濟和我國經濟增長“拐點”的出現,經濟增長開始處于下降周期,我國房地產市場也開始進入調整,局部地區可能出現個貸違約率上升的潛在風險。經濟周期下行將使信用收縮,規模小、資本實力不足的房地產公司可能出現資金鏈斷裂而形成銀行信貸風險。
卡恩:IMF既要當“救火員”也要當“泥瓦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10月30日稱,IMF不應僅被看作是在緊急時刻拯救某些困難國家的“救火員”,該組織還希望在重建經濟增長方面扮演“泥瓦匠”的角色。“必須再次確認IMF作為全球監管協調者的地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將根據五項基本原則,在20國集團會議上提出一項新的‘全球監管策略’計劃。”
這項計劃的內容將包括,推出一種新型貸款以緩和某些經濟體中的短期流動性問題,出臺新的金融監管措施及建立一個新的、更加簡單而有效的全球經濟“構造”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