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不如純債基金,收益不如保本基金,風險低于股票基金,可轉債基金有沒有投資價值?
對于一般的投資者來說,可轉債基金是相對陌生的一類投資產品。興業可轉債作為國內唯一一只可轉債基金,從成立至今不足5年。
可轉債基金顧名思義就是主要投資于可轉換公司債券的一類基金產品。持有可轉債的投資人可以在轉換期內將債券轉換成股票,或者直接在市場上出售可轉債變現,也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收取本金和利息。
由于可轉債具備了股票的長期增長潛力以及債券所具有的安全和收益固定的優勢,因此可轉債基金也被視為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靈活投資品種。可轉債基金所承擔的風險水平接近于普通債基并明顯低于股票型基金,在目前股市下跌階段,可轉債基金可發揮其債券基金的特點,回避風險。當未來股市出現回升的可能時,可轉債基金的收益則將超過保本基金和純債類基金。它適合穩健型投資者,可作為資金配置品種進行長期投資,從而獲得低風險和中等潛在收益。

投資可轉債基金有以上利,但也有其弊。其風險依然是來自它本身所具備的股票和債券兩種屬性,即在承擔債券所具有的利率風險時,還要承擔股價波動的風險。由于可轉債中含有轉股期權,所以發債企業股票價格對可轉債價格有較大影響。當股票價格飆升、遠離轉換價格時,可轉債價格會隨之上升甚至被哄抬到超出其內在價值,此時可轉債會存在很大的下行風險。而眼下股市一片“熊態”,可轉債價格也會受累有所下跌。
目前市場上有興業可轉債、華安寶利配置、博時平衡配置、寶康靈活配置、泰達荷銀效率、南方寶元債券等可進行可轉債投資的基金。成立于2004年5月11日的興業可轉債是其中唯一一只以可轉債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其可轉債資產配置比例為30%至95%,股票配置比例不高于30%。
這一現狀正說明,現階段國內可轉債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品種少、規模小、流動性不足,這為可轉債基金構造投資組合和未來資產及時變現帶來一定困難。
可轉債的低風險特性在最近一段時間已得到顯現。從興業可轉債的歷史業績來看,2008年以來市場大幅下跌,股票類基金凈值損失慘重,偏股型基金凈值平均下跌32.92%,平衡型基金凈值平均下跌30.75%,指數型基金凈值平均下跌41.58%,而同期興業可轉債的凈值下跌15.36%,遠遠低于其它基金跌幅。
可轉債基金的投資特征,有待未來A股市場逐步明朗的情況下逐漸突出。以興業可轉債基金為例,它在基金契約中規定其可轉債投資比例在30%至95%,其中可轉債在除國債之外已投資資產中的比例不低于50%,即在權益類資產中可轉債的投資比例占主要地位,這保證了基金較優的風險收益特征。數據顯示,興業可轉債自成立至今已累計分紅1.466元/份,為投資者實現了較高的回報。
目前債市牛市情形下,保本基金、純債類基金仍是投資者避險增收的主力,但隨著政府救市政策的不斷推行,股市的長期投資價值也會逐步顯現,現在已有部分基金公司開始關注市場大幅下跌至低風險區域后,屬于含權資產的可轉債的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