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投資者對世界經濟預期趨于悲觀,盡管各國政府紛紛推出救市措施,但全球股市仍然跌勢不改。這半個月(10.06-10.20),A股市場在短線大幅飆升后再度回落,市場普跌行情再次涌現,恐慌性拋盤不斷增加,逐漸公布的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上市公司業績下滑明顯,也成為股市的重要制約因素。市場雖有零散熱點,如地產、農業、金屬、醫藥等,但是都很難持續。受股票大跌影響,基金這半月損失慘重。尤其是高倉位基金,損失更加嚴重,大摩基礎的損失居然達到23.20%,其他另有6只基金的跌幅超過15%,可謂哀鴻遍野。
前三名基金點評
股票市場普跌,基金自然也難逃一劫。這半月只有4只股票方向基金實現正收益,其中2只還是成立不到3個月的新基金。成立超過3個月的基金排名中,匯添富藍籌以1.10%凈值增長率排名第一,天治創新0.13%排名第二,申萬優勢-0.69%排名第三。

匯添富藍籌:債券助漲
匯添富藍籌成立于2008年7月8日,成立時間剛滿3個月。這只基金的凈值增長變化十分詭異,除了剛成立時隨股票市場漲跌,9月22日后就呈現只漲不跌的態勢,哪怕股市大跌其也能微漲。
業內人士分析,該基金目前很可能只進行債券投資,持有股票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受降息利好刺激,這半個月債券市場再度走高,兩大債券指數再創歷史新高,債券市場呈現少見的活躍,使該基金以1.10%的凈值增長率排名第一。不過,這只基金并不具有典型意義。
天治創新:追求長期回報
天治創新成立于今年5月8日,是一只股票型基金。該基金的投資目標是“專注于投資創新先鋒型公司,追求持續穩健的長期回報”。按照基金契約規定,該基金股票資產投資比例為基金資產的60%-96%,債券、現金類資產及權證、資產支持證券的投資比例為基金資產的5%-40%。盡管成立不到半年,該基金凈值損失率已經達到21.56%。這半個月天治創新表現出色,但由于其沒有持有股票類資料公布,暫時無法了解其投資情況。
申萬優勢:保守投資保住本金
申萬優勢成立于今年7月4日,是一只股票型基金。該基金的投資目標是,通過采用積極主動的分散化投資策略,在嚴格控制投資風險的前提下,保持基金資產的持續增值,為投資者獲取超過業績基準的長期投資收益。由于采取了保守的投資策略,該基金的凈值變化一直不大,今年以來的凈值增長率為-1.69%。這半個月能以-0.69%的凈值增長率排名第三,應該也與該基金倉位低有關,不過由于其還沒有季報公布,與天治創新一樣,暫時無法了解其投資情況。
后三名基金點評
積極風格的股票型基金由于倉位太高,在本周期內跌幅最大,不少基金損失超過15%。收益倒數三名分別是大摩基礎、華夏中小板ETF和華商領先,其收益率分別為-23.20%、-19.17%和-17.43%。

大摩基礎:受煤炭股重挫拖累
大摩基礎即原巨田資源基金,是本刊基金收益紅黑榜的常客。今年以來66.28%的跌幅,讓人不得不對它特別關注。該基金是以資源偏向性配置為主要投資特點的基金,由于對資源行業的偏重,使其具有板塊行情的特征。大摩基礎重配采掘能源行業,集中配置煤炭股。受油價下跌,煤炭價格影響,近期能源板塊表現低迷,拖累大摩基礎。德圣基金研究中心認為,資源型行業的強周期性使得大摩基礎經常陷入困局,也加大了熊市下基金的業績風險,除非結構轉型,大摩基礎很難取得較優成績。
華夏中小板ETF:中小盤市場跌幅加大
華夏中小板ETF成立于2006年6月8日,是一只指數型基金,以“緊密跟蹤標的指數,追求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最小化”為目標。受深圳市場深度下跌影響,中小盤指數基金跌幅很大,華夏中小板ETF深受影響。高倉位、積極投資是指數型基金高風險的根源,而近一月來中小盤個股的集體補跌則使得該指數再次領跌股市。受此影響,華夏中小板ETF位列跌幅榜第二位。
華商領先:受累高倉位
華商領先基金成立于2007年5月15日。在激進的投資風格下,基金曾取得不錯的業績,但市場反轉之后,該基金未能及時調整思路,損失慘重。華商基金對后市較為樂觀,這種操作風格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旗下基金的操作。按照基金契約,華商領先股票投資比例為基金總資產的40%-95%,債券配置最高可以達到55%,但是其并未發揮其靈活的特性,長期在高倉位下運作,業績長期墊底。根據Windin的統計,華商領先企業3個月收益在120只同類基金中名列第11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