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低保障的分紅保險備受質疑,保額分紅保險卻很值得推薦。
“分紅保險利益測算表”中的利率只是一個假設利率,并不是實際利率,決定紅利的是各保險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
保額分紅是英國市場的主流分紅方式,主要是指每年的分紅不以現金形式發放,而是用來直接增加保險金額。在保單終止時,根據當時保險公司的盈利狀況,客戶還可以現金方式獲得一筆終了紅利。總體而言,保額分紅能夠使年度紅利實現復利積累,雙重分紅的形式獲得了保戶的喜愛。
2008年元月,新華人壽推出的“幸福年年A款兩全保險(分紅型)”,就采用了這樣一種分紅方式。實現了養老、分紅、快返和保障的融合,“幸福年年”銷售近一年來備受關注。
首先,“幸福年年”的保額分紅方式,以保額為基數,而不是以保費或現金價值為基數,且保額還都按復利增值,也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驢打滾”、“利滾利”,所以用來投資養老金,不僅能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其收益空間也很大。
保額分紅產品的投資收益明顯高于保費分紅,存在的缺陷就是保額分紅并不是現金分紅,其紅利的領取方式不如保費分紅那么靈活,只能通過退保或者減少保額的方式實際獲得紅利。但退保或減少保額都會給投保人帶來一定損失,短期內退保或減少保額并不劃算。只有長期擁有保單,譬如四五十年后再退保或減少保額,才可能得到不菲的紅利累計。
本刊特約理財師提醒投資者,在選擇分紅方式時,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挑選。如果手中有閑錢,不急于將紅利取出,則可以選擇保額分紅的產品,在長期內獲得更好的收益。
目前市場上有兩種分紅方式,保費分紅與保額分紅。但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一個分紅保險產品只有一種分紅方式。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內各保險公司紅利并無較大差異,但長期內,由于各公司的經營狀況不同、盈利狀況不同,紅利差異就相當大了。
其次,“幸福年年”承續了新華保險分紅保險特有的“保額分紅”方式,是一款“會長大的保險”。在保險期間內,60歲以前每兩年可按當年度基本保額及累積紅利保額的8%領取生存金;60歲至80歲每年可以按當年度基本保額及累積紅利保額的16%領取生存金。“幸福年年”特設3倍高額身價保障,并通過分紅增額每年都會增長。另外,特別附加了全殘豁免功能(被保險人因意外或一年后因病身體全殘,豁免續期保費,保險責任和利益不變)。
有保險專家說,這是一款很可靠的養老保險,邊交錢邊拿錢的設計,可以大大緩解繳費壓力;60歲以后真正需要花錢時,增加為每年都領取,也很人性化。
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一般的理財產品,資本市場好有收益,市場行情不好也會有虧損風險。但分紅保險的保單上都會注明,分紅一經公布,即不可更改。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郝演蘇教授說,我反對在中國大力發展那些低保障的分紅保險,但保額分紅保險很值得推薦,因為任何保險都有保障,所以怎么選擇分紅就非常關鍵。
據統計,目前投資理財在城市居民中逐步普及,中高收入城市居民持有投資理財產品的比例達到了62%,在投資理財產品分布上,股票、基金、投資型保險是最主要投資方向。但是,如果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動蕩不安,百姓心理承受能力有限,自然會熱衷比較穩健型的投資。所以,一向以穩健保本自居的分紅險也就成了投資者的首選。
養老只依靠社保是遠遠不夠的,“421”的現代家庭結構給贍養老人帶來經濟壓力,CPI指數不斷攀升在挑戰老百姓現有資金的同時也是對未來資產的挑戰……所有這些,都決定著消費者要為自己或家人提前做好養老的資金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