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降息周期?股市反彈可望?房產投資現拐點?
繼9月15日央行宣布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后,10月8日央行再次出手,將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下調了0.27個百分點,并下調了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自1999年底起,央行近9年來首次下調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自2002年2月起,央行6年來首次下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
“三率齊動”的背景是,A股連續3天下跌及美股連續3天下跌。專家認為,央行趕在美聯儲之前宣布降息,讓世人不再懷疑中國金融體系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快速反應能力。
1個月內次降息顯示決策者完全意識到了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并愿意采取強硬的行動。
進入降息周期?
中國國情與發展研究所經濟學研究員清議表示,目前尚無法預估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會有多大和多長,單憑一次降息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對美國來說,一個完整降息周期的下半場才開始啟動。對中國來說,降息周期恐怕才剛剛開始。
最樂觀的看法是認為美國目前正處于“最糟糕”的時刻,而非進一步“惡化”,即便如此,要從這種“最糟糕”的情況下恢復也需要時間。中國社科院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研究室主任彭興韻表示,美國的救援計劃是逐步實施,再加上很多金融機構的資產狀況還不十分清楚,投資者信心嚴重不足,全球調整持續的時間不可能在短時期內結束,全球利率進入下降通道的跡象很明顯。
彭興韻認為,從去年中國經濟開始調整,貨幣政策周期的調整恐怕還要持續。法國巴黎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興動對“利率已進入下降通道”的判斷表示認同。他認為,中國的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存在下調的空間。就目前而言,從政策角度講,采取更緊的貨幣政策已無必要。
有關專家對媒體如是表示,央票近期持續的異動,已經提前預告了降息周期的到來。10月7日,央行發行的1年期央票中標利率在連續兩周走低的基礎上再次下調了10個基點至3.9069%。市場普遍認為,這是央行有意引導各市場利率下行,是貨幣政策逐步放松的明顯跡象。
根據花旗集團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的預測,今年第4季度央行將降息2次,每次27個基點,存款準備金率也將進一步下調。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預計央行將在明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2次下調存貸基準利率27個基點。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年底之前將再次降低50個基點,明年將下調4次、每次50個基點。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則堅持認為,在今年剩下的時間和明年央行將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4次至5次,如果每次降息27個基點,累計降息幅度將達到108個至135個基點。
股市反彈可望?
10月8日的美歐股市、9日的中國股市均以下跌作收。滬深兩市先揚后抑,央行協同降息的刺激作用并不顯著。
信達證券分析師錢來智表示,政策出來前市場已有預期,而且政策更多的是針對實體經濟采取的措施,所以引發的市場反彈幅度不會太大。
私募基金經理吳國平認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宣布,加之全球許多國家同步宣布降息,必將對投資者信心帶來明顯提振作用。降息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可釋放2000多億元資金,短期對股市刺激作用應該是明顯。
吳國平表示,短期股市會受到政策利好的強勁支撐,中期來看,股市的本質仍然是企業能不能渡過危機。如果不能,則股市可能在短暫反彈后走出一波更慘烈的下跌。
中國國情與發展研究所經濟學研究員清議強調,與前次降息相比,此次降息的最大特點在于對稱性降息,降息后商業銀行1年期基準存貸利差雖然維持不變,均為3.06個百分點,但收益率卻提升了1.66%,不像前次非對稱降息那樣打壓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出的流動性有助于商業銀行擴大信貸業務規模,進而改善未來的盈利能力。而金融股能否站穩,是大盤能否持續穩定的關鍵。
市場普遍預計,11月下旬或能夠迎來一波大幅反彈行情。一位股票投資專家建議,在全球股市都在連續下跌的情況下也會出現強勁反抽的機會,A股市場會快速返回所謂的牛熊分界線的2245點上方,投資者存在著短線獲利或高拋低吸的機會,但熊市的反彈投資者不要期望值過高,只能抓住一輪就是一輪,這是攤薄成本反復操作的心理技巧。
本刊特約理財師提醒投資者,中長線操作要持謹慎態度。目前的點位雖然相對安全,但歷來熊市要比牛市長得多,反彈的高度取決于后續組合政策的是否出臺。坊間盼望的T+O、股指期貨、大小非的二次解決等,都將直接影響股指的走向。
激進投資專家則認為,在未來的2、3個月內,股指或許能夠在2245至2700點之間震蕩運行,這個期間將是今年以來難得的獲利機會,伴隨著金融政策的放松、通貨膨脹壓力的減輕及資金供給面的不斷加大,A股市場或將在這個區間內真正實現一種維穩格局。
自去年10月起內地股市一路暴跌,短短11個月內大盤縮水幅度高達7成,上市公司動態市盈率接近歷史低點(998.23點)時的水平。近一年的連續下跌,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顯現。
房產投資現拐點?
被銀根緊縮勒得喘不過氣的房地產開發商,面對央行再次降息的刺激顯得并不樂觀。大部分開發商普遍悲觀地認為,降息對于房地產行業的影響不會太大。開發商資金緊張得不到實質緩解,消費者的觀望還不足以改變。
對于購房者,5年以上的貸款年利率由之前7.74%下降到7.47%,下降0.27%。以貸款50萬元、通過等額本息的方式分10年還款舉例,下調后總還款額比下調前僅少支付58.58元的利息款,10年僅減少利息支出7029.6元。
顯然,開發商和購房者對這樣的計算結果不“感冒”。而一旦進入降息周期,在三、四輪降息之后,人們是否還會認為房產投資、開發像現在這樣表現得毫無價值。
中國國情與發展研究所經濟學研究員清議認為,對于采用按揭貸款購房的居民來說,降息對降低付息壓力以及相應增強消費支出能力均是利好,亦有助于提高打算購房的者的意愿,對處在持續降溫當中的房地產市場具有提振作用。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表示,下一步,央行存在繼續放松對房地產行業的信貸控制,甚至在二套房貸政策上出現松動的可能性。
二套房貸從緊政策始于2007年9月27日,當時,央行、銀監會共同發布通知,要求嚴格住房消費貸款管理,對已利用貸款購買住房、又申請購買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檔次基準利率的1.1倍。此舉對于當時開發商普遍囤積土地、囤積房源的投機行為,銀監會也重拳出擊,從信貸來規范。
時隔一年,監管部門的9·27房貸新政已顯示出威力,各地房價瘋漲的勢頭被遏制,投機炒樓行為大幅減少,隨之而來的是樓市成交量萎縮、房地產開發商資金周轉出現問題,銀行房貸業務量下降,購房者持幣觀望。樓市救市說也因此甚囂塵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開發商坦言,本輪市場出現的問題并非資金鏈讓開發商必須降價這么簡單,問題是整體的消費觀望。消費者認為政策到底如何促進樓市向上還是向下?下探多少?一旦國家表態證明樓市各項調控政策到此為止,不再深入,并且要求保持穩定的樓市,保持發展的樓市,人們預言的房價探底將會出實現。
一項減稅政策——減免股票紅利稅的呼聲也日漸高漲。專家認為,在當前股市低迷的情形下,已經具備“減征”或“暫免征收”股票紅利稅的條件,紅利稅的減免有望成為下一步救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