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并沒有對由石油和食品價格上漲導致出現更大的全球經濟壓力作出回應。投資人更應該時刻牢記:決定黃金價格的機制不只是依靠其貨幣屬性來呈現,在某些時候,商品屬性的表現良莠或許才重要。
近來,有關相對高昂的金價導致全球黃金需求下降的消息不絕于耳。黃金作為一種特殊的硬資產,具有貨幣和商品的雙重屬性。因此,要更好地把握金價走勢,就必須從供需關系的角度上加以一定研究。其實,簡單的說,投資者不難從金價最近的劇烈波動中洞察出這樣的規律:金價的波動性與黃金的需求往往呈現出反比的情況。
首先,對價格的敏感度給珠寶業和零售投資需求帶來巨大壓力。自2001年以來,珠寶和投資需求就已不再成為黃金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了。在過去的十年里,總需求超過60%的珠寶需求從1997年的3300噸下跌至2007年的2400噸,而今年則可能繼續下跌。實際所發生的是,需求已從西方國家向新興國家轉移,其中印度、中國、俄羅斯等國家已成為最大的黃金消費國。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以印度為例,雖然印度人與黃金有著特殊的不解情緣,傳統上黃金也被用作新娘的嫁妝,但是伴隨著國際黃金價格的急劇上漲,來自印度的總消費需求正在下降。高昂且容易劇烈波動的金價已經開始傷害到實際需求的正常增長,根據統計顯示,印度黃金進口從去年上半年的498.3噸下跌至今年的263.5噸,跌幅達47%,表明該國經濟增速放緩所導致的對高價格的敏感程度。
其次,黃金ETF的需求也深受價格敏感度的影響。值得關注的是,過去幾年間,交易所買賣基金已成為黃金需求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2007年黃金ETF持金量占到了總需求的7%。然而同樣對ETF的需求變化也顯示出,自2007年9月以來金價出現大幅上揚所導致的價格敏感度偏好。今年第二季度ETF需求量僅為4噸,相比第一季度的73噸,剛好體現出金價從高位回落并展開寬幅震蕩調整,給ETF投資需求帶來的沖擊。8月12日,全球最大的黃金ETF基金——SPDR Gold Shares從7月份的705.9噸的峰值跌至659.03噸,降幅高達6.7%。
最后,減少對沖操作對黃金價格最終的正面效果。眾所周知,黃金生產商相比對沖期間,所進行的減少對沖操作的凈值增減,早已成為左右金價的重要因素。隨著黃金價格從第一季度的平均925美元,下跌到第二季度的平均826美元,促成了減少對沖操作對黃金價格形成的過程中積極影響的結束。同時,考慮到金融危機對高風險融資的有效性的負面影響,這意味著,經過一段時間的減少對沖操作,特別是開發新項目的黃金公司,都必須通過對沖未來的產能來尋找其它的資金。因此,減少對沖操作對需求的積極影響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隨著美國的次貸危機逐步演變成一場信貸危機,以及由俄羅斯和格魯吉亞之間戰爭導致的國際政治問題的出現,投資者應該會預料到在這個動蕩的時刻,黃金作為一項安全性投資能夠從中獲得的收益。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黃金并沒有對由石油和食品價格上漲導致出現更大的全球經濟壓力作出回應。所以,供需關系變化將在黃金價格的整固期內更多地被市場參與者所關注。也正是因為如此,投資人更應該時刻牢記:決定黃金價格的機制不只是依靠其貨幣屬性來呈現,在某些時候,商品屬性的表現良莠或許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