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勇/編譯
一個貌美如花的四川女孩,因為突如其來的火災,成為了一個“籠子”女孩。那巨大的反差讓一位來華的美國女士內心感到強烈震撼。此后的四年里,她隨身帶著她的照片,跑遍了美國的醫療機構,只為了讓她站起來,重新開始人生的步伐。
布瑞肯·陳·斯沃特,馬里蘭大學國際傳媒專業博士,中文名陳博瑞。這位37歲的美國女士能熟練使用漢語、日語、西班牙語。因此,她能更加自如地融入中國的社會,感受更多的東西。
2004年10月的一天,斯沃特如約去中央電視臺。在大門外,她看到周琳和她的媽媽向行人尋求幫助。
斯沃特停了下來。“你怎么了?”她用普通話問道。12歲大的周琳告訴了斯沃特自己的事情。
2003年1月17日晚上9點多,全村停電。當父親周志平往燈里倒煤油時,突然一聲巨響,手中的煤油燈和油瓶子脫手飛去,屋里的兩個孩子周琳和妹妹周靜已被燒成了“火球”,身上的化纖衣服被燒得粘在皮膚上,剝都剝不掉。事后,光搶救治療費用就達10多萬元。周琳姐妹倆不得不在傷口還未痊愈的情況下回到家中,各躺在一張床上。為了防止感染,父親只得用竹竿和鐵絲做了一個橢圓形籠子將周琳下肢罩住。后來,她和母親來到了北京乞討……
“我會幫助你!”斯沃特向小周琳保證,并交給周琳家人200美元和她的名片。錢來自于“援手”(一個由包括斯沃特在內的學生、學者和專業人士在美國創立的非贏利機構,致力于為中國欠發達地區提供教育機會)。
眾人援手見曙光
2005年11月,為《美國之音》工作的斯沃特在新墨西哥州走訪一個家庭時,偶然得知有一個叫做Shriners的非贏利性組織,目的就是為全世界18歲以下的兒童提供免費的燒傷和整形外科治療服務。在全美,該組織旗下有22家醫院。斯沃特欣喜若狂,她知道小周琳的好運來了。
2006年1月,Shriners的醫生答復她,周琳符合接受治療的條件,她所有的醫療費用都將免除。
專家們評估了周琳的病情,決定把壞死的殘肢截除。那天是6月27日,她的第十四個生日。她還想走路,于是醫生們為她設計了假肢。
“許多這樣的孩子會死去。”醫生指出,在醫療條件不好的地區,這樣的兒童常常因為感染而死亡。即使在美國,治療這樣的病人也要求長時間的隔離,因此病童會出現心理問題,但醫生們一致認為周琳是個堅強的女孩。手術結束后,周琳安上了一對假肢,開始嘗試渴望已久的行走。
“準備好了嗎?”醫生問。
“是的!”周琳點點頭,慢慢離開輪椅,試著站立。她把一只“腳”放在另一只“腳”前面,開始行走。
一次、兩次、幾次后,幸福的眼淚從她的臉上流淌下來。然后她又笑了,笑容可以照亮整個醫院。醫生說:“這是一個很大的目標,就是要讓她重做一個孩子。”
我們兩個人的新生
在醫院,斯沃特教周琳學英語、數學、彈琴、寫歌、繪畫。周琳簡直就是一個天才,她在未受過任何美術教育的情況下,用嚴重燒傷的手完成了多幅繪畫作品。在斯沃特的幫助下,當地慈善團體組織了一次拍賣籌款活動,拍賣周琳的近20幅畫作,以及一張特別為周琳制作的音樂CD。義賣所得將首先用來支付周琳的康復費用,余款將協助周家支付之前治療所欠下的龐大債務。如果可能,他們還希望能在成都開辦一家兒童燒傷醫院,免費治療貧困的燒傷兒童。
2006年8月,工作要求斯沃特去北京,但她知道自己不能走,因為周琳還要面對幾個月的治療期。她向北京的單位通報了情況,要求留下來陪周琳一起度過剩下的時間。
“在我生命中,還沒有什么比幫助這個孩子更讓我覺得重要的事。”斯沃特說,“我不知道為什么,我也沒法解釋。我在街頭遇到過數不清的、各個地方的人,在遇到周琳之前,我從沒對別人承諾過什么,而現在我是她的一切,她也是我的一切……當她的身體被治愈的時候,我自己也好像重獲新生。”
[編譯自美國《波士頓環球報》]
(責任編輯段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