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核心能力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形成的、能帶來超額、不易被競爭對手仿效的利潤的獨特能力。進入新世紀,企業創新是促進核心能力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通過分析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及文化創新對企業核心能力可持續發展的作用,繼而從以上三個方面提出通過創新促進核心能力持續發展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 創新 企業核心能力 可持續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面對多個地域、多元文化、多種技能設置以及多種經營前景,新經濟環境的跳躍性使大多數企業都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大多數核心能力都只有有限的生命周期,只能獲得一時的收益,因此企業只有不斷升級舊的核心能力,塑造新的核心能力,才能取得持續的競爭優勢。創新是培育和形成企業核心能力不可或缺的因素,核心能力是企業競爭優勢的基礎。在開放的經濟條件下、競爭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要維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永葆企業的競爭優勢,通過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及文化創新等促進核心能力持續發展已是企業走向振興、實現長遠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企業核心能力及其可持續發展
企業核心能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是美國著名戰略學家帕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提出來的,他們將企業核心能力解釋為企業的“一組先進技術和諧組合”。從某種程度上講,企業核心能力指的是企業在某一領域建立的獨特競爭優勢,是企業獨具的、支撐企業保持可持續性競爭優勢的競爭力。
企業核心能力離不開創新。企業核心能力的精髓在于擁有主導產品,而核心能力的靈魂就是創新。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首次提出了創新的概念,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文化創新等等。熊彼特認為創新是形成競爭優勢的最重要動力和源泉,并對創新模式進行了分析,指出技術進步引起的創新與管理變革引起的創新,是培育與提升企業核心能力的根本動力。企業核心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更離不開企業的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及文化創新等對于形成企業獨特的、難以替代的、具有較長延展性的核心能力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二、企業創新與核心能力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1.企業創新的內涵
(1)技術創新。企業技術創新是企業創新的核心,企業只有通過源源不斷的技術創新,才能不斷向市場推出新產品,不斷提高產品的知識含量和技術含量,改進生產技術,降低成本,進而提高產品的價值,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并適時開拓新的市場領域。(2)管理創新。管理創新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隨著企業規模的發展、內外部環境的變化、技術的變革、戰略的調整,企業必須引進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管理技術,管理創新很好的體現了權變管理理論的思想。只有通過管理創新才能把企業的其他創新更好的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提升企業的核心能力。(3)文化創新。一個崇尚滿足企業成員的自尊、地位、情感、成就和自信等需要的企業文化,就能培養企業成員對企業的歸屬感、責任心和事業心,一個倡導創新意識、運用創新思維、敢于創新競爭、鼓勵嘗試風險的企業文化,就能激發成員的積極性、創造性,有助于創新思想的產生,并能使這些新思想迅速而有效地變成實際運用,從而轉變為企業的核心能力并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2.企業創新對核心能力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形成核心能力,不是“一蹴而就”功夫,它是企業決策者們經不懈努力才獲得的具長久性和穩定性的競爭力。創新在鑄造企業核心能力的過程中,一方面使競爭對手很難模仿、很難趕超;另方面又因為創新成果所特有的持久性、堅壁性,使得那些在核心能力的建設中,處于遙遙領先地位的企業,往往難有競爭對手。只有堅持創新,才能形成企業核心能力;只有堅持不斷地創新,才能確保企業核心能力可持續且長久地發展。
(1)管理創新對企業核心能力的影響。管理創新近年來已逐漸成為企業提升核心能力的首要因素,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重視。管理創新的能力已成為評價企業核心競爭一力強弱的重要指標。管理創新有利于全面提升企業核心能力,企業真正的核心能力是企業的技術核心能力、組織核心能力和文化核心能力的有機結合。管理創新能把各項創新更好的滲透于管理過程當中,從而全面提升企業核心能力。
(2)企業技術創新是形成和提高企業核心能力的基礎和關鍵。企業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是企業核心能力形成的基礎,而企業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離不開技術的創新。企業的生命周期總是與其核心技術的周期以及由核心技術決定的核心產品的周期密切聯系的,企業只有不斷技術創新,用新的產品替代過時的產品,開始新的市場生命周期,才能促進企業核心能力的可持續發展,才能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處于長久不衰的境地。
(3)文化創新是核心能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和制度保障。企業文化以其特有的內在導向作用、規范作用、激勵作用、創新作用、輔射作用和凝聚作用,以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愿景激勵、驅使全員、人力資本載體積極主動充滿熱情地貢獻自己的智力資本;促使知識員工在良好的工作氛圍中自由廣泛地交流信息,知識共享,以形成和不斷提升結構資本;以人為本,進行文化管理,關心、愛撫、成就、升華員工,使員工忠誠于企業,忠誠的員工自覺以創造性的服務獲得顧客的滿意與忠誠,從而為企業贏得顧客資本,繼而促進一切創新活動和資源、能力的優化與整合,合成或提升為核心能力。
三、通過企業創新促進核心能力可持續發展的路經選擇
1.通過技術創新促進核心能力可持續發展
(1)建立研發機構為核心的技術創新體系。企業應設立研究機構,不斷加強技術研發力量,根據企業自身特點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構建適應市場競爭要求和企業發展需要的企業技術研發體系及其有效運行機制。企業在進行技術創新時要及時與國內各院所、高校進行聯合技術攻關,實現產學研縱向合作,使科研機構的技術研發以滿足企業的技術創新需求為目的,加速技術成果向市場的轉化。
(2)完善的激勵機制造就高質量科研隊伍。企業應建立一種能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發揮人才的激勵機制,注重運用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等激勵方式,充分反映和體現科技人員實現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的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創新潛能和積極性。
(3)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技術創新機制。企業在進行技術創新時一定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根據市場需求的特點來從事技術研發。企業在進行技術研發前一定要對市場需求做深人調研,通過建立信息搜集中心等機構,增強企業對國內外市場的變化做出及時反饋和正確判斷的能力,按照市場的需求進行產品和技術創新。
2.通過管理創新促進核心能力可持續發展
(1)要廣泛采用現代管理技術、方法和手段。認真總結和推廣國內外先進企業的管理經驗,引進國外智力,學習借鑒國外企業的現代管理方法,盡快使國有重點骨干企業經營管理和競爭能力提高到新水平。要積極探索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等先進的管理模式,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要充分發揮計算機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迅速建立起企業的網絡信息資源平臺,不斷提高經營管理信息化水平。
(2)圍繞自身的優勢來制定整體發展戰略。要充分、客觀地認清自身的競爭優勢和劣勢,制定出具有獨特性的經營戰略。通過對國內外優秀企業的分析表明,企業的經營戰略不能機械地模仿,只有在調整未來環境變化并掌握企業優勢的基礎上,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靈活地構思,才能制定出適合本企業的獨特戰略。要保持企業的持續發展,關鍵在于企業要學會戰略創新。
3.通過文化創新促進核心能力可持續發展
(1)積極建設學習型的企業文化。學習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一種核心能力,企業文化建設也應把打造學習型的企業文化作為重要目標。首先,要強調終身學習。其次,要強調全員學習。企業是一個由人組成的有機系統,只有系統內所有成員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企業才能達到最佳競爭狀態,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再次,要強調全過程學習。學習必須貫穿于企業運行的整個過程,沿著計劃、執行、控制、銷售各個環節運行。總之,要營造一個把學習當作一種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氛圍,創建一個學習型的企業文化。
(2)確立雙贏價值觀。企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文化創新首要的是價值觀創新。在傳統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奉行非贏即輸、你死我活的單贏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既有迫使企業實現技術和產品更新的驅動力,也有滋生為打垮對方而不擇手段以至惡性競爭的弊端。一個企業只有奉行雙贏價值觀,才能不斷地從合作中獲得新知識、新信息等創新資源,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左右逢源,立于不敗之地。我國海爾集團不參與同行間的價格戰,堅持靠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來擴大國內外市場份額的成功經驗,便是奉行雙贏價值觀的一個范例。
參考文獻:
[1]邁克.波特著 陳小銳譯:競爭戰略[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
[2]張國軍:核心競爭力的構建與擴散[J].企業研究,2001(11)
[3]康榮平 柯銀斌:中國企業核心能力剖析:海爾與長虹.中國工業經濟, 2000(11)
[4]安德魯·坎貝爾 凱瑟琳 薩默斯·盧斯:核心能力戰略.遼寧: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年
[5]郭 斌:企業核心能力生命周期論,科研管理,2001(1)
[6]陳有安 尉維斌:企業創新及其影響[J].理論前沿,2002(3)
[7]李東紅:企業核心能力理論評述.經濟學動態,1999(1)
[8]陳 勁 王 毅 許慶瑞:國外核心能力研究評述.科學管理,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