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市場經濟的社會,職業技術院校直接為社會輸送技術人才,而科學和經濟的發展,給職業技術院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這種情況下,職業技術院校怎樣才能立足于各類學校的競爭之列呢?不容質疑,必須建設有特色的職業技術院校。本文從“建設目標要”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未來;搞好“四要素”,要增強職業技術院校的競爭力兩個大面論述了這樣的問題。
[關鍵詞] 社會商場 需要 特色 高職院校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深化和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職業技術院校教育將隨之進行適應時代發展的調整,將實現學校社會效益的市場化。教育是國之根本,是實現中華民族在21世紀騰飛夢想的基礎。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跨世紀職業技術院校必須“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未來”。
目前,職業技術院校進入了市場化,畢業生全部輸入人才和勞動力市場。在國家不斷擴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規模的形式下,職業技術院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國家社會勞動保障部出臺的就業人員必須經過職業技術院校培訓才能上崗就業的新法規有給職業技術院校帶來了新機遇。
一、建設目標要“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未來”
學校創造的是社會效益,它的社會功能是特殊的。它所追求的第一位目標是社會效益,社會效益是在“學生——教育——人才”的過程中實現的。社會效益的量化指標是向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的數量。職業技術院校的生存、發展依此而實現。因此,學校的建設目標要瞄準社會需要、社會的未來發展。
1.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是熱愛祖國、熱愛工作、品德崇高,又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術的勞動人才。學校要注意理想信念的培養教育,使學生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學校要加強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遵守紀律,樂于奉獻,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
2.專業設置上要緊跟市場發展,著眼未來
財會專業是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前沿,學校要摸準市場、商場不斷變化的需求,積極、主動調整專業和吸納新的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手段。如隨著市場經濟的近一步深化,“高級護理”、“汽車維修”、“機電一體化”、“財會電算化”、“市場營銷”、“電腦美術設計”、“經貿英語”、“資產評估”及“海洋學”等專業人才需求量會不斷增大,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設置好這些專業就會為學校的發展擴大空間,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
3.培養目標要找準位置
職業技術院校培養的目標是向社會輸入具有專業技術的人才。隨著畢業生進入市場,學生就業要面臨機遇、挑戰并存的社會現實。(1)來自本科生、研究生的挑戰。對方優勢明顯,知識結構、綜合素質可能明顯高于自己。(2)來自同類學校的競爭。隨著職業技術院校擴大計劃招生,學生選擇的自由性大了,學校選擇學生的量相對變小。生源的數量不足和質量下降給學校的發展帶來諸多不利因素。(3)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隨著社會對就業人員素質的提高和就業法規的完善,就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這一法規,使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不一定能直接就業,這為職業專業技術學院的發展帶來了不同的挑戰與機遇。這從客觀上增強了職業技術院校的競爭力。
二、搞好“四要素”,增強職業技術院校的競爭力
現代職業技術院校的生存四要素為“形象、教育、管理和就業”。其中“形象”是學校競爭力的綜合體現,它決定于學校的教育、管理和就業,又對學校的建設起到積極的影響和推動作用。良好的社會形象又會使學校的生源充足。良好的形象帶來的經濟效益會促進學校教學手段的更新、管理的更加科學、正規,學校畢業生就會成為社會的“緊俏人才”,學校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主動權、保持持續健康發展。
1.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內力
要使職業技術院校的畢業生思想品德好、專業技能高、敬業精神強,就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建設:(1)培養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首先要選配好教師,使教師知識面不斷拓寬,汲取新的知識、掌握現代教學手段;(2)建立健全教師教學研討交流制度。要充分發揮老教師經驗豐富的優勢,培養帶動青年教師,造就一支梯形教師隊伍,使學校的持續發展有一個穩定的師資力量;(3)健全獎勵機制。在平定職稱、進修深造及經濟上以優厚的獎勵,激勵教師愛崗敬業、鉆研教學。
2.實施科學管理,樹立良好校風
“依法治校、文明管理”就是對學生的言、行、舉止等進行紀律規范。在實際操作中應重視思想教育與行為督導相結合、獎勵與懲戒相結合、嚴格規范與熱情疏導相結合,全面培養教育學生。
3.開放思想,拓寬就業渠道
學校所培養的學生能否做到充分就業是一面鏡子,它不僅反映學校教學水平的高低,還反映所培養的學生是否適應社會的需要。學校不僅要廣泛的調查社會對本校所能培養學生的需求情況,調整各專業的設置和招生人數;更要積極與需求單位建立廣泛聯系,不斷開拓學生的就業渠道,使我們培養的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不工作。只有我們的學生實現了就業,才能說明我們進行的教育是成功的,才能真正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學校為此要成立專門的機構和安排得力的人員具體負責學生的就業推薦工作。學校要通過多種形式、開拓多種渠道宣傳學校、學生,推薦學生就業。
4.抓好學校形象設計,創優立新
在學校的教學質量、管理水平、就業推薦等問題解決之后,學校的整體形象應得到足夠的重視,要把學校推向社會。“默默無聞,桃李樹下難成棲”,學校也向企業一樣亮出自己的牌子,樹立好自己的形象。學校要廣泛開展各種公共關系、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宣傳學校,在全社會全方位展現學校的形象。在社會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學校的一筆巨大的財富,它能保障學校有較大的生源和選擇權,使學校的發展有廣闊的空間,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由此我們可以展望:一所獨具特色的職業技術院校正以嶄新的面貌矗立在我們的面前。這樣的高職院校在社會的大市場中才能經得住風吹雨打的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