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產業鏈的整合,有利于彌補產業鏈的薄弱環節,提高產業鏈上企業的競爭能力。本文根據產業鏈整合的基本理論,結合汽車制造業的實際,對汽車制造業產業鏈整合的模式進行分類的研究,并指出在整合過程中所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 產業鏈整合 汽車制造業 整合方式
汽車產業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產業,汽車產業鏈上游涉及鋼鐵,機械,橡膠,石化,電子,紡織等,下游又涉及銷售,維修,保險,金融等行業,其產業鏈之長是其他產業所無法比擬的,而現在的汽車制造業受其產業鏈的制約也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受到高油價以及鋼鐵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使汽車產業的發展更是舉步維艱。借鑒國際經驗,我國的相對落后汽車制造業可以通過產業鏈整合來獲得新的生存空間及競爭優勢。而通過對整合模式的研究,能夠更好地為汽車產業鏈的整合作出科學的決策,提升其核心競爭力。
一、產業鏈整合的基本理論
1.產業鏈整合
整合的本質是對分離狀態的現狀進行調整、組合和一體化。產業鏈整合是對產業鏈進行調整和協同的過程。對產業鏈整合的分析可以分別從宏觀、產業和微觀的視角進行。本文所說的產業鏈整合是產業鏈環節中的某個主導企業通過調整、優化相關企業關系使其協同行動, 提高整個產業鏈的運作效能,最終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的過程。
2.產業鏈的整合模式
以整合企業在產業鏈上所處的位置劃分可分為橫向整合,縱向整合以及混合整合三種類型。橫向整合是指通過對產業鏈上相同類型企業的約束來提高企業的集中度,擴大市場勢力,從而增加對市場價格的控制力,從而獲得壟斷利潤。縱向整合是指產業鏈上的企業通過對上下游企業施加縱向約束,使之接受一體化或準一體化的合約,通過產量或價格控制實現縱向的產業利潤最大化。混合整合又稱為斜向整合,是指和本產業緊密相關的企業進行一體化或是約束,它既包括了橫向整合又包括了縱向整合,是兩者的結合。
以整合是否涉及股權的轉讓可分為股權的并購,拆分以及戰略聯盟。股權并購是股權并購型產業鏈整合是指產業鏈上的主導企業通過股權并購或控股的方式對產業鏈上關鍵環節的企業實施控制, 以構筑通暢、穩定和完整的產業鏈的整合模式。拆分是指原來包括多個產業鏈環節的企業將其中的一個或多個環節從企業中剝離出去,變企業分工為市場分工,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專業化水平。戰略聯盟型產業鏈整合是指主導企業與產業鏈上關鍵企業結成戰略聯盟,以達到提高整個產業鏈及企業自身競爭力的目的。
二、我國汽車產業鏈整合的主要模式
1.股權并購
股權并購是汽車產業鏈中最直接的整合方式。橫向整合方面,主要是汽車制造廠商之間的并購。這里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國內汽車制造商對國外汽車制造商的并購,如2005年上汽和南汽對羅孚的競購,在羅孚公司瀕臨倒閉之際,上汽集團購得了兩款轎車和全系列發動機的知識產權,而南汽集團購得了羅孚汽車公司及其發動機生產線部分, 上汽和南汽通過對羅孚的競購以后,分別運用了所獲得的汽車及其發動機的生產技術生產出了“榮威”和“名爵”兩款自主品牌轎車。這也是提高我國自主品牌發展的快捷和簡便的方法之一。另外一種是國內汽車生產商之間的并購,如上汽對安徽奇瑞和柳州五菱的兼并。由于雙方的產品具有較強的互補性,通過整合,不僅能夠擴大企業的規模,而且能夠完善產品結構,上汽通過兼并,彌補了經濟型轎車和微車領域的空白。縱向整合方面,一般是整車制造企業對零配件企業的并購,如上汽集團通過對上柴股份的并購,獲得了商用車發動機的生產能力,進一步完善了其自主品牌發動機的生產技術,也為下一步進軍商用車領域做了準備。當然,除了橫向和縱向的整合以外,還有混合整合,如民營的浙江吉利汽車集團,就是通過對具有整車生產資格的江南和江北機械廠的兼并,才具備了汽車生產的準入資格,正式進入轎車生產領域。
2.企業拆分
拆分一般是將相關性不大的業務獨立出來,以便于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2007年,比亞迪將其上市公司拆分為比亞迪電子和比亞迪國際,分別經營電子和汽車業務。通過拆分,其汽車業務已經與電子業務相互獨立,有利于汽車產業進一步發展。另外,通過拆分上市募集的60億資金中,將有部分用于汽車業務的設計以及汽車產能的擴張以及新車型與發動機的研發。縱向拆分在我國雖然不多見,但也有這個必要,國際上主要汽車廠商,其產品部件自給率已下降到30%,70%以上的零部件是在世界范圍內進行采購,而在我國,零部件的平均自產率為50%~60%,我國最大的三家汽車企業——一汽集團、東風集團和上汽集團不但是整車生產企業, 同時也是大的零部件生產企業。汽車工業的整零關系完全是主從關系、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零部件企業是整車生產企業的“附庸”。因此,通過縱向拆分,有利于專業化的分工,以提高生產和研發的效率。
3.設立合資企業
從1984年起,我國的汽車企業進入了國內外汽車企業的合資合作階段,國內的汽車制造商和國外汽車制造業巨頭之間的合資合作成為了我國國內汽車產業整合的主要模式。合資企業屬于戰略聯盟的一種形式。的在短短的十多年間,成立了一大批一中國的地名加上國外的公司名的一批的合資企業,如上海通用,上海大眾,北京現代等等。除了整車制造企業的合資化,世界著名的跨國汽車零部件巨頭,如德國博世、美國德爾福等,也紛紛以合資、獨資的方式來華投資辦廠,據統計,世界100強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中的70%已在中國設廠,對中國投資的外資汽車零部件企業超過1200家。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針對汽車后市場的合資企業也應運而生,如美國通用汽車金融服務公司和上汽集團財務公司成立的上海通用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就是專門從事汽車保險,抵押融資和借貸等業務。
4.合作開發
合作開發主要還是汽車制造商與產業鏈上相關企業之間的長期合作。這種合作主要還是在少數大型企業之間展開,如寶鋼集團和國內各大汽車制造商之間合作開發新車型的用板設計及生產。在民營的“奇瑞”集團,在自主研發的同時,更加注重與國內外先進企業的聯合開發:與奧地利的設計公司開發的“奇瑞動力”生產線,與日本的公司合作設計車型,與意大利的公司操控穩定性技術方面進行合作,與德國的公司就噴涂技術展開合作等。通過合作開發來培養、鍛煉研發隊伍,提高產品開發能力,使其自主創新步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5.建立汽車城
建立汽車城是以產業集群的方式的進行整合,屬于戰略聯盟中的一種形式。國外較為知名的是日本的豐田汽車城(輪軸式產業集群)和底特律汽車城(多核式產業集群),在國內上海,長春,武漢,廣州等城市都已經形成趨于成熟的汽車產業集群。集群中處于中心地位的一家或幾家大的汽車制造商的帶動下各中小的零配件企業按照它的要求,為它加工制造汽車零部件和配件。通過這樣的集群內部合作,汽車制造商既能夠獲得穩定的符合要求的汽車零配件;同時,汽車零配件廠商又可以完成相對獨立的生產運作,取得自身的發展。
三、我國汽車產業鏈整合時應重點關注的問題
1.整合應發揮出政府的作用
汽車產業已經成為了我國的支柱產業,其發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貢獻,因此,政府可以通過宏觀調控的手段,制定政策對汽車產業的整合加以引導和監督。對于一些規模較小,沒有競爭力的企業,應堅決實施關停或重組;如果企業具備一定規模,則可以通過整合進一步得做大做強。同時,政府可以為企業進行信息方面的支持,以方便企業做出整合的決策。另外,對于那些通過整合后能夠完全應用自主技術生產國產化汽車的企業可以通過一些優惠手段(如稅收,貸款優惠等)進行保護,以鼓勵汽車核心技術的國產化發展。
2.整合應圍繞產業價值鏈,突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汽車產業的產業鏈環節較長,因此在進行產業鏈整合時,切忌盲目的投資,亂鋪攤子,應緊緊圍繞產業的價值鏈展開,將企業的發展重點放在產業的核心價值環節上,并將企業的核心資源集中到該環節,發展核心技術,以提高整體的競爭優勢。對于與核心產業相關度不大,附加值不高的一些零配件環節,可以通過拆分,從企業中剝離;與核心專長與核心產業密切相關的環節,可以通過有限相關多元化經營戰略,以一體化或約束的形式進行整合,以自身優勢為基石,進一步做大做強,突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芮明杰 劉明宇 任江波:論產業鏈整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6:19~48,238~259
[2]王建軍:產業鏈整合與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研究——以鋼鐵企業為例[J].經濟經緯,2007,(5):37~39
[3]董云本:我國自主品牌轎車企業技術創新特征及對策[J].經濟縱橫,2007,(10):14~19
[4]劉富貴:產業鏈的重構、打造與整合[J].集團經濟研究,2007,(18):146~149
[5]鄭國光:汽車產業縱向一體化與拆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8):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