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結合當前我國體育發展現行制度與特點,分析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現狀,以及我國體育產業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并研究指出了在當前契機下如何利用我國自身優勢,發展我國體育產業,促進我國體育產業市場化發展。
[關鍵詞] 體育產業 體育經濟 現狀
一、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現行特點
從我國體育產業構成上來看,組成我國體育產業的因子眾多,較為復雜。細分主要體現為體育競技表演市場、體育健身娛樂市場、體育用品市場以及福利彩票,體育中介市場等給幾個方面。因此,在研究當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現狀的前提下,首先應當從研究支撐當前體育產業幾大支柱入手。其次,從影響制約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因素來看,市場機制的完善程度、體育項目的普及化、體育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等都成為了影響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因素。一方面,其為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物質與智力條件,成為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主導因素;而另一方面,其自身的不良發展也制約著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
二、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現狀
從整體上來看,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呈上升趨勢,發展勢頭良好。尤其是近十幾年,隨著我國體育地位在國際上的提高,體育強國意識刺激了體育消費在國內的直線增加,從而帶動了國內體育產業的發展。
其主要表現為:
1.體育競賽表演市場日益火爆
我國職業化體育競技賽事促使了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職業聯賽占據我國體育競技市場的主導地位。所誕生的經濟效益包括門票收入、聯賽冠名權和以體育競賽表演市場為依托的球員轉會市場和各類體育無形資產等。以我國職業足球甲級聯賽為例,1999年全國職業足球甲級聯賽中,26家俱樂部總收入就達到了513億元。這對于我國職業化體育賽事來說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
2.體育健身市場隊伍的龐大
體育強則國家強。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推進了體育健身娛樂市場的加速發展,尤其是在國家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體育產業發展綱要》以后。全國各地紛紛開展各項體育活動,促進了體育事業的發展,并加強了體育文化的交流。全民健身意識的推廣,使得全國各大中城市紛紛涌現出一批體育健身娛樂設施。其引領人們消費,刺激體育市場,大大帶動了體育產業的發展。
3.體育用品市場的發展
體育用品市場,為我國體育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國體育用品市場目前正在由數量少、規模小、產品單一、質量低下、消費群體較小等特點轉變。紛紛涌現了一批具有資金雄厚,營銷有方的大型企業。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運動服裝、運動鞋加工基地之一。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資料:1997年我國體育用品出口額達38.8億美元,1998年已達45億美元。體育用品市場的日益成熟為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當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困境
從當前形勢來看,我國體育事業的產業化發展仍處于摸索階段,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體育產業收入較低??v觀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大局,仍然存在許多制約我國體育產業發展進程的因素。
1.區域發展不平衡
體育產業化發展與經濟密切相關。受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限制,其不平衡的經濟發展導致我國體育產業化發展極不平衡。由于經濟差距、人們思想觀念等影響,我國體育產業市場化進程必然受到了沖擊,從整體上看,存在與東西部之間的差距較為明顯。東部體育市場發展勢頭良好,發展迅速,人們體育觀念意識較強。體育消費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人們生活消費的一部分,有些甚至占據很重要的位置。而西部,較為落后的經濟必然制約著體育市場的發展。我國體育產業在西部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西部經濟落后,人們收入較低,體育消費意識較為薄弱。
2.體育企業缺乏國際競爭力
現階段,我國體育企業較多,也紛紛涌現出了一大批具有活力的體育企業。但我國體育企業國內的發展迅速并未帶動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尤其是在我國進入WTO以后,作為體育消費大國,我國體育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我國體育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仍然處于劣勢。其主要表現為:(1)技術上,創新力度不夠。我國許多體育企業,缺乏科研人才,一味追求市場效應,而疏忽對體育產品技術性的研發。因此,在產品質量的創新上,仍處于劣勢地位,還不足以與國際體育大品牌競爭。(2)管理上,企業缺乏科學嚴謹的管理措施。管理是企業的生存之本,我國體育用品企業為數眾多,但真正能使人知曉的為數剩少,管理疏忽,缺乏管理人才與先進的管理理念仍然是我國體育企業面臨的重大問題。在市場環境的改善上,缺乏先進的經驗與合理的規劃。我國體育品牌眾多,所帶來的是市場矛盾的突出。惡意競爭,不正當競爭,不誠信經營擾亂著體育用品市場。這些都成為了我國體育用品市場國際競爭的攔路虎。
3.政策扶持力度不夠
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好的政策帶動著體育產業的發展。在我國,政府性體育政策相對較少。體育產業的發展不是單一的,其需要諸多配套措施的有力保障。而在我國,尤其是地方政府,對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視力度不夠。很多不管是對于體育產業宣傳上,還是對于實際便利政策上,都存在著嚴重的漏洞。如如體育健身娛樂經營單位要上繳的營業稅平均超過10%,有些地區甚至和歌廳、舞廳、游戲網吧等休閑娛樂場所實行同一稅率(最高達20%)。此外體育贊助、體育廣告等創收收入均要征收33%的所得稅,從而造成國內外各種資本對我國體育產業投資信心降低。
4.體育產業體系自身的不完善
我國體育產業結構自身存在著許多弊端,制約著體育產業的發展。在體育產業結構上,體育主流產業,尤其是職業聯賽的緩慢發展,其核心價值的低效率增長制約著體育產業的發展,其主導地位不能得以發揮。另外服務與體育產業的中介產業,如體育經紀中介等。這些中介公司的缺乏導致我國體育產業運營效率低下,發展參差不齊。
四、新時期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對策研究
在我國加入WTO以后,為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我國體育用品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應當加強我國體育產業建設,強化我國體育產品國際市場核心競爭力。并完善體育產業配套機制的建設,為我國體育產業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其次,在今年奧運的浪潮下,發展民族體育,深化全民體育意識。
1.政策支持,體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提高
在對我國體育企業的規劃上,應當走國內與國際兩條路線,明確分工。對于中小型服務與國內體育市場的企業,應當完善其管理機制,增加產品質量,作好國內體育用品市場產業鏈規劃。對于大型體育企業,具備一定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應當給予政策扶持,包括出口優惠政策條件,稅收政策等。只有發展起大型企業,才能發揮帶頭作用,引導我國體育產品的國際化出路,優惠的政策支持,更能激發企業積極性。
其次,體育企業自身應當加強有序管理。引進科研人才,增加產品的科技含量,創新含量。只有自身產品的提高,才能為國際競爭力增加砝碼。才是企業的立足之本。
2.賽事體育舉辦,發展特色體育
我國體育產業處于初級階段,伴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潛力較大。體育應當是屬于全民的活動。
(1)區域性多角度舉辦體育賽事。目前,我國全國性綜合體育賽事較少,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次,區域性的體育賽事仍然是影響我國體育產業總體發展的關鍵因素。區域性體育賽事的舉辦,對提高全民體育意識,增強體育素質具有積極作用。其次,區域體育賽事在推動區域體育產業上起到了帶頭作用,它在區域體育市場經濟下,優化體育現行體系,帶動了體育產業次生經濟。
(2)民族特色體育產業的發展。發展我國民族特色體育產業,是發展體育全民化的大事,尤其是我國少數民族,因地制宜,發展體育產業,帶動體育市場經濟地位的提高。如內蒙古的摔跤,射箭,騎馬。又如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省,其民族特色體育項目就達到了320種之多。加強民族特色體育建設,有利與全民體育意識的提高,特色體育賽事與我國少數民族旅游業的配套經營,對于體育設施的建設,經濟的發展,民族之間的團結具有積極的作用。
3.國內體育職業化賽事的建設
在我國,近些年已形成職業化的體育項目較多。但從總體水平上來看,能代表國際較高水平的體育項目較少。因此,所形成的體育市場在國際上處于較低水平。如號稱世界第一大運動項目的足球。雖然其產業收入在我國體育賽事中占領先地位,但從國際市場對比來看,一個擁有數億球迷的大國,收入不抵某些歐洲足球俱樂部。發展我國體育產業,重在抓住我國職業化體育賽事的舉辦上,與體育賽事的水平上。因此發展我國體育產業,還應著重加強我國職業化體育賽事的規范化和國際化上。
4.利用奧運契機,培養民族體育精神
現代奧林匹克精神深入人心。今年時值奧運在家門口舉辦。應當充分利用這一契機,作好奧運會宣傳,樹立民族體育精神,為我國體育全民化事業做好充分準備,能有效推進我國體育產業進程加速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李 明:體育產業學導論.北京:北京體育人學出版社,2001
[2]楊新生 王躍華 熊 強:基于產業發展理論談影響體育產業發展的因素.商場現代化,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