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人民幣持續升值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爭論的熱點,本文將就人民幣升值的原因及其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正反兩方面影響進行討論,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 人民幣 升值 經濟發展 對策
一,人民幣升值壓力分析
1.美元持續貶值。近年來,美國推行弱勢美元政策,使美元對國際主要貨幣大幅貶值。為了調整其巨額經常賬戶逆差和緩解美元的急劇貶值引起的通貨膨脹、利率水平急劇的提高,美國更希望其它國家的貨幣升值以緩解美元貶值產生的各方面的經濟壓力。加之,中國作為美國第一大貿易赤字國,美國更希望人民幣大幅度升值。
2.我國巨額的外匯儲備和充分外匯供給是人民幣升值的重要原因。截至2007年底中國在經常項目實現持續順差和資本金融項目同時實現持續了順差,使中國的外匯儲備已高達一萬億六千多億美元,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巨額的外匯儲備增大了我國外匯儲備方面的機會成本。為了降低儲備成本,就需要減少外匯資產,賣出外幣回籠本幣,這進一步加大了外匯市場上的外匯供求差距,必然導致人民幣升值的內在壓力增大。
3.國際短期投機資本的大量流入使人民幣加速升值。在巨額外匯儲備的背景下,由于受國際社會的大量炒作和有關國家的頻頻施壓,導致人民幣出現升值預期,進而引起國際短期投機資本的大量流入,加重了外匯市場上供大于求的壓力,進一步加大了人民幣的升值壓力。
4.我國經濟的迅速增長是人民幣升值的內在動力。中國當前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國內投資和出口需求旺盛,經濟發展前景仍被繼續看好,人民幣繼續受到國內外投資者的青睞。世界各國對中國經濟發展很有信心,這些都是促使人民幣升值的強大動力,也就是說人民幣會繼續面臨升值的壓力。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
1.人民幣適度升值,可以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以下三個方面的積極影響:(1)刺激進口增加,減少經常項目順差,促使國際收支趨于平衡。人民幣升值以后,意味著人民幣的含金量高了,相對來說人民幣比以前“更值錢”了。商品和生產資料的價格比以前便宜,升值可以降低國外技術的購買成本,刺激進口增加。由于進口增加,對國外原材料的購買力增強,出口減少,于是有利于緩解目前貿易順差,促使中國國際收支趨于平衡,弱化通過外匯占款形成的人民幣投放,并使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主動性得到改觀。(2)人民幣升值促使中國企業走出去進行海外投資,有利于我國推行“走出去”戰略,緩解當前我國國內有些產業投資過剩的局面,緩解過度投資對我國環境污染和資源過份需求的壓力。(3)人民幣升值有利于抑制當前國內的通貨膨脹。美元加速貶值,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漲,而中國作為大宗商品凈進口國,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容易傳導至國內。人民幣升值可以使得進口成本相對降低,抑制輸入型通脹。人民幣加速升值將有助于減小外貿順差,從而減少基礎貨幣投放,流動性過剩的狀況也將由此減輕,這將有助于緩解通脹壓力。
2.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提高出口成本,將對中國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作為中國優勢企業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產品檔次不高,附加值低,在國際市場價格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出口利潤會減少,進而影響出口企業的標準。如化工、鋼鐵等原材料行業就容易受到人民幣升值的打擊,同時還會減少原油、成品油、原木、銅金礦等資源型商品出口。(2)不利于吸引外資,加大國內就業壓力。人民幣升值將使外商的投資成本上升,在這種情況下外商可能會將投資轉向其他發展中國家。削弱了外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同時外資企業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之一, 外資增長放緩和規模的減少,會使國內就業原本比較緊張的形勢更為嚴峻。當大量出口企業倒閉時,大量農民工的失業問題也就隨之而來,其聚集效應一旦由經濟問題轉化為社會問題,那么整個社會的穩定就面臨巨大的挑戰。(3)升值對我國外匯儲備也將產生不利影響。我國目前的外匯儲備為1.65萬億美元,其中70%是美元儲備。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降低了外匯儲備的國際購買力,相應減少了國民福利。此外,小幅、漸進、可控的升值策略,催生了人民幣的單邊升值預期,導致熱錢大量流入,從而增加了國內的流動性。流動性過剩在去年體現為股市、樓市泡沫泛濫,泡沫所帶來社會經濟問題也極為嚴重。
三、對策
由以上分析,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具有兩面性,我們應當堅持漸進性匯率機制改革的原則,推動匯率的市場化,從制度、體制改革入手,配合相應的政策調整,使雙順差帶來的矛盾和困擾得到緩解,保持經濟穩定快速增長。為此采取如下對策:
1.做好消除市場升值預期的工作, 政府可以對匯率的浮動區間也進行浮動管理。由貨幣管理當局視經濟指標和市場情況調整浮動區間,適時調整匯率水平,防止外資投機。
2.將巨額儲備轉化為投資,將資金轉化為資本的運作機制;制定更加積極的對外投資戰略,如外匯儲備與國有企業的跨國經營戰略、銀行的國際化經營戰略等相結合,在流動性基礎上尋求長期穩定的收益。
3.堅持是切實貫徹實施一籃子貨幣政策,改變緊盯美元、增加歐元等幣種在中國外匯儲備中的比重,分散我國外匯儲備風險。
4.外匯管理當局應在外匯管理過程中建立和健全風險管理框架。推進人民幣的自由兌換進程,增加國內居民和企業對美元的需求,繼續放寬居民出國用匯的限制條件,放寬居民在海外的證券投資,其中包括建立“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等;加速企業“走出去”戰略的實施。
參考文獻:
[1]裴 平 吳金鵬:論人民幣同外價值的偏離.經濟學家,2006年第1期
[2]孟曉光:人民幣升值中國經濟影響.經濟視角,2006年第1期
[3]原 特:人民幣升值問題簡析.科技咨詢導報,200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