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時間都在睡眠,而另外三分之二時間的狀態也跟睡眠質量息息相關,如此說來,如何睡得好可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睡得少,不行!
睡眠時間少,身體零件不聽話(稿件一)
□文/梅華
你的生活是否充實無比卻獨缺睡眠?你回答:是!那么,瞌睡蟲將與你的五臟六腑打仗。
心臟憤懣
持續一個月每晚睡4個小時,會降低甲狀腺刺激激素的分泌,增加皮質醇(破壞糖、蛋白質和脂肪形成儲備能量)的分泌水平。
血入地獄
那些讓你覺得青春煥發的夜晚,最終會讓你看上去像個垂暮老人,血液功能降到只有1歲小兒的水平,根本不記得如何去完成一些基本功能。
沒有腦子
睡覺會使大腦皮層產生新的神經細胞。缺覺,你會像個不會說話的野人,缺覺還會讓你的大腦主管創意那部分“失靈”,沒有它,你就跟《紅樓夢》里的傻大姐一樣。
四肢麻木
從協調性方面來說,不睡覺就好比酒后駕車。一天睡覺不到6個小時,就好比發動機壞了,反應時間延長。對你駕車水平的影響程度,比血液中酒精含量達到0.5%還要厲害。
脂肪成堆
脂瘦素和瘦體素是兩種荷爾蒙,負責加密進食信息。當脂瘦素(調節胃口,告知大腦還有多少可用能量)擅離職守,負責饑餓的瘦體素會大量傳遞信息。那時,你離肥胖不遠了。
睡得多,也不行!
睡懶覺,各種疾病找上門(稿件二)
□文/子路
睡得少不好,可睡得太多同樣也不好。
風險1:中風和糖尿病
對9萬名50-79歲女性進行7年半的調查發現,每天睡眠超過9小時的人中風危險比睡7小時的人增加70%。南京腦科醫院的專家說,老年人的血液黏稠度較高,如果睡眠時間過長,就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血液黏稠度增加就容易誘發中風等腦血管疾病。
另外一項調查發現,每天睡眠時間在7-8小時的人,身體最健康。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患糖尿病風險會增加約2倍;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患糖尿病的風險則會增加3倍多。
風險2:呼吸道、心臟和消化疾病
小李是名老師,喜歡睡懶覺,暑假里常常一睡就10多個小時。可他發現自己的身體還是比較差,動不動就感冒。
江蘇省中醫院呼吸科主任史鎖芳告誡小李:“臥室中早晨空氣最污濁,不潔的空氣中有大量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埃,對呼吸道抗病能力有影響。長期閉門睡眠時間過長的人,平時運動少,空氣再污濁,就容易出現感冒、咳嗽等癥狀。”
人活動時心跳加快,心肌收縮力加強,心臟排血量增加。休息時心臟處于休息狀態,心跳、收縮力、排血量下降。睡眠過多,會破壞心臟休息和運動規律,心臟一歇再歇,最終心臟收縮乏力,稍一活動便心慌。另外,睡懶覺,無法按時進餐,胃腸發生饑餓性蠕動,打亂了胃液分泌規律,影響消化功能。
風險3:越睡越懶,智力下降
“一晚睡10個小時,白天還是無精打采呢?”小陳想不通,以前他抱怨睡得太少,以致頭昏腦漲。但每天增加了睡眠時間,還是沒精神,上班時反應慢,被老板罵了好多次。
很多人認為,消除疲勞該多睡覺。其實,增加睡眠時間獲得健康的觀念,是錯的。睡眠時間過長,人會變懶。一夜休息后,肌肉和關節松弛,醒后立即活動可使肌張力增加,肌肉的血液供應增加,使骨骼、肌肉組織修復,同時將夜間堆積在肌肉中的代謝產物消除,有利肌肉組織恢復運動狀態。常睡懶覺的人,肌肉組織錯過了活動良機,起床后會腿軟、腰骶不適,周身無力。睡眠中樞長期處于亢奮狀態,而其他神經中樞受到抑制時間太長,恢復活動的功能會變得相對緩慢,因而會終日昏昏沉沉、無精打采,甚至智力下降。
溫馨提示:健康睡眠時間6-8小時
成年人,6-8小時是標準睡眠時間,老年人在相應減少1-2個小時,青少年可增加1-2個小時。嬰幼兒,睡眠時間則需更長。當然,睡眠時間多少最健康,還需依自身情況來定。判斷自己的健康睡眠時間標準,應以第二天不感到身體疲乏、感覺精力充沛來判定。
老人睡不好,原因在哪里?
人老睡眠也會“老”?(稿件三)
□文/江西醫學院腦系科教授 劉泉開
有些老年人,多年來就是睡不深、睡不香、睡不長,每晚總是2~3個小時的混沌覺,而且噩夢連連,似睡非睡。要么輾轉反側,要么浮想聯翩,以致長期以來總是頭昏腦漲、食欲不振、情緒不穩、身體每況愈下。腦外科專家指出,其實這是老年人睡眠老化的必然結果。
[特別提醒]日常生活中性格內向、不愛活動、不愿思考的人更易發生睡眠老化。
人會老化,睡眠也會隨之老化
睡眠,對任何一個人的生命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營養”要素。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按生理要求,人每天都要有足夠的睡眠。睡得夠、睡得香,身體才會健康。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會睡眠,尤其不少老年人常常抱怨夜間睡得淺、睡得短。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人老了,大腦也老化了,隨之而來的睡眠也老化了。這樣,睡眠質量便大打折扣,而其中最關鍵的是深睡眠時間大大地減少。
經研究調查顯示,大多數70歲~80歲的老年人,其每晚深睡眠時間只占全部睡眠時間的5%~7%,而30歲左右的青年人卻占20%~25%。老年人的多數時間是淺睡眠形式,這是人老化在睡眠上的一種反應,我們對它不必過分緊張、憂慮,不然會更加失眠。
睡眠老化,表現多種多樣
睡眠老化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比如:
1.可由單相性睡眠轉變為多相性睡眠。即除了夜間睡眠外,往往白天還要睡2~3次,有人則愛睡早晨的“回籠覺”。
2.上床就寢到起床的時間較長,而有效睡眠時間則比年輕人短。
3.睡眠的潛伏期長,難以入睡,胡思亂想。
4.睡眠不深,快速睡眠減少,常睡得頭昏腦漲。若如此長久繼之,則帶來心煩意亂、焦慮不安、沒精打采,甚至加速衰老或衍變成癡呆、抑郁癥。
三招延緩睡眠老化
睡眠老化雖多發生在老年人群體中,但并不是每個老年人都會發生。縱使發生了,其進程也有所差別。老人睡眠老化的原因是綜合性的,但生活中往往多見于性格內向、孤寂、不愛活動、不愿思考的人,其次是夜尿增多及打鼾的老人。因此,要延緩和減少睡眠老化,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做到——
1.堅持不懈地參加力所能及的活動,要勤于用腦、善于用腦,做有利于促進思維活動的事情,如讀書、看報、寫作、繪畫、舞蹈、唱歌等皆可幫助睡眠。總之,若要睡得好,白天用腦不可少。
2.睡覺前做好準備,不要接觸容易刺激交感神經興奮的事情,如與人爭論,觀看緊張情節的電視劇和激烈的球賽,閱讀煽情的小說等。在心平氣和、情緒穩定的情況下,就能很快入睡且覺醒次數減少。
3.遠離影響睡眠的不利條件。既然老人夜尿多覺醒也多而影響睡眠質量,那么在臨睡前就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減少喝水,更不宜喝濃茶、咖啡和啤酒,亦不要多進補品和飲食。洗個溫水澡、泡個腳,溫暖全身,常是安睡的催化劑,不妨一試。只要輕輕松松上溫床,保證悠然入夢鄉。至于依賴藥物助睡,那不是理想的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