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以投資建設貴廣鐵路為承諾,獲得收購金元60%股權的“先機”。但金元的職工退股工作仍在艱難運作
11月4日上午,國家審計署廣州特派辦撤離駐扎達半年之久的金元大廈。
這座地處貴陽市瑞金北路的標志性建筑,為貴州金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元集團)總部所在地。今年3月以來,審計署廣州特派辦派人員入駐其中兩層樓,對占據貴州電力半壁江山的職工持股公司金元集團展開全面資產清算。
自9月初以來,金元集團董事長向德洪等多名高管,及其主管單位貴州電網公司官員近20人,先后被中央紀委、貴州省紀委實施“雙規”。
經歷強震蕩的金元集團陷入資金鏈緊繃的危局,擬引入戰略投資者進行重組。而接盤者也在各方矚目中浮現。《財經》記者從多個消息源獲悉,十幾位來自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碼:00836,下稱華潤電力)的人員,已于10月初進駐金元大廈,開始對金元集團展開收購前期的盡職調查。10月下旬,華潤電力股價急劇上揚。
華潤“入場”
貴州省國資委知情人士告訴《財經》記者,向德洪今年9月1日被“雙規”之前,曾頻頻與華能、大唐、華電、國電等中央電力集團洽談合作事宜;8月28日,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一行專程赴貴陽拜訪貴州省長林樹森。
向德洪被“雙規”之后,9月27日,金元集團召開200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會議,與華潤集團簽署了股權處置框架協議,確認華潤電力通過注資方式,取得金元集團60%控股權。
但對金元集團員工而言,上述種種跡象既可能是華潤電力入主的前奏,也可能隨時演出新的變奏。
貴州省國資委知情人士告訴《財經》記者,金元集團賬面注冊凈資產為20億元,股份總數為20億股。按照9月27日臨時股東會議提出的重組原則,華潤電力先以1元/股的賬面價出資30億元,購買金元集團60%的股權,將金元集團凈資產增至50億元。待國家審計及有關部門完成對金元集團的凈資產清算后,華潤電力需“按照評估價,以60%的持股比例增補相應資金,最終完成重組工作”。

知情人士透露,根據審計部門初步估算,金元集團股權價值約在2元/股左右,因此,若以2元/股的價格計算,華潤電力還需出資30億元才能最終將金元60%控股權拿到手。而先行注資30億元,主要用于解決金元集團迫在眉睫的資金鏈問題,據悉,今年一季度,金元集團凈虧損已達3億元。
盡管如此,金元集團的電力資產仍很有吸引力。煤價上漲、發電上網率下降,是致當前國內發電企業于困境的兩大要因。而金元集團全資、控股或者參股的納雍、習水、黔北、野馬寨、黔西、盤南、發耳、鴨溪等八個大中型火力發電廠,裝機容量達1244萬千瓦;2007年金元發電上網485億千瓦時,占貴州電網當年全年售電量的55.6%,發電上網率近乎100%;尤為重要的是,金元旗下能發公司擁有煤炭地質儲量10多億噸資源開采權,已核準(或權益)煤炭產能近1000萬噸。
金元集團的電力機組多為新建,與南方電網干線高度相容,貴州第一批西電東送“四水四火”和第二批“四水八火”的火電項目,三分之二由金元開發。相形之下,華潤電力目前權益裝機容量僅為900萬千瓦,很顯然,如能一舉拿下金元集團,其發電規模將擴展1倍,并得以進入上游煤礦業務,躋身國內電力巨頭行列。
貴州省國資委官員介紹,貴州省國資委作為金元集團最大股東,到目前為止,均是作為單一股東參與有關股東會議,對集團此前各項決策均未介入。由于金元集團屬貴州省管企業,其出讓60%控股權的方案仍由股東會做出。但他強調,即便是清算確認了凈資產,收購協議要落到實處,還需報貴州省委省政府審核通過。
《財經》記者從可靠渠道獲知,除了華潤電力,尚有包括大唐電力在內的多家大型國有電力集團參與金元集團控股權爭奪。貴州省政府列出合作要約最重的一條,就是要求金元的投資控股方須對貴州省重點基建工程項目“貴陽-廣州”高速鐵路(下稱貴廣鐵路)投入50億元。
貴廣鐵路籌碼
貴廣鐵路建設方案2006年8月18日上報,今年9月23日國家發改委批準,10月13日開工。工程由鐵道部與廣東、廣西、貴州共建,全長857公里,為雙線電氣化國家I級鐵路,設計時速200公里,投資估算總額858億元。
由于貴州提出貴廣鐵路方案,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作出調整,將貴陽到昆明、重慶、成都、長沙、南寧的快速鐵路列入規劃,加上9月26日開工的蘭渝鐵路,將有六條快速鐵路在貴陽交匯。貴州省長林樹森在9月24日貴廣鐵路建設會議上稱,貴廣鐵路需“舉全省之力”完成。
然而,貴廣鐵路858億元投資估算,目前僅有廣東方面確認220億元投資額,廣西、貴州方面尚未報出投資額度。而貴州省有限的財力遠不能啟動這一耗資龐大的高鐵項目。
林樹森在一次內部會議上透露,今年1月貴州省人代會批準省級財政安排用于鐵路建設的額度僅有4億元。
在此背景下,金元集團控股權出讓,成為貴州省為貴廣鐵路爭取戰略投資方的寶貴機會。
據了解,貴州省要求金元的投資控股方對貴廣鐵路投資50億元,其投資方式和額度引發爭議。一開始,參與競購金元的意向投資方均否決貴州方面提出的權益投資方式,建議降低對貴廣鐵路的投資額度,并要求固定回報投資方式。
經反復磋商,華潤電力接受了對貴廣鐵路的權益投資方式;貴州方面則將投資額度縮減到19億元,并將華潤控股金元集團的比例由原計劃的控股50%抬升到60%。至于華潤對貴廣鐵路投資的19億元,究竟是直接投入貴廣鐵路貴州段項目,還是注資貴州鐵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尚未確定。
上述將金元集團和貴廣鐵路“打包式”的投資協議目前尚未定局。華潤電力一位相關負責人曾透露,對金元集團股權收購計劃仍在進行中,“估計今年(2008年)底才有結果”。
職工股處置陷入難局
與華潤電力的低調入場呼應,金元集團原有自然人股東近20億股權的處置,目前卻陷入僵局。
貴州電網工會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特別是由于華潤電力的注資進入在操作流程上欠缺透明,職工維權呼聲甚高,原定第一階段股權回購已經停滯。
按照臨時股東會議安排,以及今年3月21日國資委、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電監會聯合下發《關于規范電力系統職工投資發電企業的意見》精神,金元集團原計劃按照1元/股計算回購價,對電網企業職工相關股權進行第一階段的回購,待清算評估結束后,按評估價增補相應回購金。
金元集團高層被集體“雙規”、職工退股登記工作強行推開,對全國范圍電力企業職工退股產生了巨大推動作用。10月8日,國資委進而公布《關于規范國有企業職工持股、投資的意見》,將禁止國有企業職工向關聯企業投資持股的規定,向所有行業鋪開。
然而,電力系統中高層退股后由誰接收、自然人未退股權如何處置、股權計價如何確定等問題,對金元集團退股工作的落實造成重大困擾。
貴州電網公司工會知情人士透露,金元集團賬面20億股本中,貴州省國資委持有4000萬股,占總股本的2%;貴州盛華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800萬股,占比0.9%;其余97.1%股權,由2萬多自然人擁有,電力系統外人員近萬人。
該人士稱,為符合公司法有關規定,這2萬多自然人以50人-100人委托一個投資人的方式組成上千個股東代表群體,情況復雜。
金元集團職工持股定型于2000年。時任貴州省電力公司工會副主席的武崇模是當時持股會負責人。
武崇模稱,當時已知道職工持股會是一步險棋,“一是怕違法,當時國家有關部門已緊急叫停國有企業職工內部持股,我們只能打擦邊球;二是集資后的風險,幾個億打水漂要判刑。”
武崇模透露,由于集資額度太大,電力系統員工大部分均持觀望態度。向德洪向職工承諾集資回報不會低于10%。為了取信職工,職工持股會的股票上都蓋有董事長向德洪名字的印章。
2000年11月6日,貴州金元電力有限責任公司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6億元人民幣,次年職工獲得10%的分紅,2002年7月二次集資順利完成,注冊資本增加到12億元人民幣。金元公司撤銷持股會,改為自然人持股,28726名自然人投資者和盛華源共同成為公司股東;到了2005年4月,金元集團第三輪擴股,注冊資本達到20億元人民幣。
貴州電網公司工會知情人士稱,集資后職工每年獲得分紅都在8%-10%之內,已基本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