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只寫定了的共同原則,才可以團結;有了團結,就有了安定,十億人要遵守,黨員也要遵守
小平讓彭真抓憲法
1979年制定刑法等七部法律時,就涉及對1975年憲法的修改問題。那時,對憲法進行了初步研究。除了制定這七部法時必須改的有關規定,還有一些重大問題,包括國家的根本任務、基本經濟制度等方面的規定,都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需要修改。
對憲法進行全面修改問題比較大,比較復雜,需要一定的時間。1979年6月12日,彭真同志召集烏蘭夫、姬鵬飛、劉復之、武新宇、邢亦民、王漢斌和我研究,先根據地方組織法、選舉法、檢察院組織法提出的問題,對修改憲法若干問題提出了草案,由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
1980年,中央書記處研究1980年、1981年的工作安排,其中就有對憲法進行全面修改。彭真同志兩次對我說,他回北京工作后,鄧小平同志讓他抓憲法問題,并說要集中力量搞。
1980年9月10日,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根據中共中央建議,通過了關于修改憲法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的決議。憲法修改委員會由葉劍英任主任,宋慶齡、彭真任副主任,委員有103人。黨中央政治局、書記處的同志,副委員長、政協副主席,各黨派的負責人,各方面的代表人物都參加了憲法修改委員會。
1980年9月15日,葉劍英主持召開憲法修改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成立了秘書處,胡喬木為秘書長,還有幾位副秘書長。會議決定,由秘書處先提出一個討論稿。秘書處成立后,開始進行兩方面工作:一是廣泛地征求各界人士對憲法修改的意見,召開地方、各部門、各界人士、各方面專家包括法學專家、經濟學專家、政治學專家的座談會;二是對中國建國以來的憲法進行研究,同時搜集了許多外國憲法的資料。
全國各族人民對修改憲法非常關心,思想非常活躍。經過十年動亂,大家都在總結經驗教訓,考慮如何才能防止類似情況再發生,提出了不少意見和建議;對一些問題的看法也有比較大的分歧,各種各樣的意見都有。比如,憲法要不要規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政治制度是實行三權分立的議會制度,還是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搞一院制還是兩院制;實行聯邦制還是完善民族區域自治;等等。具體的意見就更多了。秘書處的工作人員根據各方面意見開始起草條文,搞了五稿,不少條文都有幾個方案,甚至連要不要序言,也有不同意見。
當時,根據中央決定,“兩案”(指對林彪、江青兩集團的審判——編者注)審判指導委員會由彭真同志掛帥。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6月27日,六中全會決定,由彭真同志主持憲法起草工作。6月28日晚,彭真就找我談修改憲法問題。6月29日上午,彭真同志召集武新宇、王漢斌、項淳一、我和楊景宇在人民大會堂開會,研究修改憲法工作問題。
從北戴河到玉泉山
為了集中精力抓修憲工作,1981年7月13日上午,我和項淳一隨彭真同志到北戴河搞調查,住在11號樓。7月18日上午,彭真對我和項淳一說,就修憲問題給中央寫個報告,修改工作組由胡繩當組長;你們倆人在我這里參加修憲,一些問題我們討論后再對外講。7月20日,把胡繩和參加起草《關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幾個人找到北戴河,搞了個小工作班子。
從7月到北戴河至8月13日回北京,搞了一個月的調查研究。首先是了解情況,彭真聽取胡繩、王漢斌關于前一段修憲情況和問題的匯報,找一些同志了解情況,調查研究。8月17日,我根據前一段時間彭真同志研究的問題和了解的情況,整理出29個問題。10月3日,彭真同志在修憲秘書處、工作組的會上說,在北戴河了解情況,包括實際情況和各方面意見,如秘書處的草案,幾個方案比較、各方面意見等,腦子開始有點眉目,知道存在什么問題了。
8月20日上午10時,彭真找胡繩和我到北京醫院。他說,修憲分兩個班子,一個是工作組,一個是秘書處,人多了搞不成。9月30日上午,彭真找劉復之、林默涵、劉白羽、項淳一和我開會。彭真說,現在憲法具體工作胡繩管,實際上是三人,還有一個王漢斌,一個顧明。憲法修改方面,顧昂然做秘書。這就給我明確和加重了責任。
10月3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召開了修憲秘書處、工作組會議。彭真同志說,現在把整個搞憲法的工作班子組織起來,把“苦力”集中到玉泉山。接著,由胡繩宣布工作班子組成,彭真同志對修憲的原則和方針講了話。
10月5日,起草班子集中到北京玉泉山,下午召開工作班子會,進行了分工和安排。序言部分由胡繩、龔育之、盧之超起草,總綱部分由胡繩、顧明、王叔文、許崇德、肖蔚云起草,權利義務部分由王漢斌、張友漁、王叔文、楊景宇起草,國家機構部分由王漢斌、邢亦民、顧昂然、許崇德、孫立、許孔讓起草。
聽取不同意見 注意防止“私貨”
經過前一段工作,對問題、情況、各種意見和不同方案有了了解,但如何解決、如何規定,是關鍵問題,難度是很大的。
彭真同志9月15日在305醫院對我和楊景宇說,搞憲法不容易,比審“兩案”的壓力還重。他說,要了解問題、意見,解決問題不是和稀泥,不能回避矛盾,要高度民主,又要高度集中,要符合人民利益,不容易。7月19日上午彭真對我說,要用事實說話,要工人、農民及知識分子擁護,可能有什么爭論,要考慮、醞釀一下。后來,彭真同志9月8日又對我和項淳一說,要了解主要問題,有時也提些問題,要聽不同意見,要注意各種思想,注意防止“私貨”。
我們根據彭真意見,研究提出方案,不僅研究我國情況,而且研究外國的有關規定;總結新中國成立后的經驗和“文革”教訓,對各種意見反復考慮研究,提出方案。
關于如何規定我國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西方的三權分立有什么不同?我們做了對比,主要有兩點:第一,各級人大是權力機關,國家行政、審判、檢察機關都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它監督。我們的權力是屬于人民的,這個權是不可分的。在人民掌握權力這樣一個前提下,行政、審判、檢察實行分工、制約。資產階級議會只是立法機關。第二,代表對原選區或選民負責。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代表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原選舉單位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程序,罷免、撤銷自己選出的代表。西方議員是選舉產生的,但是議員當選后,在任期內選民是不能撤換的。我們人民代表的權力是相當大的,但決定問題要集體決定,通過集體來行使;同時,代表還要受原選區選民的監督,如果不代表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原選區選民就可以依法撤換、罷免。
既然人大制度好,為什么發生“文革”?這是一些人提出的問題。我們認為,不是人大制度不好,而是他遭到破壞。
有一種意見認為,全國人大代表人數太多,不便于經常進行工作、行使職權,建議減少代表人數。經過研究認為,我國是一個有十多億人口的大國,有50多個民族,2000多個縣,各階級、各階層、各民族、各地方、各方面、各黨派,在全國人大中都需要有適當數量的代表,人數太少了不行。關鍵是要擴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和加強常委會的組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實際上可以說是常務代表,是代表各方面的,人數比較適當,經常開會比較方便,以此來解決更好地發揮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經常作用的問題。 我們有人大常委會增設了常設的專門委員會。
民族問題也討論得比較熱烈。有人提出搞聯邦制。是搞聯邦制還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一個重大的問題。我們專門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總結世界的經驗,采取民族區域自治的制度,而不采取聯邦制。
到1982年2月,經過四個多月工作,工作組提出了修憲討論稿。這一段工作任務十分緊張。我除了參加國家機構部分的起草,還要參加和了解其他部分的情況和問題,向彭真同志匯報。有些還要根據彭真同志意見,起草向中央的請示報告。
“一個字,定!”
提出憲法討論稿后,1982年3月召開憲法修改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對討論稿進行審議。4月召開憲法修改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又開了九天,對討論稿逐條審議修改,提出憲法修改草案。這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開會,對憲法修改委員會提出的憲法修改草案進行討論,4月22日決定公布,交全民討論。憲法草案公布后,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全國各族人民非常重視,提出了不少很好的意見。工作組對提出的意見搜集和整理,進行研究。
彭真對工作組說,如何修改?第一,調查各地、各方面意見;第二,研究、比較哪些吸收;第三,修改。彭真同志說,有些問題考慮過,又提出來了,還要考慮,深一步,否定之否定。9月9日上午,彭真在玉泉山對我說,對大家的意見,一個字也要研究,現在主要是吸收不同意見。
經過一段工作,9月30日上午,工作班子召開全體會議研究修改。這時彭真同志說,對憲法修改采取什么態度?一個字,定!各種意見定下來,不是搞爭論,不是搞一家之言。黨內爭論還沒解決的問題,不寫。問題不成熟、沒有經過社會實踐檢驗的,自己想的還沒有經過社會檢驗的,或經不起社會檢驗的,也不寫。只寫定了的共同原則,才可以團結;有了團結就有了安定,十億人要遵守,黨員也要遵守。我們根據彭真提出的要求,對提出的意見認真進行了研究,對草案進行了修改。
10月4日召開憲法修改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開了五天,根據全民討論的意見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意見,對草案又進行了修改。根據不完全精確的統計,一共修改了近百處,純文字的還不算。10月5日上午,彭真在玉泉山對我和項淳一說:上次講了定,今天講實現,逐步實現。憲法是長期的,具體的不管。11月19日下午,彭真找我和項淳一、楊景宇準備政治局討論憲法草案時的發言提綱。11月20日下午,政治局開會討論憲法修改草案。11月23日,憲法修改委員會召開第五次會議,通過了憲法修改草案,決定提交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
11月,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憲法修改草案。從11月27日下午代表開始審議,經過逐章逐條審議,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見。我們作為工作人員,根據代表意見,研究提出修改方案,修改涉及的條文有19條,有的條文修改不止一處,連序言、總綱,一共修改了近30處。有些是重要的修改,例如增加了“違反憲法和法律必須追究”,這是軍隊代表提出來的。
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采取投票方式,通過了憲法。參加大會的代表是3040名,三票棄權,其余的都投了贊成票。■
顧昂然: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