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經理:
吳劍飛:2000~2003年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2003~2005年泰達荷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2005年3月至2005年8月任荷銀穩定基金基金經理。2005年8月進入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管理部,2005年12月起至今任建信恒久價值基金基金經理。
業績回顧
建信恒久價值成立于2005年12月1日。2008年一季度,該基金凈值增長率為-230.92%,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20.53%,落后基準3.39個百分點。
該基金在2008年一季度逐步降低股票比例至69.12%,并在結構上側重于“反周期、抗通脹”的思路,特別在前期,對大量周期性股票的減持,有力地抵御了市場下跌風險,但在后半期,整體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仍然造成基金較大的損失。
經過近半年約40%的調整,A股部分股票顯得已經有投資價值,去蕪存精的股票選擇更有意義。
前景展望
該基金管理人仍然維持在2007年年報中提出的“三個拐點”的判斷:第一,GDP增速可能的拐點;第二,上市公司業績增速可能的拐點:第三,資本市場資金流動性增速可能的拐點。特別是對于通脹的預期,很可能是全局性的而非結構性的,長期的而非短期的,因此,如果管理層最終確定只能用貨幣的方法來解決貨幣的問題,則國內經濟在中短期可能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該基金在堅持最上游和最下游的“啞鈴型”投資策略的同時,也要敢于和善于利用市場情緒非理性波動的機會,為投資人創造更大的價值。
建信恒久價值和中信紅利精選都為股票型基金,成立時間相差半月。從設立以來的累計凈值增長率來看,建信恒久價值為158.10%,中信紅利精選為382.80%,兩者相差224.7個百分點。管理規模方面,建信恒久價值為40.43億元,中信紅利精選為62.44億元。
截至5月27日,建信恒久價值最近兩年凈值增長率為105.81%,在148R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76,同類基金平均水平為154.3%。而中信紅利精選最近兩年凈值增長率為229.90%,在148只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2。中信紅利精選被晨星評為兩年期五星級基金。
中信紅利精選遵循積極主動的投資理念,以盈利增長穩定的高股息和連續分紅股票類資產為主要投資工具,自下而上,精選個股。中信紅利精選成立后,業績總體處于穩步上升的趨勢中,即使在2008年震蕩加劇的市場中,中信紅利精選仍然保持了良好業績。從操作風格來看,中信紅利精選總體傾向穩健。雖然在組合調整上也表現出靈活的一面,但總體上體現出中信系基金一貫的穩健。5月21日,中信紅利精選調整了基金經理。主動性股票基金長期業績的穩定,依賴于投研團隊的持續優良表現。該基金適合具有較高風險承擔能力的投資者。
基金經理:
孫建波:11年證券從業經歷。曾任中國銀河證券公司資產管理部高級投資經理、中信基金公司高級策略分析師等職。
趙航:12年證券從業經歷。曾任大鵬證券公司資產管理中心投資經理、長城證券公司投資銀行部項目經理、鵬華基金公司基金經理、中信基金公司投資經理等職。
前景展望
2008年二季度,該基金管理人認為宏觀經濟將繼續較快運行,但速度有所減慢。央行的加息空間較為有限,必須配合以匯率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來達到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同時保證經濟增長的質量。但外圍經濟的不確定性仍將對我國的出口造成一定影響。
雖然證券市場經歷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整體的估值趨于合理,但是支撐過去兩年股市漲幅的兩大因素,即盈利超預期增長和估值倍數擴張,在未來依舊不太樂觀。同時,市場還面臨著再融資和大小非的套現壓力。居民投資境外市場渠道漸開也顯示了國內高估值的不合理。
業績回顧
中信紅利精選成立于2005年11月17日。2008年一季度,該基金凈值增長率為-21.03%,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16.64%,落后基準4.39個百分點。
2008年一季度,該基金減少了石化、交通運輸、房地產、公用事業等行業的配置,增持了煤炭、金屬、基建等行業。在一季度的初期,該基金僅增持了上游煤炭及鐵礦石行業,忽略了農業相關行業的投資機會;同時,還增持了銀行,但銀行恰好受“再融資門”等多重因素影響深幅下跌。因此,該基金在一季度上半段表現不佳。一季度下半段,該基金及時降低倉位,并在行業上做了相應調整,表現逐漸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