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已經出齊,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不出意料地有所回落,但是債市預期仍然不樂觀。
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分析師徐寒飛表示,雖然各項數據均落在市場預期之內,但從發言人李曉超的講話來看,決策層認為“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對前期政策的效果是認可的。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后期通貨膨脹壓力仍比較大,那么緊縮的政策還會繼續。
在高通脹壓力下,長期債券是不被看好的。目前10年固定利率國債收益率約為4.44%,遠低于上半年7.9%的通脹水平,這是市場認為長債面臨調整風險的主要原因。
深圳某銀行債券交易員稱,宏觀數據向好,大家覺得短期內應該不會有緊縮政策了,但交投量主要還是一年內的短期品種,中長期國債也陸續有買盤出來,收益率下降得不多,只1至2個基點。
市場普遍認為,宏觀數據轉好帶來的樂觀情緒,將為債市帶來一輪小幅反彈的機會。
眼下,現券走勢總體平穩,但部分券種集中受拋,而與其期限相近的同級別債券卻乏人問津,令人頗覺意外。我們看到,剩余期限為2.6年的0801017集中受拋,雙邊買價4.60%、4.61%接連被點,而35期、47期等與其期限相近的央票卻走勢平穩;3年國債080011真實成交區間為3.925%-3.93%;中期票據收益率有所反彈,剩余5年的鐵道中票雙邊買價5.37%、5.38%先后被點,2.8年的中電信中票收益率上揚約2BP左右。
有專家分析認為,這是個別機構止損或配置性調券所為,顯示了市場經過了數次大起大落后,穩定性有所增強,投資者對未來謹慎看好心態明顯。

債券市場經歷了2006、2007連續兩年的低回報,今年以來開始出現反轉勢頭。受益于2004年以來央行連續8次加息,累計加息幅度達到216個基點,債券的收益率也因此獲得了大幅提升。而中國股市已經度過了過去兩年爆發式上漲階段,隨著今年宏觀經濟的回落,股市呈現出單邊下跌走勢,未來總體趨勢仍充滿不確定性。
長城穩健增利債券型基金經理劉海表示,當前經濟增速下降趨勢確立,企業盈利明顯回落,因此投資者應將資產進行更加多元化配置,尤其應該重視資本保值,需要增加低風險債券基金或其他固定收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對于債券市場的未來走勢,劉海認為,預期中的GDP增長減速以及通脹率的回落,將為債市表現提供基本面的支持,未來兩年的債市很可能面臨很好的投資機會。
劉海建議投資者把資產做周期化配置,同時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一方面要順勢而為,根據經濟發展階段調整投資重點;另外也要做好組合投資,不要把資金過多地集中在高風險的市場里。
另有專家分析建議,不必去猜測央行動作,至少短期內做多中國債市應是有利可圖的。若央行果真再次上調準備金率,則意味著加息預期更趨淡化,近期平衡的市場格局有望被打破。若央行按兵不動,從目前獲取信息來看,債市走低的可能性也不大,更有可能的結果是延續數周的平穩,直到奧運會結束。
本刊特約專家提醒投資者,物價上漲壓力是債市下半年可能面臨的最大利空,能夠覆蓋通脹的就剩下企業債券了。通過對發行主體的細致分析,控制好信用等風險,加強對企業債的關注,可能是弱市投資的首選。
張大偉 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