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雅酷時空掌控了城市白領消費者的數據后,就完全不用受制于商家。”
楊銳在28歲時辭去國家機關處長的崗位下海,做過貿易,也從事過房地產,如今他的身份是雅酷時空信息交換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雅酷時空”)董事長。
2004年,楊帆一次和于巖巖(現任雅酷時空COO)等朋友閑聊時,無意中談到使用會員卡消費時的種種弊端。消費者在使用會員卡時往往會陷入商家的“圈錢陷阱”:出于節約消費的目的,消費者需要存入大額資金,才可能獲取更高的消費折扣,但消費者也因此被限制在這個商家,大量資金沉淀在一個消費項目上。而一旦出現商家卷款逃跑的情況,消費者還要承擔額外的風險與損失。
這觸動了楊帆的心思。恰好之前,他接觸到一個在貝爾實驗室研究手機預付卡系統的技術人員,對這個領域有一定了解,在商海摸爬滾打多年的他感覺其中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與朋友們商量后,他們決定成立一個致力于解決預付卡弊端的預付卡電子商務平臺,雅酷時空于2005年正式投入運營。在此過程中,楊帆和于巖巖兩人也成為夫妻。
從消費習慣開始
在楊帆看來,公司名稱中的“信息交換”就是互聯網的真實價值所在,“雅酷時空就是要借助互聯網的技術與平臺,實現對商業信息的‘共享、重組與再造’。”消費者的每一筆消費信息所累積的消費信用數據,都被楊帆視作更加珍貴的資產。
目前,雅酷時空的核心產品是雅酷預付卡,被定位為“一張萬店通行,深度折扣,小額充值的通用消費卡”。持卡人可以在北京、上海、武漢等三城市近5000多家簽約商戶使用,涵蓋了具有預付卡消費習慣的運動健身、美容美發、娛樂休閑、生活服務四大領域。與很多單個商家發行的會員預付卡相比,“消費者獲得的好處是:若干種消費需求只需要預付一份錢,而且所獲得的折扣是最低的。”于巖巖告訴記者。
楊帆說,雅酷時空推出了“連續疊加重置折扣”的概念,即消費者能享有的折扣會隨著其充值額的多少來浮動。也就是說,持卡人充值額越多,將從雅酷時空獲得更高的消費折扣,而這與商家無關。
事實上,在解決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矛盾的同時,楊帆更加看重雅酷模式對于社會資源充分利用的價值。“互聯網應該學會如何為傳統商業社會服務,在與傳統商業企業的對話過程中,找到更多的商業機會。”楊帆一直堅持這樣的觀點,從傳統商業企業中轉行做互聯網也是他自認的最大優勢。“正是因為當初自身的強烈需求,才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滿足。”
楊帆將雅酷的這種商業價值定義為“B2C2B”模式:從消費市場的服務型企業入手,將其推薦給消費者:從消費者的消費信息中獲得數據,再反饋給相關企業。“如果雅酷所擁有的用戶群越大,這個后臺數據分析系統的價值就越大。”楊帆說,“我們希望通過自身的業務拓展,讓企業能夠準確洞悉消費者行為,以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市場策略。”
雅酷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實施戰略調整,將預付卡簽約商家從原來的四類擴展到有巨大發展空間的商業超市、專賣店和餐飲領域,并開始運營購物卡和盈利通業務。盈利通是向商戶提供的預付費管理系統與網絡服務產品,將成為雅酷以后發展的重點之一。
顛覆式生存方式
按照楊帆的說法,雅酷時空的運營模式也許會讓人驚訝,“我們會用大筆的錢砸給商家,都是真金白銀,能向美容店、健身房等拿到比同行更低的折扣。”做生活資訊或消費服務的網站或企業,通常用的模式是,建立呼叫中心為消費者進行24小時預定服務,另一方面與商家簽訂協議,如果能給商家帶去消費者就能拿到傭金。而在消費發生之前,并不會發生相關費用支出。
雅酷時空通過對行業及相關區域消費者數據進行分析后,會大膽拿出第一筆初始資金以向商家團購的形式直接拿到最低折扣并簽訂長期協議,等消費者向雅酷卡充值并真正購買這些商品或服務后,資金才開始回籠并從中賺取差價,然后再把回籠資金砸向其它商家,周而復始的進行循環。在這一過程中,雅酷時空逐漸會把同城預付費消費者和商家整合在自己的平臺上。
目前雅酷的贏利主要來源于團購的底價與給消費者優惠價之間的差額,其次是留存在雅酷卡中的殘值。據于巖巖介紹,公司2007年的銷售額是2300萬元,相當于銷售出了5億元的購物卡,今年計劃銷售額達到3600萬元。但楊帆稱,雅酷第一階段沒有在意贏利狀況,因為其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認為,一旦吸引到了大量消費者并形成“粘性”,他們精準的消費信息和消費習慣都將留存在雅酷時空的系統中,掌握了這類數據無異于掌握了終端。“道理很簡單,當雅酷時空掌控城市白領消費者的數據后,就完全不用受制于商家,將徹底顛覆為商家促銷獲取傭金的模式,到時商家會搶著與雅酷時空合作。”
戴著鐐銬跳舞
作為一種新型的支付方式,預付卡在國內外使用的時間都并不太長。目前在美國和日本得到了較為廣泛的使用,而在中國,上個世紀末政府曾全面禁止各種有價卡、券的發行使用。
但預付卡依舊在部分地區迅速發展起來,上海是目前第三方預付卡使用最廣泛和競爭最激烈的城市。具有外資背景的“索迪斯就餐卡”、匯聚滬上龐大商戶網絡的“聯華OK卡”、背靠強勢金融后盾的“集利卡”等預付卡遍布社會各行業。
據估計,僅上海一市的商業零售類預付卡市場年銷售額就達100多億元,聯華OK卡則占了其中50%以上的份額,后起之秀的斯瑪特卡占了30%左右。而在北京,資和信去年的銷售額達到58億元。除此以外,國內其他城市的第三方預付卡行業發展還比較緩慢。
這正是雅酷時空看重的,不僅早早的把分部開到了上海、武漢,并已經為進軍廣州、深圳做好了準備。楊帆的目標是首先在京津唐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建立直屬公司,再向全國迅速復制鋪開。
但是楊帆依然可以感覺到潛伏的“挑戰”,這些挑戰來自于如何在不同消費理念的城市中去復制成功的經驗,也來自于公司成長到一定規模之后,是否仍然可以保有原來的服務品質,還有如何處理與跟隨者的關系、保持市場的領先地位等問題。
一位熟知預付卡運作的分析人士認為,“雅酷的困難是如何和商家的融合,在不傷害商家利益的情況下,達成雙方的共贏,同時擴大規模,這需要在硬件和軟件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需要很龐大的資金量。”
其實雅酷要面對的,可能還有那些不可預測的政策風險。由于預付卡經營現在還屬于監管盲區,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的保障,這是預付卡發卡方的困局,也是預付卡使用者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