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處刑19年,罰沒16億元
4月7日,清明節后的首個工作日。位于吉林省北端的松原市由晴轉陰,一些地方還飄起小雨夾雪。
松原中級法院位處寧江區松江街725號。當日早晨7時許,經警車引導的四輛囚車,迎著料峭春寒魚貫入內。囚車中分乘著上海社保案中樞人物張榮坤,及其昔日搭檔周衛明、王永德、張軍。四人西裝革履,手著銬鏈,神色凝重。
一個多小時后,在松原最好的酒店之一昊原大酒店的門外,一行十余人乘車直奔松原中院。他們是張榮坤之妻張櫻率領的律師及家屬團隊。
在案發21個月之后,36歲的張榮坤最終面臨自己的一審判決。整個宣判過程從當日上午9時持續至11時30分,多數時間用于法官宣讀20多頁的判決書。
根據法院一審判決,張榮坤五罪并罰,處有期徒刑19年;對其控制的兩家被告單位——上海沸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沸點投資)處罰金2.32億元,對福禧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福禧投資)處罰金5000萬元,沒收扣押在案的13億多元非法所得資金。兩筆資金累計高達16億元。
在簽收判決書時,張榮坤當庭表示要上訴。庭后,幾位同案犯也提出上訴請求。《財經》記者獲悉,張榮坤上訴內容將主要圍繞三項經濟犯罪罪名展開,另兩項行賄罪名可能不再多辯。
張榮坤18歲出道,35歲獲刑,其間經歷了由無名小販到福布斯富豪再到階下囚的大起大落。如今,權貴資本的光環褪去,張榮坤將重回本來面目。
五罪并罰獲刑19年
四個月前的2007年12月27日,張榮坤案一審在松原中院開庭。原計劃為期四天的庭審兩天即告結束。
開庭之初,未能進入法庭的張櫻神情嚴肅,但庭審提前結束后,她與律師們大辦慶功宴。辯護律師們亦風趣地稱,宣判時間“大約在冬季”。
然而,在102天的等待之后,張榮坤及其家屬迎來的卻是令他們沮喪的判決:被控五項罪名——單位行賄罪、對公司人員行賄罪、操縱證券市場罪、欺詐發行債券罪和抽逃出資罪(起訴時為虛報注冊資本罪)全部被法院認定。
根據法院一審判決,沸點投資、福禧投資、張榮坤為謀取本單位不正當利益,先后多次給予多名國家工作人員財物,折合人民幣共計2900余萬元,犯單位行賄罪;2000年末至2006年7月,沸點投資、張榮坤與海欣集團總裁袁永林、董秘沈巖等人操縱海欣股份股票,應袁沈要求共行賄170萬元,犯對公司人員行賄罪。上兩項行賄總額高達3080余萬元。
張榮坤的行賄鏈條,串起了上海社保局原局長祝均一、上海電氣原董事長王成明、上海寶山區原區長秦裕、上海申能集團原副總經理王維工等十多名上海政要及國企高管,由此拿下多條公路經營權、參與上海電氣集團旗下公司香港上市、坐莊海欣股份等舉動,無不彰顯其在上海灘呼風喚雨的能量。
其中,行賄王維工930余萬元,即是法庭上控辯雙方的辯論焦點,亦是外界關注熱點。
張榮坤的律師辯稱,向王維工行賄,目的是為與陳良宇吃飯,并沒有具體的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請托;而與陳用餐本身不違反法律法規、有關部門規章以及國家政策。而且,吃飯時,收購路橋股權已經完成談判,股權價格也已確定,并不存在請陳良宇給予關照;飯間也只談及請陳良宇出席股權轉讓簽字儀式。張榮坤自稱,多次給王維工送錢是為了“聯絡感情”。不過,法院判決最終認定行賄成立。
與行賄罪名相呼應,在與海欣集團高管的交易中,沸點投資、張榮坤還犯有操縱證券市場罪。欺詐發行企業債券罪,則是源于2005年福禧投資發行10億元短期融資券,公司高管王永德、張軍參與,張榮坤作為公司法人代表,與二人共同犯有欺詐發行債券罪;抽逃出資罪則指向2003年張榮坤拆借上海社保資金2億元注入沸點投資,隨后實施抽逃,由公司高管王永德、周衛明具體運作。
由此,松原中院判決:張榮坤犯單位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半,對公司人員行賄罪判處兩年半,操縱證券市場罪判處六年,欺詐發行債券罪判處四年,抽逃資金罪判處四年,五罪并罰,合計執行19年。
據《財經》記者了解,檢察機關起訴時指控的虛報注冊資本罪,由于庭審中控辯雙方爭論較大,法院最終將罪名定為抽逃出資罪。所述內容,仍然是2003年張榮坤從上海社保局拆借2億元資金注入沸點投資一事。
同案受審的福禧投資三名高管,原財務總監王永德因欺詐發行債券罪、抽逃出資罪,被判有期徒刑兩年;原投資總監張軍因欺詐發行債券罪,原財務經理周衛明因虛報注冊資本罪,分別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半,緩期兩年執行。
14次行賄王維工933萬元
張榮坤判決顯示,王維工在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間,14次收受張榮坤共計933余萬元賄賂款。
王維工原系上海市委辦公廳秘書,并于1994年出任市委主要領導秘書。此后,他曾任職上海市委辦公廳副主任及上海市委副秘書長。2002年秋中共十六大之后,王上調北京,進入國務院辦公廳,擔任一位領導的秘書,直到去年初返回上海后直接進入申能集團。因卷入上海社保案,王維工已經從2007年7月起接受司法調查至今。
以2002年秋天王維工調任北京為界,張榮坤的上述賄賂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發生在上海,其中六次行賄都選在張榮坤租住的上海市西郊賓館四號樓;另一次發生在上海喜來登太平洋酒店。
西郊賓館位于上海虹橋開發區和古北商圈,緊鄰虹橋國際機場。這家滬上最大的花園別墅式國賓館,向來用于招待高級干部,并成為上海權力與財富地位的象征。
2001年至2002年間,正是張榮坤運作收購上海路橋前后。2001年國慶之前,路橋收購醞釀之際,張送給王維工美金5萬元。2002年初,收購項目啟動,張恰以王的母親病重為由,送給其兩根500克的金條,價值10.3萬元;同年二三月間,再贈美金5萬元和人民幣10萬元;5月路橋股權到手,張再送美金10萬元和人民幣10萬元;至8月一系列融資安排展開,張又送美金10萬元和人民幣10萬元。
2002年秋后某一天,張在上海喜來登太平洋酒店宴請王維工夫婦,慶祝其調任北京。飯后,張送其鉆石項鏈一條和鉆石耳釘一對,價值11余萬元。
第二階段的七次行賄則全部發生在北京。2003年三四月間,張榮坤在北京飯店貴賓樓送其美金5萬和人民幣20多萬。2004年四五月間,張約王到北京好世界酒店用餐,送上10萬美金。同年八九月間,送王美金10萬元和人民幣10萬元。12月,再次送王美金10萬元和人民幣10萬元。2005年,張約王在中國大飯店送上10萬美元。
即使是上海社保案曝光前夕的2006年上半年,張榮坤仍兩次在東方君悅大酒店向王維工行賄。其中,2006年元旦送王5萬美元和10萬元人民幣;案發前的一個月,即2006年6月,又送王10萬元美金。
據《財經》記者了解,對應于第二階段的行賄過程,張榮坤以全國政協委員身份往來于京滬兩地,一度計劃將關系網擴展到北京。
僅在2004年至2005年間,張榮坤投資約4億元參與中國再保險集團重組。其中包括投資1.968億元,獲得中國財產再保險公司11.03%的股權,投資1.68億持有中國人壽再保險公司10%的股權,投資2000萬元持有中再資產管理公司9.9%的股權,投資1545萬元持有中國保險報業公司15%的股權。
16億罰沒款由來
一審判決做出的16億元巨資罰沒,顯然是張榮坤始料未及。如此高額處罰,在國內經濟案件中亦屬罕見。
其中,法院對兩家被告單位——沸點投資、福禧投資分別開出了2.32億元和5000萬元的罰金,累計達2.82億元。
判決顯示,沸點投資因單位行賄罪名被罰2000萬元,公司人員行賄罪名被罰200萬元,操縱股價罪名被罰2億元,抽逃出資罪名被罰1000萬元;而福禧投資因單位行賄罪名,被罰2000萬元,欺詐發行債券罪名被罰3000萬元。
罰金固然可觀,但真正對張榮坤造成致命性打擊的,是以“非法所得”之名全部沒收張已被司法機關凍結的13億余元資產。
《財經》記者查證的司法機關材料顯示,這13億余元被凍結的資產包括兩筆。
其一為張榮坤2000年起坐莊海欣股份(上海交易所代碼:600851)所得。
有關司法會計檢驗報告顯示,張榮坤通過同創企業、沸點投資、新天財務等12家公司,在83個證券公司營業部開設了135個資金賬戶,下掛13843個賬戶進行操作。
2000年12月8日,張榮坤所持海欣股份僅占流通股的0.17%;到2006年7月21日,已占到流通股的70.16%。其中,在2005年12月15日達到最高點,為72.44%。如果計入華安基金旗下涉及的七只基金所持倉位,至案發時,莊家方面控制海欣流通股達89.54%,2005年7月28日最高點甚至達97.85%。不過,由于其間歷經一個完整熊市,海欣股份做莊慘敗,直至案發,張榮坤均未翻身。
根據偵查機關出具的《司法鑒定咨詢意見書》,張榮坤案發后的2006年7月21日,其名下所涉海欣股份的股票全部被查封。當日持倉量為34021.96萬股,如賣出賬面虧損達3.71億元。
但隨后,股市迎來又一輪牛市。2006年12月28日,經司法機關許可,由張櫻經手海欣股份的股票單向賣出,當日其持倉股票已上揚升值,浮盈1.11億元。截至2007年9月28日《司法鑒定咨詢意見書》的委托鑒定時點,張氏證券賬戶上的持倉量為3541.15萬股,累計賣出盈余11.89億元。
在此案一審中,為沸點投資提供辯護的徐平律師,就此三個時點的認定進行了辯論。徐平認為,在2006年12月28日警方解除查封后的任何時點上,出售海欣股份的股票行為已不具任何違法性;如果產生收益,不能作為“非法所得予以沒收”。
實際上,張榮坤坐莊海欣股份還獲得上海廣電集團、上海工業投資集團和海欣集團的資金支持。徐平同時辯稱,至少上述11.89億元盈余資金,應扣除已經支付給上海廣電集團、上海工業投資集團以及融資賬戶的利息等資金至少約10億元,這些錢之前已經已從張榮坤公司的“合法所得”收入中先行支付出去。
另一筆被扣押資金,則是張榮坤在香港炒股所得。據司法材料,2005年至2006年間,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旗下上海集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碼:2345,下稱上海集優)赴港上市時,張榮坤通過下屬蔣位、張軍注冊東英集團有限公司、貝克科技有限公司、新誠國際有限公司,參與上海集優IPO配售獲利。
有關司法資料顯示,張榮坤從上海電氣集團內各下屬公司總計拆借資金12.57億元,用于購買上海集優的股票,在香港炒股賺得1.388億港元。主要出資方包括上海電氣、香港電氣、上海集優,其中還有2億元是香港電氣從香港工商銀行(亞洲)分行借款所得。這筆資金亦全被司法機關扣押。
蹊蹺的是,在張榮坤案的判決書上,這1.388億現金港元已被修改為1.263億港元,并簡單注明為“起訴數額有誤,應予糾正”。但該案件審查起訴階段所涉及的有關審計報告和票據、文書,仍然是1.388億港元,其中差價的流向不得而知。法院亦未就此重新開庭,對此私下解釋為計算錯誤。
庭審中,有關這兩筆資產的定性,亦為控辯雙方最大著力點,但從法院的判決來看,辯方觀點并未被采納。
2007年12月28日,一審開庭結束后,張榮坤獲得與妻子張櫻短暫面談的機會。旁聽者注意到,張櫻開口即向張榮坤表示,“沸點、福禧的資產都處理完了”。而張榮坤淡淡地回應“這是應該的”。
自2006年12月以來,張櫻從吉林省檢察院獲得張榮坤親筆簽名的授權委托書,對其名下三條公路、國企股權、多個上市公司股票、土地、房產以及巨額現金等資產進行處置,以償還包括38億社保資金本息、10億元短期融資券、至少18億國有企業借款,以及資產處置產生的數億元稅費等。
社保案發至今,各方消息顯示,張榮坤名下資產已清理完畢,但交易細節如司法審判一般秘而不宣。
據《財經》記者了解,從目前已經完成的資產處置情況及巨額罰沒看,張榮坤的資本已經所剩無幾。因此,張氏夫婦重金聘請十余人律師團,希望通過上訴,減少罰沒,保住部分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