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53歲的山東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師李建華遭遇歹徒入室搶劫,她在身中數刀的情況下,與歹徒斗智斗勇,最終占得上風。19歲的歹徒,卻因精神緊張、體力耗盡癱倒在地,央求李建華殺了他。
見此情形,李建華對歹徒說:“你跟我兒子年紀差不多,父母養你這么大不容易,有什么困難我可以幫你,你干嗎要干這種事?現在你走吧,我不報警,要么咱們去醫院?!笔艿接|動的丁某喊了聲“媽”。
隨后,李建華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并攙扶歹徒下樓。到了醫院,李建華對外人說歹徒是她的干兒子。直到威海市公安局環翠區分局民警接到群眾報案趕到手術室,李建華才說出了實情。
在醫院,李建華對新華社記者說:“我沒有告訴別人他是歹徒,是怕他走不到醫院就被人打死。他犯了錯誤,必須受到法律的懲罰,但我不希望用一種暴力方式去對待他,就算把他打殘廢了有什么用呢。我當了很多年的幼兒園老師,對待犯錯誤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行為去感化他。”
一些威海市民通過媒體了解到她的事跡后,紛紛到醫院探望她。李建華的病友說:“李建華真不是一般的女性,她不但敢與歹徒搏斗,還能救他,想著去感化歹徒。她眼光看得遠,作為母親,總是希望把犯錯的孩子教育成好人。”
據了解,這種事在山東不止一起。2007年3月,濟南市出租車司機劉彥友在制服劫車的歹徒后,主動替歹徒繳納了住院押金,同樣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李建華的行為在社會上引發廣泛的爭論。褒揚者認為,李建華身上體現出的寬容精神難能可貴,應該得到倡導和弘揚。
一些專家學者認為,李建華、劉彥友身上體現出的寬容精神很有現實意義,應該得到大力弘揚。山東省監獄管理局教育改造處處長王寶安說,對罪犯不僅需要懲戒,也需要文明改造,幫助這些人提升守法意識、文化水平和生存技能,使其出獄時能成為一個適應社會、對社會有用的人。
有專家指出,在法制社會,道德仍然是一種重要的生存手段和智慧,道德教化對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和諧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若能激發人們內心的寬容、同情、憐憫和良知,將有助于人際關系以及社會風氣的改善。
反對者指出,李建華善惡不分,她的行為很迂腐。
辦理此案的威海市公安局環翠區分局刑警唐萌認為:“李老師的善舉非常感人,但這是一起嚴重的刑事案件,她應該告知群眾或主動報案,將歹徒在第一時間抓獲?!?/p>
一位網友表示,“以德報怨,不是一般人的心胸了!不過我覺得為那歹徒不值得?!?/p>
有網友甚至以“東郭先生救狼”比喻李建華的行為。更有網友極端地表示,寬容犯罪就是最大的犯罪,不然,“農夫和蛇”的故事就要改寫了。
面對網友指責李老師善惡不分,有評論者撰文認為,當精神緊張、體力耗盡的歹徒崩潰后,這個歹徒已經不是歹徒,而是病人了。他已經無力再為惡了。面對病人,面對一個需要受到幫助的人,難道不應該施以援手嗎?歹徒的生命同樣寶貴,對歹徒的處置只有法律,我們任何人都無權剝奪別人的生命。面對即將消逝的生命,如果依然非常冷漠,怎么能算善惡分明呢?他認為,李建華的行為恰恰是善惡分明表現。
本刊記者王和巖綜合新華網、中華網報道